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这样的孩子以后会逆反吗? |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639 更新时间:2007/1/14 10:33:04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
|
这样的孩子将来会逆反么?
一位很想教育好儿子的家长 这位家长:您好! 从你的介绍中可以看出,你的孩子是一个很不错的孩子,听话,懂事,好学,能吃苦能忍耐,这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是很难得的了。 至于考试成绩的问题,这可能是与我们家长的观念和误导有关。在前期的品德教育中,你们是很成功的,孩子的确是一个好孩子,你和他的爸爸都尽到了做父母的教育责任,但是,在学习上的引领上,尽管前面出现过连续四次满分优异成绩,也并不能说明在孩子学习上的引导就是正确无误的了。 比如说,你“问他:你考试的时候想什么了?他回答:在想,如果我考100分,你能奖励我什么?”这说明在孩子出现好的学习成绩上是有奖励的,而且大都是物质奖励,而且孩子也很在意。 人类的学习动力有五个层次: 最低的驱动力是外在的物质诱惑,对孩子来说,就是家长给买玩具好吃的等等,现在物质丰富,这很容易就会失效的,所以这也是最低层次的学习动力; 稍高一点的动力,就是 再高一点的动力,就是自我提高。自我提高有身份的提高,如当学生小干部;有名誉上的提高,比如被评为三好学生;也有地位上的提高,比如升入高一层次的学校,考上名牌大学,等等。这里的动力有了一定的内部因素,学习已经是自己的事情了,与自己的生存有关系了,动力也就会强多了; 更高一次层的学习动力就是求知的需求。求知的需求,就是满足好奇心和对知识、能力、素质的欲望。在这个层次上,学生会感觉到自己学到了更多的东西,会不断地继续满足自己的求知愿望和好奇心,会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比以前高很多了。这已经完全是学习内在的动力了,一般在不会因为在外的东西而受影响; 最高层次的动力就是自我理想追求的实现。学习永远都是改变自己、充实自己和实现自己的惟一途径。在具体的学习中,一般表现为成功感觉,做既能够做出自己想做好的事情,自信心越来越强,从长远来看,就是他能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目标追求和理想。一个人,如果有了这种学习动力,那就是一种永不枯竭的学习动力,即使再艰难再困苦,他都不会放弃。 从心理的发展规律上来说,小学生阶段是很重视物质奖励的。不过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现在的小学生也很重视精神奖励,很在意老师家长对他的评价。因为,现在在物质上,孩子们基本上是很容易得到满足的了,而精神奖励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尽管也有过量的副作用。像你的孩子已经那么懂事听话好学,如果还是停留在对父母会给买什么上,那就说明他的学习动力还是很一般的,同时也说明你的孩子仅仅是物质奖励甚至精神奖励也不够了,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重视求知的满足,要引导孩子以学得多,学得好,做得好而引以为自豪。如果你能做到这些的话,孩子在考试的时候就不会同时在想你会给他买什么东西了,他会把精力集中在如何解决问题上,因为问题解决了,自己的成功感就找到了,自己会很满足了。 学习跆拳道,重点在训练孩子的毅力和耐力上,这对孩子的发展是会有好处的,不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额外的压力。如果孩子就是有压力的话,家长要学会给孩子疏导和缓解,这本身也是孩子应该学会的一种能力,因为,将来谁也不能没有压力,无论是工作上的还是生活上的,都是需要自己来缓解和调整的。现在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应该适当地给孩子制造一些心理压力,看看孩子怎样承受,怎样疏解。 孩子在以后的成长的逆反心理,是一种很正常的必然现象,都是必然要有的,只是表现的形式不一样罢了。 一般来说,从小很娇惯的孩子,会形成一种自我中心的观念和态度,到了十五六岁以后,随着他的年龄、身高、知识、能力的增长,就会在心理逆反期表现得很突出,很直接,让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真正逆反得让人头痛的孩子只有20%左右,大多数的孩子还是会很顺利渡过逆反期的,而且孩子逆反严重的大多都是自小娇惯严重,自我中心,我行我素惯了,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甚至品德就有问题的孩子。绝对没有小时候很听话的长大了一定很逆反的道理。 教育孩子永无止境,但更重要的是一个境界。教育孩子不能有功利心,更不能跟风追时髦,如果说教育孩子就是为了将来让孩子如何如何,那可能就会适得其反。教育孩子,实际上就是营造一种家庭和谐的氛围,实际上就是追求一种孩子的自然而然的发展,就是形成一个和睦相处,心灵照应的境界,并不是为了什么。 有功利目的的教育,往往都是有伤害的。这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到的“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功遂事成,百姓皆谓我自然”的道理吧。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