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品德课教学依然任重道远 |
作者:张淑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519 更新时间:2007/1/31 22:06:08 文章录入:张淑娟 责任编辑:teacherli |
|
品德课教学依然任重道远 21世纪的教育是面向全体的全民教育、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贯穿一生的终身教育、突出个性的创新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21世纪学习社会的主人。 小学品德课教学在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下,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负有重要的历史使命。加强品德课教学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是贯彻党中央以德治国战略方针的需要,是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当前少年儿童成长的需要。 观察小学生的平日表现:让学生捡起桌子旁边的纸,他说:这不是我扔的;同伴呕吐了,有的同学竟捏起了鼻子;在学校里完不成作业,干脆不交了;在家里写作业遇到困难,就烦躁,家长不帮忙就生气,甚至撒手不做了;在家里遇到不顺自己意愿的事情,撒泼、哭闹,对父母出言不逊者有之;安排值日生,有的学生让同学代扫,而自己出去玩。种种现象表明小学品德课教学任重道远。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发展优良的品质,又要关注个别学生纠正不良的现象。 通过教学,使小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进而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动手创造,享受创造带来的快乐。 为了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的设置 一 顺应儿童的认知规律,品德课教学正处于历史性变革 (一)生活化的教材 为了落实品德课的教学目标,教材也在发生着变化,教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许多课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来源于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比如《说说我的家》(鲁教版三年级上册)这一活动主题,就是让学生将家庭生活带进课堂,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年龄、爱好、职业、过去的经历等带进课堂。再比如《怎样与人相处》(江苏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这一活动主题正是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与人相处的技能技巧是小学生所欠缺的,与人相处时语言的选择,听人讲话时的态度等是小学生自身成长过程中需要慢慢掌握和调整的。 生活化的另一个方面是品德课上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技巧等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生活。《说说我的家》是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人,增进与家人的感情。《我爱我的家》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与家人一起劳动,一起游戏,一起讨论问题,一起解决矛盾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沟通无极限》《用我的真心换你的笑容》等主题活动,学生课堂上认识到赞美、沟通、真心等在交往中的重要性,在实际的生活中就会尝试着运用,使得与人交往更加正常化、合理化。 来源于生活的课题又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生活,品德课的时效性增强。 (二)活动化的课堂 现在的品德课,摒弃了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静态课堂氛围,还课堂给学生,课前是学生在自主参与活动,比如了解垃圾有哪些分类,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时侯的家庭生活等。课堂上是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索,在交流,在展示,在活动中收获,在活动中感悟。比如《成长的脚印》(鲁教版二年级下册)这一活动主题,老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成长变化,学生口述自己的成长,展示自己的作业、书画作品,打开录音机跳起优美的舞蹈,当场表演钢琴曲,拉二胡、拉小提琴等,学生的展示活动充满了整个课堂,学生在掌声中,在啧啧的称赞中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更加坚定了成长的信心。课后是学生自觉地延伸活动,在生活中实践课堂探索的结果。比如课堂上学会了交往中要称赞对方的技巧,在课后真实的生活中,学生就会自觉地运用,增加彼此的友谊。 (三)对话交流的课堂关系 以往的课堂由于老师引导不利:“老师检查一下……”“你说说给老师听听……”存在学生讲述给老师听的单一的交流形式。而且学生学习成果的意义太小,好像只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 现在的课堂,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调控者,老师把交流的机会还给了学生,“先在小组内展示一下自己在哪方面成长了?”“谁能在全班同学的面前交流一下自己在哪方面成长了?”交流是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同时展开。交流的范围增大,交流的价值提高。交流的意义在于展示学生活动的成果,展示学生的自我成长。这种交流、展示能得到同伴、老师的肯定,学生内心是十分向往的。 交流的氛围更加融洽:“看了刚才的成长展示,你想对同伴说什么?”学生之间鼓励、肯定、赞美的话语更加融洽了课堂的氛围。使得这种对话更加深入,延展面更大,更加自然、和谐。 二 由于多种原因,品德课的落实依然任重道远 (一)对“生活化的教材”如何处理依然处于困惑阶段 在教材的理解和运用上,有的老师还处在新旧更替的摸索阶段,教材提供的是虚拟的生活,比如《做生活的小主人》(鲁教版三年级上册)《冬冬的烦恼》是虚拟的小学生学习时遇到难题的烦恼,在讨论虚拟烦恼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学习时遇到难题的烦恼,真正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烦恼。让虚拟的生活真实化是品德教学真正的落脚点。如果仅仅停留在讨论虚拟生活的程度,对学生的影响甚微。 (二)如何将课堂转化为学生人人喜欢,个个参与,主动参与的活动。 有的课堂由于交流的面不够广,有的学生整堂课在当观众,听众,学生没有得到任何的交流机会,肯定,致使有的学生兴趣不高,参与的积极性不强。扩大学生的参与面,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并且增强活动的展示性,会增强品德课的效果。比如,《我是自己的主人》(江苏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独立思考而解决的一件事情,然后在班级中交流,即使在班级中因为时间关系而没有交流的机会,最起码在小组内保证了行为的展示。通过交流,增加了同学间的相互了解,学生独立思考,坚持己见的行为会得到同学的肯定和赏识。当自己的行为得到了肯定,就会增强学生内心参与的兴趣,并且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交流、展示的机会,让自己的言论和行为得到肯定,是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的保障。 (三)如何深化学生的道德认识,依然存在问题。 无论是在品德课教学中,还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学生道德认识的深化,需要老师的及时升华。 男孩林强弄坏了同学丁聪的雨伞,老师让林强中午把雨伞拿回家:跟爸爸妈妈商量一下,是不是赔一把新的给丁聪。下午丁聪到校说:“老师,我妈妈叫我把坏雨伞拿回去,不用林强赔了。”这是一个很好的话题:损坏了人家的东西怎么办。让学生先给林强出出点子。损坏了人家的东西怎么办?最后将丁聪和妈妈的做法呈现出来。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升华自己的价值观:容纳同伴的缺点,宽恕同伴的过失。宽恕了别人,自己也会得到同学的宽恕与接纳。虽然损失了物品,但在品德上更加富有。这样的提升较之停留在损坏东西要赔偿的层次要高明许多。但这种道德认识的深化需要老师的及时介入与升华。 (四)小学科的意识阻碍思品课的落实。 品德课因为不在考试之列,或者即使考试,也只考道德认知方面能在纸上写出来的东西。所以品德课的小学科意识仍然存在,品德课的课时保证不了,或者上课,只是停留在道德认识基础上的学习,记住了道德认识即达到了品德课的教学目的,至于落实到行为没有且不管它。 未来世纪的科技将飞速发展,教学中只是灌输教科书的内容的话,那么接受这种教育的学生必将落伍。在高精度化、信息化的社会中和多样化的价值观、思想观的社会中,需要具有探索能力、创造能力、开拓能力与实践能力的人。品德这门课程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最终目的,与当前的教育趋向不谋而合。 小学科意识,阻碍了品德课教学目标的落实,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品德课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开足课时,并且落实品德课真正的教育目标。 三 加强品德课的教学需强化四个意识 (一)责任意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教师要有很强的责任意识。虽然不在考试之列,学校、家庭要避免重智轻德的趋向。教师如果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人”的培养,即使考了好的分数,那么他也不是一位负责任的老师,他培养的只是一个半成品甚至是次品。重智轻德的后果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性极大。 教师要努力克服自身素质的缺陷,努力学习儿童生理、心理学知识,用科学的方法推动整个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积极探索品德课教学,真正能做到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进而收获一种好的习惯、好的性格,好的人生。 (二)整合意识 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不只是品德课的任务,各学科都要相互渗透品德的教育。如品德课引导学生要学会交往,教师可以在品德课上创设情境,让学生同桌之间,小组成员之间赞美一下对方的优点。在其他课上当听到了一次正确的发言,看到了一种不同的解题方法、一幅漂亮的图画,一篇不错的文章,一次正规的书写……都可以不失时机地让同伴之间赞美一下对方,这种真实情境中的赞美,更有利于形成学生与人相处的本领。 整合还包括学校和家庭、社会的紧密配合,学生道德认识的深化、良好行为的养成是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结晶;是学生个人、老师、家长、社会所有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饭桌上在家长的引导下吃掉最后一粒米,学校里在老师的帮助下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公共场合在管理人员的监督下遵守公共秩序,生活中时时处处的经历都会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 整合还是计划和随机的相互补充。教材是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而生活中的随机事件是品德课的补充,它是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如,某班月末得了“文明礼貌模范班”的流动红旗,老师回到教室让每一位学生握一握鲜红的旗帜,让学生感受到红旗的夺得有自己的一份功劳。红旗被摘走了,让学生画一画红旗,让红旗留在学生的心中。以此增强学生的“班荣我荣”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兴亡,我的责任”的高度责任感。再比如新班委的竞选,某个学生的一次呕吐,地上的一片废纸,学生的一次争吵等都可能是对学生成长有利的教育事件,它就发生在学生的身边,会更真切地感染学生,产生更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全体意识 品德课教学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意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堂课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前参与、课中探索、课后实践的活动中来,设计环节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展示,得到肯定和赏识。不仅要发展每一个学生,还要关注个别学生的问题,及时进行矫正。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教育风格、教育理念等的不同,导致了个别学生道德问题的出现,懒惰、责任心不强、自私等,这就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矫正,使学生的问题相对地得到缓解。 (四)评价意识 让评价伴随学生的生活,有利于道德认识的迅速落实。在品德课上的所学,能否自觉地回归生活?这还需要评价制度的协助。 课后实践阶段管理与评价相结合,能加快落实阶段目标。将课堂所学细化为日常中的规范要求,用以约束学生的一言一行。 建立“家校联系卡”将家长的评价带进课堂。比如学习了《我爱我家》,那么共同总结出周活动目标:与爸爸妈妈和睦相处,不闹情绪。一周结束,将家长签名的联系卡带入班级,进行交流、展示。 让学生参与评价。比如课前有关家人兴趣、爱好,烦恼等的调查,课堂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在班级中展示。为了得到同伴的肯定,有利于调动学生课前参与的兴趣,和做事的完整性、彻底性。 教师宏观上关于班级体的发展变化、微观上对个人的细微观察的评价要及时而全面。 评价会促进学生课前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探索的主动性,课后实践的自觉性。有利于学生更快地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的质量。 品德课教学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发展,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品德教学任重道远,任何教师都有责任不断地研究品德课教学,真正落实品德课教学的效果。使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21世纪学习社会的主人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