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敢说“不会”增强孩子的自信
作者:Haoshiduomo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448  更新时间:2007/3/4 9:37:35  文章录入:张淑娟  责任编辑:admin

敢说“不会”增强孩子的自信

各种调查表明,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取得成就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怎么看待自己,尤其是一个人学术成就的高低和他的自信程度有着直接的密切的联系。至于孩子怎么看待他自己的水平,家长则其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的一举一动甚至是不经意间的一句话都会对孩子产生重大的影响。而父母对孩子自信心发生影响和作用的最重要的媒介物就是他们如何处理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他们崇拜父母的“博学”,摄于父母的权威,所以父母在小孩子眼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我觉得父母要有意识地显露自己的“无知”,适当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以此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女儿在写寒假作业,一会儿向我请教:“妈妈,这个成语是写谁的呢?”

我一看题目:请填写与这些成语典故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人物

卧薪尝胆 初出茅庐 负荆请罪 口蜜腹剑 破釜沉舟 完璧归赵  指鹿为马  入木三分  望梅止渴 神机妙算  纸上谈兵 雪中送炭 

我说:“‘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写的是越王勾践的故事。春秋时越国被吴国打败后,越王勾践立志复仇。为了使自己不忘耻辱,他夜里睡在柴草上,吃饭前舔尝苦胆,以此来激励自己的斗志。经过长期的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这个成语故事我记得比较清楚。但“初出茅庐”我就不敢确定了,再往下看,还有不肯定的。

作为老师,平日里有时对孩子要求过于严厉,多少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我灵机一动,这不正是培养孩子自我探究,增强自信的好机会吗。我说:“下面的我就不知道了。是成语成语词典上都有,何不拿出成语词典查一查。”

女儿拿出了词典开始查起来,并念念有词:

“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南阳,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才出山辅佐他。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噢,我知道了是写诸葛亮的!”

“我也知道了。谢谢你,你也让妈妈学到了新知识。”

她继续认真地查起来。查到“望梅止渴”,她说:“妈妈,我猜是‘望着梅花在止渴吧。’”

“能自己先动脑思考一下,很不错啊!你查查看,印证一下自己的猜想对不对?”

    “我相信我猜想的是对的。”对自己的想法挺肯定的。
    “可能不对啊。”

    她查起来,“……曹操说,前头有一大片梅树林,树上梅子又酸又甜,可以解渴。士兵一听梅子,嘴里就有了口水,都不渴了。……”

“妈妈,和我想的差不多,把‘梅花’改成‘梅子’就行了!”呵!想得挺简单。

查完了,我说:“妈妈今天跟你学了不少新知识,看来,我这个当妈妈的不如女儿懂得多。”

“不,妈妈永远比我懂得多!“”女儿纠正到。

“怎么会呢?你现在是三年级的小学生学到的知识就是妈妈不知道的,这难道还不是比妈妈懂得多?再说,妈妈也希望你比妈妈懂得多,长江后浪推前浪嘛!”

“好的,我要比妈妈懂得更多。我现在就比妈妈懂得多了!”女儿笑了。

“考考你爸爸去。”我建议。

她高兴地拿着寒假作业跑到客厅:“爸爸考考你,‘破釜沉舟’写的是谁的故事?”

爸爸说:“我不知道啊!”

女儿高兴地说:“告诉您吧,是项羽!”

……考试继续进行。爸爸说:“看来我要拜女儿为师了。”

“你知道的有些就是爸爸妈妈所不知道的。三年级的小学生现在就很了不起啊!”我“感叹”。

我感觉出了女儿对我这个当老师的妈妈的崇拜,觉得永远不如妈妈,今天晚上的一起学习,我这个老师妈妈和爸爸勇敢地说“不会”,让她感觉到妈妈“不如”她,爸爸也“不如”她,借此降低爸爸妈妈在她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增强她的自信心。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