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二轮复习的关键何在? |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482 更新时间:2007/3/5 9:37:43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
|
高考二轮复习的关键是找准自己的问题 高考复习进入到二复习复习后,很多学生会有一种感觉,这不就是在重复吗?经过了一轮复习后,对原来搞一搞而学习过的内容基本都回顾了一遍,好像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好像原来很多的知识点并没有掌握得很好,这一次复习确实解决了很多的问题。有不少的同学可能就找不到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和内容了;也有的同学会有一种原地踏步走的感觉,不管做多少题目,考试总是那么多分数,只能期望自己偶尔的超常发挥了。高考的二轮复习,进一步加强了复习的专题性和综合性,可 按理说,高三的学生集中时间复习一年,最起码应该有三分之一的长进,因为,高中学习的时间只有三年,专门复习一年,就是多用了三分之一的时间来学习。可是,实际学习中,学生大多是在原地踏步走,能够大踏步地超过自己去年水平的学生并不很多。原因何在呢? 学生开始进入新的一轮高考复习的时候,很亢奋,效果也不错,因为他们不仅有压力,而且有经验,开始复习时候的感觉要比应届生要好得多;但是,当第一轮复习结束后,原来的优势逐渐消失,随着一次次的考试失利,原来的问题因为没有得到切实地解决,老问题又出现了,新问题也更会让他们感到手足无措,甚至很绝望,因为他们又回到了原路上来了。他们就像在沙漠或者黑夜中旅行而迷路的人一样,当发现自己走了很长时间,不仅没有到达目的地,却又返回了原来出发点的时候,他们就会特别沮丧。如果他们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真正问题的话,他们无论在走多少次,只会再一次又一次地转着原来的圈子,还是不会走出去,还是不会找到自己的出路的。从经验上来看,学生的真正在高考复习的问题也就是徘徊不前,年复一年,没有长进。 学生在高一高二的时候,所有的新授课,可以说都是在一个起跑线上,学生之间是没有多大差距的。他们的差距都是在学习中形成的,任何一项知识与能力,对于所有的学生,开始学习的时候,都是陌生的,以后的学习中,因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时间、用功程度等等不同,学生在知识与能力的掌握的差距也就会越来越大,到高三复习期间,因为缺少针对性的指导与训练,学生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更大。上一年高考失利的学生,有的分数尽管一样,但存在的问题却并不是一样的,如果还是 解决原地踏步,徘徊不前的问题,关键要做好两点:一是弄清每个学生的具体问题何在;二是根据每人存在的具体问题制定具体的复习方案。 查找学生的具体问题,是复习生进行高考复习的最重要环节。一个不知道自己问题何在的学生,是很难在复习中有所长进的。这就像一群人得了病,到医院里去查体,大夫不是一个一个地查,而是让他们一起伸出胳膊来只用一只手试一试脉搏,让他们一起躺在X光机前拍片子,或者是大夫拿出书来,看一看,现在的人都会得什么病,仅凭教科书上分析的情况,就统一给开一个药方子,让他们一起到药房去拿药,吃药,吃不出病来是幸运,能够治好病就根本不可能。我们想一想,我们对待复习生的辅导,不正是这样进行的吗?不少的复习生都会有一种同感:打开书看看大多都会,听老师讲讲,也都能明白,到了考试,就会出现这样或这样的问题,让自己摸不着头脑。如果还是盲目地跟着老师听课和复习,仍然找不准自己的问题,所有的时间都是浪费。 查找学生的问题,最好是根据高考大纲和每次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标准答案。高考大纲不仅确定了高考出题的范围,而且明确了每一个知识点的要求。教师指导学生顺着大纲进行复习,并且以此为标准来检查自己的问题和缺陷,是比较容易的。我们常常会遇到有些学生,看看大纲,也没有什么,似乎都会,只是感觉到不会做题,或者做题不够熟练,其实,这是对大纲要求的理解不到位,大纲中要求理解与掌握的内容,而学生却常常只是做到了解的水平,而大纲要求灵活运用的内容,学生却常常只是做到能够掌握的水平,这就很容易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这一点需要 考试当中的问题,也是学生寻找自己问题的最好依据。应该说,每一次考试的失利,就是他们查找自己问题的最好机会,而不少学生却只是把考试失利当成了一个障碍,没有把考试失利当成一个新的跳台,这可 这里并不是反对学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