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启蒙、民主与科学 |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716 更新时间:2007/11/16 11:06:41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
|
启蒙、民主与科学 ----从启蒙运动到法国大革命 16、17世纪,近代科学在少数杰出的人物手中诞生了,但很少为公众所了解,甚至在知识阶层,对新兴的自然科学和科学方法论也所知甚少。18世纪虽然在科学知识体系的建树方面不如上一个世纪,但它通过多种渠道使科学为社会中坚力量所认识,从而在社会活动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下一个世纪科学的全面社会化奠定了基础。法国的启蒙运动在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传播方面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法国的作家们,也开始宣传人类社会的进步思想,把当时的那个时代比作一个人由蒙昧进入文明、由黑暗进入光明的黎明时期。他们认为新时代迫切需要由知识来扫荡人们心中的迷信和无知,需要理性的力量来支配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他们认为,只有理性才能保证人类社会的进步,理性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和准绳。 理性,来自于上世纪牛顿力学的建立。在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的数理世界里,处处充满着井然有序的理性规律和法则。万有引力定律就是一个理性的象征,行星无一例外的作椭圆运动,人类可以正确无误地预言它们在任一时期的位置和速度。 作家们相信,不仅在物质世界有如此的自然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只要掌握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也就是说,理性不仅是对待自然界的正确态度,而且也应该是对待一切事物的恰当原则。 著名作家丰特涅尔就是一个坚定的笛卡尔信徒,1691年被选入法国科学院,后来担任科学院的常务秘书40年,大力宣传笛卡尔的科学思想,影响了整个法国读书界,他曾经写道:“几何学精神并不只是与几何学结缘,它也是可以脱离几何学而转移到别的知识方面去。一部道德的、或者政治的、或者批评的著作,别的条件全都一样,如果能够按照几何学者的风格来写,就会写得好些。”在丰特涅尔的努力下,笛卡尔的科学理性精神和机械自然观得到了极大的普及。
伏尔泰1726年到英国,1727年亲眼目睹了牛顿隆重的丧礼,1729年回国写下了著名的《哲学通信》,介绍英国进步文化和思想,批评法国当时的状况。伏尔泰以通俗的方式以与笛卡尔体系相对比的手法,向法国公众介绍了牛顿的宇宙体系。 1671年法国天文学家里歇率领远征队去靠近赤道的法属圭亚那观测火星,测定火星与地球的距离,他意外地发现那里的钟摆普遍比巴黎得慢。牛顿听后解释说,那是因为赤道离地心更远,重力减弱。当时法国的科学家有人主张地球在赤道处更扁。后来法国科学院派出两支测量队,分赴赤道和极地,用传统的技术测定当地经线的一度弧长,从而确定地球的形状,结果表明牛顿是正确的。这次活动使牛顿力学很快在法国以及欧洲大陆获得承认,法国也因此而出现一批卓越的分析力学家。 启蒙运动的后一阶段,在狄德罗和达朗贝尔主持下,从1751 《百科全书》继承了培根以知识为人类谋福利的思想,将各种零星的知识系统地进行整理,叙述了人类已经取得则自然科学知识、技术和工艺,特别强调科学技术在人类知识领域中的重大作用。狄德罗在书中写道:“人是我们应当由之出发并应当把一切都追溯到他的独一无二的端点。如果你取消了我自己的存在和我同胞们的幸福,那么,我以外的自然界的其余一切同我还有什么关系呢?” 狄德罗因为《百科全书》而名声远扬,生活却十分贫困,为给女儿置办嫁妆,不得不出卖自己的珍爱的藏书,俄国女皇卡捷琳娜二世知道后,将藏书全部买下又委托他保管,每年还付给他图书馆理员薪金,足见启蒙运动的影响之大。 当时的欧洲列强十分害怕法国大革命,就组织联军向法国开战,法国大败,国民议会决定停止国王职权,把国王和王后送上了断头台,选举国民公会,成立法兰西共和国,在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下同仇敌忾亦不可挡之势将联军击溃。拿破仑成为第一执政,开始了国内改革。 1790年国民议会责成巴黎科学院组成剂量改革委员会。1795年经委员会提议,国民议会颁布:1、以赤道经巴黎到北极的子午线的千万分之一位基本长度单位米, 铸出纯铂米原器,上面写着“永远为人民服务”;2、采用十进制;3、 法国大革命之初,科学家就受到十分尊重,卡西尼、拉瓦锡、巴伊等都被选为国民议会议员,拉瓦锡还担任剂量改革委员会主席,后来,雅各宾政党实现独裁专政,对科学怀有敌意, 1795年被解散了的法国科学院重新恢复活动,同时改革了原有体制。废除了旧科学院由贵族出身不懂科学的名誉院士担任院长、副院长和贵族院士会议,组建了全体院士均有发言权的新院士会议。
《老子》第二十三章中说道:“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 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意思就是说: 不要多说,一切都会按照事物原本的规律发展变化的。狂风再猛,也不能整天整夜的刮;暴雨再大,也不能整天整夜地下。狂风暴雨是谁的作为?那不是天地吗?天地尚且不能随意而为地整天整夜刮风下雨,何况我们人做事呢? 所以,能够按照规律做事情的,就会聚合于道中来;能够遵守自然法则来做事的,就会会聚于德中来;而背离道德做事情,只能会同于失败当中去了。会同于道中的人,道当然是欢迎的并让他们得到成功;会同于德中的人,德当然也会欢迎的并让他们有德;会同于悖理的人,失败也会在等待着他们的并让他们遭到失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