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如何得到好班主任的评价? |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714 更新时间:2007/11/21 16:05:14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
|
如何看待学校对自身能力的评价?
重出江湖 重出江湖:您好! 如何能够得到一个“好班主任”的评价等级,“ 再者,你谈的问题不在校长,也不在学校的扣分,关键还在自己的能力与工作。当年朱熹为庐山白鹿洞书院提出的校训“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对我们来说,也是很适用的。 我相信,不管扣多少分,任何一个高中校长都不会把一个纪律严明、学风很正、成绩优秀的班级的班主任评价的很低。特别是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校长都是会很重视的,他绝对不会因为一个班级成绩很优秀而只是没有大声朗读而责怪班主任的。相反,甚至他还会因为你的班级成绩优秀而重新考虑“早晚大声朗读”的要求是否科学,是否需要调整。那样的话,你不仅不会因此而被评价为坏的等级,还会为整个学校的教学改革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怕的是,班里的早读晚读没有声音,学习成绩也并比人家低,这样不仅要因此而扣分,管理班级能力评不上好等级,同时,也把“高中学生并不适于早晚大声朗读”的学习规律给否定了。 作为一个刚刚踏上教育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我们首先要敢于承认自己管理班级的能力不够,要敢于承认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如别人。大学毕业并不意味我们就应该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更不用说合格的班主任。如果连这一点也不敢承认,非要打肿脸充胖子,吃亏的不仅是自己,学生也要跟着倒霉。 学校之所以安排我们做班主任工作,是期望我们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而不是认为我们一开始就应该什么都是很好的。诚然,刚开始工作,就要求自己有能力有水平,甚至是高能力高水平,这是上进心的表现,也是对教育负责的态度,但是,这只是一种愿望,而不是现实,只能是将来的可能,而不是现在的必然。教育教学,最忌讳的就是急功近利,因为,急功近利最容易诱导人们违背教育教学的规律,刻意而为,一厢情愿,最终导致教育教学失败。这样的例子在教育上比比皆是。 年轻教师,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不是在出点子上,而是要在常规工作中,注重学习,向老教师学习,向有关领导学习,向教育专家学习,尤其是应该在工作中加强实践,来练就自身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水平。 校长强调“从早读与晚读可以看出一个班的学习风气如何,班主任做得好与不好”,校长只是把“早读晚读”看作是班风的一种表现,但更说明校长很重视的班级的学习风气,这一点错误也没有。“早读晚读”只是班级学习中很多学习时刻中的一个时刻,“大声朗读”也只是“早读晚读”中的一种方式,远远不是“班级学习风气”的整个定义的全部。我们不能把校长举得一个并不带有普遍性的例子当成自己工作的全部标准,而把校长想要提倡的“班级的学习风气”却置之于不顾。 也就是说,我们作为一个教师或班主任,如何教育好学生,如何提高班级的整体素质,是我们应该多动脑子想的事,多想想我们自己应该做什么和应该如何做,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至于学校如何评价自己,那是领导的事,不是我们说了算的,想都没有用。只要我们做的学生有利,对学校有利,谁也不会给我们一个不好的评价,因为,学校领导也是要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负责的。 再说了,学校评价教师会有一些加分和扣分的规定,但一定不是仅仅这一条,而且合理的、有必要扣分和加分的还是占大多数的,我们没有必要紧紧盯住自己做不到的这一点。因为,对我们的工作好坏评价不是仅仅根据这一点得出来的,高中的班级管理,可能更大程度上是看班级学生的违纪情况,看学生的考试情况。 烦恼的时候,往往就是因为多想了一些自己管不了、说了不算的事,想得越多越烦恼。要想不烦恼,就应该自己管不了自己说了不算的事别想,好好想想自己能够说了算的事,尤其是自己要做好的事、自己能够做到的事、能够做好的事,并且要把这些事情做好。这样,不仅对得起自己的工作,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还能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 这可能只算是一个安抚自己心理的点子,教育教学的工作,还是应该依据教育心理的规律来做好常规工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