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孩子落下功课太多家长怎么补?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658  更新时间:2007/11/28 9:03:04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孩子落下很多课怎么办?

老师您好:
  又要麻烦您了,您给的建议我正在准备进行,由于孩子的坐不住,不听课而落下了很多的功课,现在功课进行很快不知该对孩子怎样进行学习计划。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让他对当天课进行复习,他一点也坐不住,有时你在提问他问题,他半天才回过神来,而且答不上来,于是,我就对他进行惩罚,抵触心理很严重,由于经常批评他的原因,我只要一说话,他就会说别训我了,在这点上我也知道是我脾气太急而缺乏耐心造成的,可不知该怎样做,还请老师指教。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请教,孩子的应用题不太喜欢读题,一目了然的可以做,稍微一复杂,他就不喜欢思考了,先说我不会做,然后就不愿做了,在这点上我应怎样引导他。第二点就是作文和阅读,每到星期三作文他就开始发愁,我也让他看作文书,只看一篇就不想再看了。还请老师帮忙一下。孩子的问题太多,我真不知该由那里入手,是不是我教育方法有问题,请老师我指导。再些谢谢李老师。

仑仑

仑仑家长:您好!

你在这里探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孩子听课习惯行为的养成问题;再一个是孩子学习的落下太多应该如何补的问题。

认真考虑起来,其实,首先还是我们家长的问题。一是观念和态度的问题;二是引导孩子的方法问题。因为,孩子还小,不仅他的观念和态度是受我们家长的观念和态度影响的,而且他的习惯和方法,也是在我们家长的引导下才能学会和养成的。

观念与态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家长教育孩子的目的和期望上。比如说,我们应该给孩子哪些教育内容?只是引导他如何学习吗?家长教育引导孩子主要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让孩子学习更好一些吗?如果只是定位在这上面,那么,我们的家庭教育就很难成功。因为,就是为了让孩子学习的好一些,看起来好像没有问题,但这却不仅是一个越俎代庖的问题,更是一个教育上急功近利的典型错误。

我们可以这样设想一下:如果你的孩子的尽管有些习惯不好,比如坐不住,不会老老实实地听大人讲话,但并没有影响到孩子的学习,你还会如此关心孩子的“坐不住”和“不听课”的问题吗? 可能我们就会不以为然,我们家长大都是在发现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的时候,老师找到家长的时候,才开始关心孩子的问题了。实际上,这就是说家庭教育走向了舍本逐末、急功近利的错误方向,也就很难解决学生的各方面问题。

教育孩子,尤其是家庭教育,关键不是如何让孩子学得更好一些,而是如何让孩子做一个“好孩子”,将来进入社会会是一个“好人”,做个“好学生”是学校老师的事情。

比如说,能够坐得住,能够认真听大人说话,这就是一个“好孩子”的基本素质,即使不影响孩子的学习,我们家长也应该给孩子在这方面以引导和训练,使孩子能够坐得住,能够认真地听大人讲话,这无论在何时何地,无论孩子在什么情境之下,都是很重要的。如果只是因为提高学习成绩而去改变孩子的这种习惯,那么,不仅孩子很难改变,就是我们家长也很难有耐性去引导和教育孩子。因为,学习成绩毕竟对孩子的未来人生不是那么重要。

我们家长应该多问一问自己,我们教育孩子的任务是什么?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又是什么?我想大家都会有一个比较切合社会实际需要的答案,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好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好人”。

从这一点出发,思考教育孩子的问题,实施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我们可能就不会再感到无从下手,也不会缺乏耐心、脾气太急而感到很烦人了。

这就像果农栽种和修剪苹果树一样,果农树苗栽下后,是先在长树干和定枝形上下功夫,还是让它早早长更多果子呢?如果果农认为这果树仍旧前几年是不长果子的,就不愿多加修剪、放枝、施肥和浇灌,让其随意乱长;或者为了早早结出更多的果子,而不整树形,只是一味地剪枝促使着结果,这果树将来肯定不会丰产。如果果农知道开始几年重要的是长好树干,定好枝形,这是为了今后多长果子的基础,就不会为了让树苗早早结果而不顾树干和枝形如何,只管期盼早早结果,即使在盛果期,果农还是不会放弃整理树形,为以后的继续结果打好基础。

我们家长教育孩子,让孩子能够坐得住,或者能够认真听大人讲话,不是以安排在学习期间,而是放在生活当中去训练孩子。像你这样的给孩子“安排学习计划”,“复习当天功课”,“提问孩子问题”,孩子当然坐不住了,不用说孩子还没有形成坐得住的生活习惯,就是一个很爱学习的孩子,如果家长像你这样的在孩子放学后好不容易从学校的功课老师的教训中走出来的时候又遇上一位更是不依不饶的“家庭教师”,谁能够坐得住呢?谁能够专心地去思考你问的问题呢?用学校的课本老师的要求来进行家庭教育,好像可以事半功倍,既教育了孩子,又提高了成绩,其实,恰恰是算反了帐。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文化教育是不同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要求,可以说是一种全方位的教育,如果家庭教育也是做得学校老师的事情,那不就浪费了家庭的教育资源和耽误家庭教育的任务吗?

既然孩子的问题是出在“坐不住”的习惯上,是出在“不会听课”的习惯上,既然训练孩子做个家庭生活中的“好孩子”是我们家长的教育任务,那么,我们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加以引导和训练,而不是借助于学校的课本老师的要求。比如说,我们可以在孩子看电视的时候,做家务的时候,让孩子坐得住;在和家长聊天的时候,尤其在听家长说话的时候,能够认真听得好。这些并不需要做什么准备,做什么计划,就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树立新的好的行为习惯就可以了。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