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孩子动作慢怎么办?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679  更新时间:2008/2/9 16:59:36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孩子动作慢怎么办?

老师:

您好,我是一个二年级小男孩的妈妈。孩子一年级期末考试考了两个双百分。这次期末考试数学考了100分,语文试卷没做完,前边还落了一道题,才考了77分,全班40各同学90分以上的是30个,做出来的只扣了半分,就是因为做题太慢。这个孩子平常干什么都慢,还很懒,老师形容他眼皮都懒得眨。平常学习还可以,就是因为做题太慢 常挨老师说,当然在家里家长也说。平时在家里做作业时,我说给他看着时间他还不让。自己有时还说:我天生就慢嘛。可能是大家都说他慢的缘故吧。不过可能与遗传也有关系,我也属于慢性子,不过我写字非常快,算数也非常快,为什么他这两样也特慢呢?这孩子属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在家里话多,可出去就不吱声,课间也不太喜欢出去和同学一起玩。老师和别人都说这孩子太 老实。请老师帮我想个办法怎么能让他快起来。太麻烦您了。

快乐每一天

快乐每一天:您好!

答卷速度慢可能有多方面原因,知识掌握得水平、技能的熟练程度、习惯等等都会影响答卷的速度。不过,一般来说,在比较严肃的考试中,习惯的影响不大,不要还是知识和技能的熟练程度问题。因为,比较严肃的考试,人们一般都是处在一种应急状态下,速度相应的都要快一些,除非不会、不熟,或者根本就不想做。

不过,联系到你前面提到孩子“平常干什么都慢,还很懒,老师形容他眼皮都懒得眨”的一些表现,可能还是习惯的成份大一些。

做事速度慢,一般来讲有三种情况:一种是不会做,不熟练,做事情的时候当然就会慢一些;第二种情况是习惯,就是因为平时事情不多,有的是时间,逐步养成了慢慢腾腾的动作节奏;第三种情况是性格的问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火上房子不焦急”的慢性子。其实,性格就是在习惯的基础上形成的,与遗传的关系不大。

动作慢,一般来说,与后天的教育影响关系可能大一些。现在的家庭条件比过去好多了,尤其是父母痛爱孩子,舍不得让孩子做事情,舍不得让孩子吃苦,一般的家务事都是大人自己处理了,孩子在家里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需要做的,基本上就是吃喝玩乐,这样的事情还需要快吗?尤其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当中既没有攀比也没有竞争,做什么事都是悠闲自得,所以就很难培养训练出雷厉风行的性格来。

根据这一点,要改变孩子的做事速度慢的习惯,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多给孩子找事做。没有事可干,谁都是悠闲的,事多了,速度自然就快了。为什么现在的火车要不断地提速,不就是因为运输的要求提高了吗?家庭中的事情,既有孩子既需要做的事情,也有需要大家一起做的事情,还有家庭分工做的事情,这些都要让孩子来做,甚至宁肯大人闲着,但一定不要仅仅从学习上要求孩子抓紧时间,甚至可以反过来,因为家务事多了,把孩子的学习作业时间挤没了,他自己就会着急了。

2、做事情要限定时间。孩子做事并不以为自己的速度慢,因为没有限定,如果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也包括我们家长,都有具体的时间限制,那么,时间的观念也就建立起来了。比如,吃饭,家庭吃饭的时间,规定就是10分钟,10分钟过后,马上下撤,用不了多长时间,孩子在继续慢下去,就要饿肚子,饿几次肚子,不用你催促,他吃饭的速度就会提起来的。走路、买东西、甚至包括玩耍,都有了具体的时间规定,孩子就知道了时间的价值。

3、经常和孩子体验时间的价值。我们不能仅仅催促孩子,要求孩子,那样时间长了会让孩子有压抑感,我们应该让孩子体验到提速的好处,尤其是孩子能够做到一些要求的时侯,我们一定要和孩子一起谈论谈论做事情快的益处,让孩子感受一些成功的感觉。

时间都是挤出来,让孩子在生活中体会出“挤”字,他也就知道应该快点了。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