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怎样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845  更新时间:2008/2/28 11:08:01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怎样培养孩子写日记?

老师,您好!

       我的孩子现在已经上初二了,老师要求写日记,可是他却对写日记不感兴趣,没养成良好的写日记的习惯。写的日记让人看了头疼,一是内容不丰富,找不到写的东西;二是写得不具体,每一次的日记就像蜻蜓点水,潦潦几笔; 三是没有坚强的毅力,就拿放寒假这段时间来说吧,一个月就写了两篇。无论怎么引导,都引不起他写日记的兴趣。

         李老师,怎样激发孩子写日记的兴趣呢,我真希望得到您的指导。

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您好!

培养孩子写日记,不仅很有必要,也很容易,就像你教给孩子学吃饭一样。我们想一想,我们是如何教会孩子吃饭的呢?从中我们就可以找到引导孩子学会写日记的好习惯。

第一,吃饭是孩子的第一生理需要,不吃就要挨饿。

写日记虽然不像吃饭那样是生理上的必须,但这却是一种有修养的人,有作为的人,很珍惜自己生活的人的一种心理需求。写日记如果只是为了完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与孩子的心理需求无关,那么,就必然会遇到孩子的抵触和拖延;如果孩子不理解写日记对自己的用处和必需,那么,孩子永远不会愿意写的。

生理需求,人和人之间可能大都基本上是一样的,甚至人和动物的需求也差不多;而人的心理需求,往往却大相径庭,有人喜欢的事情,有人却会相当厌恶。原因就在于家庭、环境的精神、氛围的影响,以及个人追求和不同的素质水平。

从这一点上来说,培养孩子写日记的心理需求是关键。

第二,教给孩子吃饭的方法,这可能是家长首要的责任。

孩子开始自己吃饭的时候,可能也不会,大都会吃不到嘴里去,弄得满嘴满脸都是,甚至不断地掉到地上,有时候甚至连饭碗都拿不住。

孩子吃饭的方法,需要家长不厌其烦地教。因为我们都知道,孩子不会像动物那样用嘴拱着吃,用爪子撕着吃,因为那样不文明,而且孩子也不可能一直让家长喂下去,甚至孩子也有自己的特别需求,不希望一直靠父母的喂养,他需要自己能够吃进饭去。这时候,需要家长做的只是教给孩子吃饭的方法,如何用勺子,如何用筷子,如何端碗,如何喝汤,等等,都需要家长一点点地教,一点点地给孩子示范。直到孩子自己吃的没有问题了,家长才可以放心,才可以省心。可能也有的家长到最现在也没有教会孩子吃饭,所以,也会出现一些孩子挑食、厌食、偏食、牙口不好、肠胃不好的问题。这可以说都是家长的责任。

写日记也一样,不是说让孩子写,孩子就能自己写的。写什么,怎么写,都是问题,都需要方法。在学校里,老师布置学生写日记,也常常想当然的认为,写日记就是记日常的事情,写自己的心得体会,没有什么难的,就像吃饭那样省事。他们却没有认真想一想,家长教孩子吃饭时花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呢。

如果家长想在家里引导和培养孩子写日记,尤其是孩子不知道该写什么,不知道该怎么写的时候,家长就更应该有责任教给孩子写日记的方法了。

第三,遵守吃饭的时间和按照一定的规矩吃饭,是在家庭环境和父母要求下逐步养成的习惯。

开始喂孩子的时候,可能只要孩子饿了就喂,随着孩子的长大,家庭的生活逐步转向常规,吃饭的时间也逐步确定了,吃饭的要求也具体了。孩子虽然不需要继续喂了,能够自己吃了,但是,他也必须遵守家庭一日三餐以及用餐的习惯,不能爱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也不能爱不吃就不吃,也不能爱怎么吃就怎么吃。

形成了习惯,就既不认为这是一件给别人做的事情,也不认为是可以自己随便做的事,而是一件到了一定的时间就必须做,而且有一定规矩的事。如果能够形成这样的习惯,就不需要家长头疼了。

我记得我的孩子还在一两岁的时候,我就开始替孩子写日记了,我都是用孩子的口吻,从孩子的观察角度,替写下孩子一些很有趣的事情,直到孩子上小学一年级了,会写一些汉字,尤其是学会了拼音后,我就把写日记的事情交给了孩子自己。尤其使我经常喜欢给孩子读她以前的日记,当孩子听到和记起自己原来那些很有趣的事情的时候,她自己也很希望能够靠自己来把这样的事情记下来,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孩子写得就很有成就感,尤其是每天晚上我们一起欣赏孩子的日记的时候,也是孩子最得意的时候,因为这不仅是她自己的作品,而且里面有她这一天的收获和进步,有她这一天的体验和感悟。她自己会非常珍惜地把日记收藏起来。

你想想,我们这样引导孩子,孩子会不喜欢写日记吗?

且不说孩子是否喜欢写日记,先想一想,我们家长是否写日记,是否喜欢写日记,我们当教师的是否喜欢写日记,自己都不喜欢的事情,自己都不会做的事情怎么能够让孩子喜欢,怎么能够教给孩子去做呢?更不用说引导孩子养成习惯了。如果就是为了学习的话,写日记大可不必。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