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家长有工作,何时管孩子? |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581 更新时间:2008/2/29 15:40:10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
|
家长有工作,何时管孩子?
一个七岁孩子的妈妈 这位家长:您好! 根据你的叙述看来,孩子的问题主要是习惯不良,而孩子的不良习惯就是因为自己没有时间管理教育孩子。其实,如果这不是一种托辞的话,就是我们的家庭教育的观念、教育的能力有问题,不然的话,为什么“也有不少的家长,自己白天也上班,孩子还能自主的学习”呢?为什么自己加上父母都来一起管理教育孩子,还会“也没有给他养成好的习惯”,“气的胳膊有时候都疼”呢? 可以这样说,孩子的脾性,不是跟父母学的,就是受父母影响的,总之,家庭的环境和教育,对孩子未来的秉性,是起着着决定性作用的。 一个家长为了自己能够舒适一些,时间宽容一些,就会给自己找很多不带不管孩子的理由,因为自己的时间太有限了,自己就不想去积极努力的克服其中的困难,甚至会埋怨单位要求守时间,不准早早下班,或者会埋怨孩子多事,给自己找麻烦。这样的心态,不用说我们自己不会去认真地思考如何教育管理孩子,仅仅是这样的态度就足以给孩子也形成一种贪图舒适、宽容的心理要求,也会有事情就埋怨别人不够理解、不支持自己,而不会自己去积极地行动起来,自己去克服困难,就会给人一种拖沓、不听话的感觉。 日本的专职妈妈,有一定的好处,但如果她们也期望什么都不管,专门管理孩子,可能他们也不会管理好自己的孩子。因为,她们总也应该利用自己在家里的时间去打扮打扮自己吧?她们也会要求自己的父母给自己做好饭菜,等着自己专门省出时间来陪孩子学习、做事吧?甚至她们也会埋怨孩子不能够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吧? 我记得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学生,老师要求以“我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这个小学生的题目就是《我希望退休》。原因是这个小学生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爸爸妈妈忙自己的,他总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住和吃,看着爷爷奶奶都整天在家里看看报纸、浇浇花、养养鱼,优哉游哉,不亦乐乎。所以,就引起了孩子的羡慕之心,他对比起自己的又要上学,又要听课,又要完 其实,这也不能埋怨老人带孩子,我们做父母的为什么会让老人带孩子,不正自己就想图清闲吗?就想自己乐得舒适吗?所以让父母一起来训练孩子也这样图清闲,讲舒适,只不过刻苦而勤奋的学校生活却不允许这样的孩子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以我们当父母的又会倒过头来埋怨老人了。 老人带孩子为什么不好?不是因为他们老了,观念旧了,而是因为他们的要求低了,缺少积极的期望;或者他们想贿赂孩子,不给孩子应有的做事规矩;或者他们就给孩子一种悠闲无事的影响,或者就可以尽着孩子睡,尽着孩子吃,尽着孩子看电视,尽着孩子玩乐,因为,他们有的是时间,他们陪伴得起。如果换成工作很忙的父母带孩子,可能早上不会允许孩子睡懒觉,也可能不会允许孩子随时吃东西,可能也不会允许孩子在家里随意的浪费时间,可能就会让孩子帮着一起在家务,也可能会经常带孩子到自己的单位看自己是如何忙着工作的,也会让孩子一起分享到自己工作的快乐和充实,更可能让孩子知道时间的珍贵和金钱来的不易。这些,都不是用言语进行的教育,也不是专门拿出时间来进行的家庭教育,但却是最有效最成功的家庭教育。 耳濡目染,是对孩子教育的关键之处。孩子整天看着什么,就会学着什么,就会以为这样就是对的。如果她看到父母整天忙得不亦乐乎,而且毫不埋怨,他自己也不会为爸爸妈妈要求自己做很多家务活儿烦恼;如果他看到父母整天对家务和工作都是那样的认认真真、毫不含糊,他也不会对老师布置的作业马马虎虎、应付了事。可以说,孩子的教育不是靠专门拿出时间来进行训斥和劝说的,而就是在家庭环境中熏陶出来的,就是在父母的榜样的力量中成长起来的。 如果你发现,有的人的孩子教育得很好,那么,你就可以深入到这个人的工作中,深入到这个人的家庭中,去看看他们是怎样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你一定会得到启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