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孩子不喜欢老师不上学,家长怎么办? |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138 更新时间:2008/4/21 11:03:43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
|
孩子不喜欢老师不上学,家长怎么办?
小羊妈妈 小羊妈妈:您好! 女儿刚上三年级,遇上自己不喜欢的老师,当然不会喜欢上学的。这不仅小学生是这样,就是将来上了初中以后,更是这个样子。小学生的学习还是给家长的学的,到了初中,学习就是给老师学的了,如果不喜欢某些老师,就更不会喜欢上学,像你孩子这样的问题就会更多更严重。 其实作为我们成人,如果我们让碰上一个不讲道理的上司,我们也会有些不情愿,不满意,不高兴,而为什么我们不会就是不上了呢?为什么孩子就会说“不想上学了,要在家自学”呢?为什么别的孩子没有这样想这样说呢? 可能就是因为你的孩子在家里从来没有受到这样的委屈,这对她来说,就是相当难为情的事了;再想一想,为什么她小小的年纪就会说“活着没意思,真想跳楼”。其实就是因为她在家里从来没有受到这样的“待遇”。 再联系到孩子“羡慕鱼缸里的水草,有漂亮的渔缸装着,有人经常洗一洗它;羡慕极地馆里的海豚,自由自在的游,还有人伺候;羡慕......总之觉得什么都比自己强。”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的原因何在。 如果我们要找老师的问题的话,可以说,这样的老师的确不称职,或者说就是不会教学,不会管理学生,或者说老师要求的严格了一些,规矩多了一些,最起码比在家里苛刻多了,也没有了好脸。可是这样的老师,现在太多了吧?我们家长管得了吗?能够改变了他们吗? 如果我们再联想到将来的社会,我们想一想,我们培养的孩子就是要“像鱼缸里的鱼,极地馆里海豚,一直让别人喂着、伺候着”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还有什么必要让孩子上学读书学习呢? 受人埋怨,受人怨望,受人责怪,可能这是将来在社会上谁也免不了的,特别是像小学生那样的大量课堂练习,更不会少了。虽然学校老师这样做让孩子感觉不太好,其实这也都是我们家长教育孩子的一个契机,正如有人说的,挫折本身就是财富,关键看你如何看待和利用。当孩子回 比如说,孩子埋怨班主任课堂上练习太多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孩子做几个题目看看,是否熟练了,是否都能掌握了。如果孩子真能够做得很不错,我们可以就此表扬和肯定孩子的成绩,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一下,这不正是老师组织进行大量练习的好处吗?如果孩子并没有做得很好,我们就可以让孩子想一想,老师组织练习的时候,自己都干什么去了?自己都没有做好,还有理由埋怨老师的大量练习吗? 比如说,孩子回 比如说,孩子回 比如,孩子埋怨“她在课堂上只要一溜号,老师就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她”,我们为什么不问一下孩子,上课时可以随意“溜号”的吗?如果老师一直不批评的话,自己能够学会认真听老师讲课吗?可 比如,孩子感到“老师冤枉她在课堂搞小动作”的时候,我们家长为什么不就借着这个机会问一问,老师为什么会经常冤枉你呢?你是为什么会让老师随意的就怨望了呢?一定是平时就有搞小动作的习惯,从来没有小动作的学生,老师是不会随便就怀疑的。 比如,我们家长带孩子去极地馆参观海豚的时候,当孩子羡慕海豚被人伺候着的时候,我们家长为什么不引导孩子想一想,这只海豚是否太可怜了,本来应该是遨游大海的,却被关在这狭小的水箱里,被人们这样的看来看去的;当孩子羡慕家里鱼缸里养的鱼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引导孩子想一想,我们人类是否剥夺了这些鱼的自由,如果这些鱼放进大海里的时候,它们是否还能够会游泳,是否还能够自己觅食,是否能够生存下去? 实际上人类建立的动物园,家庭豢养的宠物,都是对动物生存权利的侵犯,都是在无视动物的自身能力的成长与自然环境的适应,而且我们不少的家长也正是在用这样的观念和思想来教育和培养自己的孩子,难道我们不感到担心和恐惧吗?你孩子现在的问题,其实已经是在提醒我们家长了,再这样继续下去,孩子更难适应未来所要面临的社会。 上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多学点知识,更重要的还是为了让孩子在社会性的群体中间多受一些心理、生理等等方面的锻炼,就是为了提高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并不是孩子在家里就不能自学,就有个别的家长自己在家里教给孩子学习,从小学一直到高考,仅仅将知识是没有问题的,但孩子缺少的就是社会性的历练。当我们看到孩子受了委屈的时候,也可能就好像家长自己也受了委屈,其实这是我们自己的观念问题在作怪。 我们应该感谢这些不太称职的老师,她让我们孩子的弱点暴露出来了,她给了我们家长一些提醒,我们应该借此机会对孩子弥补前期家庭教育的不足,尽快提高孩子的是社会能力。埋怨老师,只让我们自己的孩子更加退步,面对困难望而怯步,退缩埋怨。 如果上学就仅仅是为了让孩子学知识,不想让孩子受委屈的话,真还不如就像孩子的要求那样,在家里自学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