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孩子高一就厌学家长怎么办?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091  更新时间:2008/5/15 18:10:17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孩子高一就厌学家长怎么办?

老师:您好!

我儿子是高一的学生,从079月份上高一开始放松自己,学习成绩由班上前两名,下降到现在的38名,今年春节后厌学情况开始明显,也和孩子谈过,但效果不明显。我该怎么办。请帮帮我。

一个急需要帮助的母亲

这位家长:您好!

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孩子厌学的真正原因。孩子原来成绩很优秀,逐步变得厌学了,一定有他内部的原因。

也许孩子是因为怕吃苦,舍不得出力,高中学习不像初中那样轻松了,可能会厌学;

有的孩子是因为学习基础太差,如果仅仅把高中的学习目标定在高考上,却又根本就没有升学的可能,也就会出现厌学。

有不少的高中生刚开始上高中,不像在初中时那样用功了,他们感觉自己好像已经成功了,好像已经真的长大了,离高考还很远,自己可以潇洒一回了,往往就会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很感兴趣的事情上去,而对学习就不会很在意,因为学习的不在意,别的同学仍然在努力,他们的成绩和名次也就会自然而然的下去了,跟着也就开始表现自己厌学了,不少的学生都有这样的经历,其实这是一种假“厌学”;

如果孩子是第二种情况,基础不够,学习跟不上,有只想着高考。我们可以给孩子两种出路,一是趁早就业,多增加几年工龄和工作经验,早早找个合适的职业,成家立业,也未尝不可,不必在学习上去迁就了;或者就是想着上大学,也不是没有出路,只要能够把高中跟读下来,上大学的机会还是很多的,山东省今年的参加高考的学生有八十万,大学录取名额是四十一万多,录取率超过了50%,再住两年,山东省的高中生总数只有四十万,也就是说,再住两年高考的升学率可能就要达到100%,只有想上大学的孩子都能够上大学。我们不必从现在开始给自己找烦恼,能学多少就学多少。

你孩子看起来好像是第三种,就是“假厌学”的那种。这些学生并不是真正的厌学,因为他们只是不在意自己是如何学习的,但并不是不在意自己的成绩和名次,更不是不在意是否能够上大学,他们仍然是在追求高考的,只不过用另一种方式来表示自己并不比别人差,所以,当成绩真的将下来、名次落下来的时候,又会落魂失魄,萎靡不振,尤其经过几次努力,成绩也不想自己所想象的那样容易改观,就会自而然地厌烦学习了。因为,这时候的学习,不再是能够给他带来快乐和成功感的事情了,而是一个很让自己丢面子的事情。我们想一想,他能不厌烦学习吗?

所以,对这样的孩子的引导和教育,一是要等待,家长不要一看到孩子下降,一看到孩子消极,我们就焦急,而应该静观默察,等待孩子的自己醒悟,如果在孩子特别消极的情况下,继续督促孩子,或者劝解孩子,孩子就会更加逆反;二是要要注重对孩子的做事情、做学问方法的指导。

学习和做事一样,而且现在学生在学校学习实际上就是在利用学习这件事学着做事。

指导孩子做事情,首先要让孩子明白,做是不是为了图虚名,也不是仅仅为了结果,关键就是在于做。很多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并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表现,表现得好,就高兴,表现得不好,就气馁,这样就容易在学习成绩下降的情况下消极、厌学。

指导孩子做事情,要让孩子有一种学习的心态,尤其是年轻人,目的就是在做事情的当中跟人家学习做事情,做不好,不会做,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关键要看你是怎么学的。

指导孩子做事情,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学会观察和注意做事情的方式方法。事情没有做好,一定是方式方法有问题,方式方法不改变,问题就无法解决。初中的学习优秀,不能说明那个时候的方式方法就是好的,就是对的,学习内容变了,学习要求也提高了,学习的方式、学习的努力程度,也要改变。

正确看到学习,正确看待考试,也是指导孩子的关键点。如果孩子的学习理念和考试观念是错误的,可能就会说得越多越错,问题也会越严重,因为,观念问题,就是做事情的方向。

如果孩子就是因为图虚名,怕吃苦,作为家长也很难替孩子在学习上出力吃苦,既然孩子厌学了,就应该让孩子离开学校,开始找工作,自己养活自己了。高中阶段的教育已经不是国家的法定义务教育了,孩子有读和不读的自由了,而且社会上初中的文化程度也已经足够使用了,我们不必为了那么一个大学的名字而勉强孩子。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