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如何引导孩子和老师搞好关系?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694  更新时间:2008/6/6 10:54:39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尊敬的李老师,您好!

我的孩子这几天挺好的,起码我感觉是这样的,我自己调整好了心态,发现跟孩子之间的矛盾,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原来事情很简单。
  现在的问题是孩子总是觉得老师看不上他,无论他怎样做,老师都觉得他不会好,不是个好孩子,我总是告诉他说,只要他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一切事情就会迎刃而解了,不要考虑其他的事情,可是他还是个小孩子,好像总是过不了这个槛儿,我怎样引导他呢?

孩子的妈妈

孩子的妈妈:您好!

引导孩子处理好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其实很容易,既不需要懂多少脑筋,也不要说多少好话,我们只要想一想,人们之间的关系主要靠什么?一是多打交道,二是互相尊重,三是互相支持。只要满足了这三条,关系就好了。

由此,在引导孩子上,我们可以多让孩子和老师正面接触,而不是负面的接触。正面接触,也叫积极接触,就是建立正向的好的关系,而不是因为犯了错误才到老师的办公室,有了问题才被老师找到的那种被动消极的关系。比如,我们可以在孩子好老师之间还没有发生不愉快的事情的时候,或者在孩子表现得不错的时候,多让孩子和老师交流接触。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我们家长给孩子提供与老师接触的机会。

比如,如果孩子没有事情或者自己不想找老师的话,我们家长可以给老师写个纸条,无论什么内容,比如,和老师说说孩子在家里的表现;问问老师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看看老师对孩子有那些要求;或者是对老师的嘱咐、感谢、道歉;或者是让老师给孩子布置点事做等等,把纸条让孩子亲自交给老师,这个纸条有时候可以封起来,有时候也可以不封。

经常让孩子在家长和老师之间串串信,说说话,就会有一种亲近的感觉,相互之间也就容易理解和接纳了。

再者,我们更应该让孩子多为老师做点事。比如,老师下课时主动帮老师拿东西;老师上课前,主动到办公室问问老师有什么需要自己帮助拿到教室里去的东西;或者看到黑板没有擦就主动擦一擦;看老师讲课太累就给老师倒杯水;节日的时候给老师献上一朵花;平时的时候,给老师的讲台将讲卫生,整理一下物品。可以说,只要孩子愿意,就有很多事情可以帮助老师做。

其实老师也不是指望着学生帮着做什么,而是学生通过帮助老师做事,不仅可以多和老师接触交流,也可以在老师面前表现出自己优秀的一面,能够让老师全面地了解自己,从而得到肯定和接纳。

第三,我们还应该引导孩子主动地和老师交流。

比如,孩子有不会的问题主动请教老师,哪怕只是一个字不认识,不要怕老师埋怨,即使老师埋怨自己,也要为自己能够主动请教而自豪;也可以经常追到老师的办公室让老师提提自己的问题,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多让老师给自己提提意见;也可以直接找老师谈谈自己对班级、同学的事情的好的建议,说说怎样做可能会更好。这样一来,老师不仅能够感觉到孩子有进步的要求,而且关心班级,关心老师。

其实,谁都会喜欢这样的孩子,社会上也都会喜欢这样的人,这就是好人,好学生。这样的学生,即使学习差一点,调皮一点,也容易让老师理解和接纳;只要是一个好人,社会就愿意接纳。

任何一个人,可能心里想的都是好的,可是不说出来,不做出来,这样,人家谁也不会知道;如果说出来、做出来的都是反面的,那就更难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纳,即使你想得再好也没用。好心眼,好心数,不是埋在心里的,也不是指望以后让人知道的,而是现在就要让人看得到,摸得着,体会得出来,你说不是吗?

现在在家里,很多家长感觉孩子懂事,表现不错,其实大多数都是靠心领神会而得来的结论。因为孩子和家长之间不仅有密切的血缘关系,而且是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很多事情不需要说就清楚了,也都会知道心里是怎么想的,所以很容易得到理解和接纳。

而在学校和社会上,尤其是和不熟悉自己的人一起,我们就需要引导孩子抓紧时间要把自己好的一面让人看到,而不是让人猜,让人等,更不能靠自己做得不好的事情来求得别人的原谅和理解。

前面说的三点,多联系、多做好事、多交流,就是正面的、良性的表现自己的基本方法。孩子做多了,尤其从中体会到好处的时候,他就会自己主动去做了,就会逐渐变成他自己的习惯和思想品质,当家长的也就不必为孩子的人际关系和人品担心了。

从这一点上来看,这不仅是引导孩子处理和老师之间的关系问题,更是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主要内容和方式。人际关系是表面的,人品才是实际的,人品教育到位了,孩子的人际关系也就自然好了。试一试吧。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