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十一)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867  更新时间:2008/11/27 17:42:27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九)调整学生的学习目标结构

 

    社会认知心理学改进了早期的动机理论,把关注点聚焦于心理是如何构建并组织经验上面。认为动机的基础有三个方面:

    1.个体习得的关于自己的价值、能力或胜任感的信念;

    2.目标以及对成功的预期;

    3.因自我评价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

    同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听同一个教师讲课,也尽管都很努力,但他们对学习目标的追求可能完全不一样。同是一样遇到困难和挫折,有的学生可能仍然孜孜不倦的学习,有的就可能灰心丧气。这是因为学生心目中的学习目标结构是不同的。

    学生的学习目标主要有两类:

    1.以掌握所学内容为定向的掌握目标。这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主动寻求挑战,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要求。他们主要关注的是掌握的学习内容,而不是他们的得分,在班上的名次。学习中遇到困难,仍能坚持学习。这类学生可称为专注于任务的学习者。

    2.以分数、名次定向的成绩目标。这类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他们的行为表现及别人对他们的评价,他们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时,不是意识到自己学到了什么或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而是他人怎样看待自己,自己在班上的分数和名次。他们容易避免挑战,知难而退。这类学生称为专注于自我的学习者。

学习任务结构与动力结构的观点.

    学习任务结构是指学习任务的性质以及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方式和条件。个人任务结构是要求学生自己各自完成任务;合作任务结构是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竞争任务结构是要求学生在竞争的情景下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动力结构是指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及为了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方法,包括因学习任务的完成与否而得到的奖励或惩罚。个人动力结构是指学生完成任务的表现与其他同学是否获得奖励没有关系;合作动力结构是指个人受奖不仅取决于自己的努力,而且取决于所在小组其他同学的努力;竞争动力结构是指小组或个人必须为取得可能的奖励而竞争,非赢则输。

有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任务结构可分为三种:即个人的任务结构、合作的任务结构和竞争的任务结构。与此相应的动力类型也分为:个人动力结构、合作动力结构和竞争动力结构。

研究发现,任务结构与动力结构可以有多种组合(见表4),而各种组合的学习效率也不尽相同。

4  任务与动力结构组合

 

任务

动力        

 个人任务结构

合作任务结构

竞争任务结构

个人动力结构

个人自学

通过合作完成个人任务

用竞争方式进行自学

合作动力结构

分头完成小组任务

通过合作完成小组任务

用竞争方式完成小组任务

竞争动力结构

自学参与竞争

用合作方式进行竞争

为竞争而竞争

 

    研究表明,“完全自学”,不利于发挥班集体中的教育资源;“为竞争而竞争”,更容易忽视学习任务的完成,而且不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应该提倡“以合作的方式完成小组任务”,这样最符合社会化的课堂教学要求;“用合作的方式完成个人的任务”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用合作的方式进行竞争”,易于发挥学生整体的力量;“分头完成小组任务”,有利于学生间的合作加工,可在相应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学生难以完成的任务。

    学生的学习目标结构不同,也影响着学生学习动机的和学习成绩。

    教师应注意:

    1.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结构类型,根据学生的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动机激发和维护。一般来说,低年级的学生成绩目标较多,高年级的掌握目标较多。

    2.教师要把学生引导参与到教学目标的制订中来,适时引导学生从成绩目标向掌握目标转移,提高学生学习的目标结构质量。

    3.指导学生正确归因,根据学生水平给出学生练习、测验。

    4.避免以分数给学生论短长。

    5.指导学生以掌握为中心,而不是以结果为目标。

   6.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用合作的方式进行竞争。

 

    思考问题:

    1.如何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目标结构?

    2.两种学习目标结构在学生中的分布情况如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