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狐狸如何吃刺猬呢? |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056 更新时间:2009/2/26 15:05:24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
|
第一个版本是: 刺猬遇敌时,蜷成一团,包住头和四肢,浑身竖起钢针般棘刺,敌害无从下手。但狐狸是怎样吃刺猬呢? 第二个版本是: 第三个版本是: 很久很久以前,森林中有一只刺猬,有一只乌鸦是她的好朋友,森林中有一只狐狸,一直想吃刺猬,但是刺猬的刺保护着她,让狐狸一直没有办法吃他,于是乌鸦就很羡慕,它对刺猬说:“你太幸福了,我想森林中没有动物能够伤害你吧?” 刺猬迟疑了很久,它最终对乌鸦说:“真实我也有弱点的,只要把我鼻子,也就是刺团上的一个小洞堵住,那么我就只能放弃抵抗,把脆弱的肚皮露出来。” 乌鸦听了,信誓旦旦向刺猬保证,永远不会把这个秘密说出去。 但是不久后,乌鸦被狐狸抓住了,就在狐狸要吃乌鸦的时候,乌鸦说:“你放了我,我把刺猬的秘密说给你听。” 狐狸答应了这个条件,乌鸦用刺猬的秘密换回了生命,不久以后,刺猬被狐狸逮住了,当狐狸咬住刺猬柔软的腹部时,刺猬大骂乌鸦不守信用。 狐狸放下了刺猬,对它说:“你不应该责怪乌鸦,是你向它说出你的秘密,有的秘密永远只能有一个人知道,它就是你的生命乃至一切,如果你告诉了别人,那么就是你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和未来,你不应该怪乌鸦,应该要怪你自己。” 综合以上三个版本,狐狸之所以能够吃到刺猬的秘诀:就是不能往刺上硬碰,要找到刺猬的软肋。也就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我们遇到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时,要善于分析问题的关键点、或者叫做解决问题突破口,不能硬碰硬,更不能去找碴。 对于我们的教育来说,如果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满身是刺的“刺猬”,不能单往学生的“刺”上去碰,再差的学生,也会有情感的突破口,比如他值得赞赏的特点,或者他喜欢的事物,或者最亲近的人,或者比较特别的观点,或者就是他自己想改正的缺点,等等,这些都我们打开学生心灵的突破口。要改变学生,先要让学生舒坦了,或者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接受,或者是学生不得不接受,都可以解决问题。 这也许不仅对你会有用,对我也会很有意义的,可能对大家也会有启发的。先感谢您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