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教学有道,关键在心 |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004 更新时间:2009/7/25 20:45:38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
|
教学有道,关键在心 -----学习心理教育思考与探讨 一位自称“不称职”的小学生家长的来信 •尊敬的 • 一位不称职的家长 •回信(略,见于家教论坛)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频率 目前教育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1、现在的学生难教了。 •随着义务的全面实施,中学教学逐步普及,学生大都是没有经过淘汰,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复杂的社会,多元的价值观;幻想多了却没有进取心;心眼多了却没有求知欲望;爱好多了却不会学习。 •2、现在的社会、家长要求高了。 •现在社会、家长,不仅要求老师不能打学生、骂学生,更指望着学校教育给孩子一条未来求学和创业的出路。 •3、教育教学的要求和任务也变了。 •不仅是知识教育,也不只是能力训练,同时也提出了情感培养。教师不仅要教知识,练能力,更重要的是任何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 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 •以木匠和大夫的职业特点为例,来看我们教育工作解决问题的思路。 •以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为依据,借鉴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原则与方法,完善我们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解决目前中小学生难管、难教、厌学、弃学等问题,大面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学习能力,真正落实中小学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解决问题的必要因素 •1、教学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2、教学必须首先解决学生四个方面的问题: •(1)学习动机问题,首先要引导学生爱学 •(2)学习习惯问题,训练学生良好学习行为 •(3)学习能力问题,指导学生有效学习方法 •(4)学习情绪问题,调整学生稳定向上的学习心态 解决问题的两条主要途径和内容 •1、利用班会进行学生心理疏导与建设 • (1)疏导:纾解心结、明确方向 • (2)建设:重建心态、完善心智 •2、围绕提高学习成绩,加强学习意识引导、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思维能力训练 • (1)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 (2)训练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3)指导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 (4)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与学习能力 学习成绩:冰山一角 (一)用好学生的三个内驱力 •奥苏泊尔三级内驱力:附属、自我增强、求知 •1、利用老师、家长的权威,激励学生获得赞美的学习动力 • 及时肯定、鼓励,用好代币制, •2、组织多式多样的活动,给学生的机会,体会自身的提高与成长 • 与课堂有关的、课外延伸的组织与竞赛 •3、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尽量引导学生体会学习收获,形成求知欲望 • 看看谁知道得多,看看谁做得好 (二)理想激励与目标导向相结合 •1、用远大的理想来激励学生 • 谈理想、画理想、欣赏理想 •2、注重目标导向,引导学生脚踏实地 •(1)从理想中分化目标 •(2)从学习的要求树立目标 •(3)从一天的活动明确目标 •(4)小步子,步步落实目标 •(5)注重落实总结体验目标 (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和态度 •1、明确学生已有的错误思想观念 • 学校教育的很重要的任务是纠正或者完善观念。如:吃苦观、学习观、考试观、荣辱观、价值观等等 •2、思想教育主要通过事件落实在观念的改变上 • 如:挑食、守纪律(听话、有礼貌)、助人为乐(别人、自己乐)、拾金不昧等等 •3、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成败归因。 归因训练: 维纳成败归因的维度分析 (四)把良好习惯培养作为重中之重 •1、从生活小事入手,从家庭教育起步 • 教学很重要的任务就是纠正家庭中的不良习惯。摆放东西整齐调理、做事善始善终、有头有尾、认真做每一件事、珍惜时间、先做应该做的事 •2、注重生活习惯向学习习惯的迁移 • 学习秩序和程序(三步写作文)、学习的时间意识、先看是否认真、再看是否对错、做好眼前的事 •3、注重课堂学习习惯的要求、检查与落实 • 课前三备、课堂三动、课后三结 •4、习惯教育关键在于好习惯的形成和坚持 • 不要指望改掉坏习惯,从应该做的行为入手 (五)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管理 •学生的真正成长主要体现在自我管理水平上 •1、引导学生自己做计划、自己想办法,老师当参谋 • 自己填写计划表,有事可做、有法能做 •2、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提醒学生,这就是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 • 学生互查互助,老师及时提醒和帮助 •3、引导学生体会自我成长、克服困难的感受 • 经常组织交流、利用板报、专栏、家校联系 学生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管理与测评 •学习目标及时间的自我管理 •1、学习目标及时间管理自测自评(见于“自我测评”) •2、班级总评 •4、学习目标及时间管理复测复评 (一)教学生会观察 •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并有思维积极参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感知活动。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门户,又是智力活动的源泉。 •教学中观察力的培养: •1、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以目的引导观察。 •2、把握客观事物,学会观察的顺序(时间、空间、聚合、发散)。 •3、学会运用多种感知规律(强度、差异、对比、组合、变动 )和方法,进行观察学习。 •4、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观察。 •5、训练学生眼、耳、口、手、脑“五到”学习习惯。 (二)训练学生注意力 •注意是意识的属性,是心理意识对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力是知觉的警卫,又是智力活动的组织和维持者。 •1、注意的品质:广度7±2 •2、注意的稳定性:时间、起伏。 •⑴无意识注意:无目的,不需努力。 •⑵有意识注意:有目的,需努力。 •⑶有意后注意:自觉,有目的,不需努力。 •3、注意的分配与转移、分心。 商店打烊 请根据以下这个简短的故事回答下列十二个问题。 一个商人刚关上店里的灯, 一男子来到店堂并索要钱款。店主打开收银机,收银机内的东西被倒了出来而那个男子逃走了。一位警察很快接到报案。 请仔细阅读下列有关故事的提问,并在“对“,“错“和“?“(不确定)三者中圈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1. 店主将店堂内的灯关掉后,一男子到达。 对 错 ? 2. 抢劫者是一男子。 对 错 ? 3. 来的那个男子没有索要钱款。 对错 ? 4. 打开收银机的那个男子是店主。 对 错? 5. 店主倒出收银机中的东西后逃离。 对 错 ? 6. 故事中提到了收银机,但没有说里面具体有多少钱。 对 错 ? 7. 抢劫者向店主索要钱款。 对错 ? 8. 索要钱款的男子倒出收银机中的东西后,急忙离开。 对 错 ? 9. 抢劫者打开了收银机。 对错 ? 10. 店堂灯关掉后,一个男子来了。 对 错 ? 11. 抢劫者没有把钱随身带走。 对错 ? 12. 故事涉及三个人物:店主、一个索要钱款的男子、以及一个警察。 对 错 ? • 教学中注意力的培养 •1、注意讲课的科学性、艺术性,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听讲、阅读,从无意到有意,再到有意后。 •3、注意课堂的信息密度,疏密适当。 •4、掌握学生注意的起伏现象,让其与教学节奏合拍。 •5、进行目标导引教学,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注意分配和转移能力。 •6、尽量避免引起学生分心的因素(题外话、节外生枝、非重点内容的渲染等等)。 (三)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 • 记忆是识记、保持与提取的心理过程,记忆力是智力的仓库,又是智力活动的基础。 •记忆的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再认→再生。 •结合学习内容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提高记忆能力: •1、形象记忆(映像、联想、想象) •2、语义记忆(关键词、理解、分层、结构) •3、线索记忆 (关联、比较、对比、贯穿) •4、记忆术(歌诀、锚定、串联) •5、及时复习(课后、当天、一周、一个月、考前) •6、运用 (四)着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对已有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应用,主要表现是理解、判断、应用、巩固。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核心,也是智力活动的方法。是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 • 思维的主要方式: •1、分析与综合 2、分类与比较 •3、想象与联想 4、发散与聚合 •5、具体与抽象 6、概括与系统 •7、归纳与总结 8、演绎与辩证 教学中思维力的培养: •1、教学中要注意问题意识的培养,教给学生问题解决的思维方法。 •一堂语文归类识字课 •2、教学中要注重思维的过程训练。 •一道难解的数学题 •3、注意调节学生的思维情绪。 •为老师讲课找理由 (五)注重想象力的开发 •想像是指在现实刺激物的作用下,人脑中的旧表象重新配合,从而构造出与原有事物基本相符甚至于完全崭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 想象的过程: • 表象→联想(接近、类似、对比、关系)→想象(无意、随意、幻想) • 原型启发→典型抽取→灵感升华 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1、注重形象材料教学的运用。 •2、给学生机会,并引导学生积累表象。 •3、指导学生进行各种联想的学习。 •4、有目的地进行想象训练: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 •5、正确理解学生的幻想。 •一个要当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的小学生 《学记》:教者知心 长善救失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心理化、个性化,是教育教学中的两个最基本特点。学习与接受教育是典型的心理活动,而且每个学生又具有不同的特点。 •知其心,是教育教学的必备基础。教师不仅应懂得和把握学习心理的普遍规律,而且要熟知每个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并据其进行教学辅导,纠正学生不足,发挥学生的优点和擅长。 《学记》:君子之教 和易以思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 •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 •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教学的主要目标,不是教会知识,而是发掘学生学习潜力,引导学生爱学习,教学生会学习。 •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最好的教育方法是正面引导,发现和增长学生的优点来改正学生缺点。 台湾师大 凡是教育工作者,都有辅导的责任,其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导师,更是辅导的中坚,决定辅导成败的关键。……打从上午七点多钟学生进到学校,到下午三、四点钟学生放学回家,孩子们一天中最重要的时刻,都掌握在教师的手中。教师可以决定孩子在一天中的快乐或不快乐,这一天过得有意义或没有意义。 台湾学者 教师是学生的沙漠甘泉或狂风暴雨,教师是学生的守护神或摧残者,这全在教师的一念之间。 教师的辛勤播动、积极鼓励、倾听关怀,会让学生心田普降甘霖,会让教师的福田日益丰收,会让教育的园地充满欢乐,惟有教师能创造学生、自己与教育的奇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