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串起散落的珍珠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780  更新时间:2009/10/14 9:40:49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老师,你好!

八号上午非常有幸听到老师的讲座,感受颇深。让我感悟最深的是:孩子就像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出现的问题恰恰就是父亲或者母亲所拥有的。比如孩子的房间为什么乱?因为整个家就不是很整齐。所以要改变孩子,先要改变自己。现在想请教老师一个问题:如何将学过的一个个知识点串起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非常感谢!

李茵

李茵:你好!

将学过的知识点串起来,这是学校老师引导学生学习的事情,可能我们家长要做的应该是在孩子的生活中让孩子学会思考、条理和归纳与总结,当孩子习惯了这种思维方式后,就会自然地将这种能力迁移到学习当中去。

生活中学会思考,主要借助生活中的事情,多和孩子交流,引导孩子思考一些为什么、有什么联系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吃饭要同时就菜?菜和饭之间有什么联系?衣和裤之间有什么联系?一个包括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七大姑、八大姨的大家庭之间都是什么关系,怎样才能记得住?

如果孩子能够将自己的亲戚分成母系和父系两类,那就说明孩子会分类了;如果孩子能够将舅舅、姨姨、姥爷、姥姥归在一类,将姑姑、叔叔、爷爷、奶奶归在一类,那就说明孩子有了归纳的能力;如果孩子能够将舅舅、姨姨、姥姥、姥爷说成是母亲一边的亲戚,将叔叔、伯父、爷爷、奶奶说成是自己的家族成员,那么,就说明孩子学会了总结。

生活中有很多事物都是需要让孩子不仅要知道,而且需要理解的。所谓理解,就是弄清关系、知道为什么,会分类、会归纳,会总结。这样一来,孩子不仅脑子变得更聪明,事物也更好记。其实,孩子上学读书,学得也就是这些,就是借助于书本上的知识来学会理解,学会表达。

不要仅仅以为“将知识点串起来”是读书的事情,只有通过“将知识点串起来”的读书,才能真正成为有思维能力的孩子。我提到的“将知识点串起来”的学习方法,实际上就是一种学习目的和要求,这种要求对于我们家长来说,如果感觉很重要,那么,我们就借助于家庭中的生活和事物来引导孩子,来与孩子一起交流就可以了。

试试看。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