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的学习方法是否合适? |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087 更新时间:2009/11/8 7:56:11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
|
阳光里的香气 阳光里的香气:您好! 看书时间长,只能说明你在看书上使用了不少时间,但不能说明你会看书了,或者看进去了,或者说能够真正的有所收获。读书,古人有个说法,书读千遍,其义自见。这个说法是在不需要讲效率的前提下才成立的。读千遍,我们现在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如果不讲究方法,又读不上“千遍”,我们当然就很难读出其中的滋味,更难活学活用了。 看书善于回顾总结,这很好。如果看书当中,能够像在语 比如,一节数学课,就像一篇语文课文。我们读的时候,首先要弄清楚本节主要讲的是什么,这从标题就可以看出来; 然后看看本节引出了哪些新的概念,这些概念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引出的,与原来相类似的概念有哪些区别与不同,它们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概念之下组合成了什么样的规律,这些规律是以什么样的形式表达的,是公式、法则、好事性质、定理,它们概括了哪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这些规律的适用范围,也就是它们的“定义域”如何; 公式法则之后的例题,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刚学过的概念、规律的运用与方法。如果有三个例题,就说明有三种不同的方法、变式,或者不同的角度。认真弄清每一个例题所适用的情况,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与特点,弄清例题与例题之间的关系,可能就是读这一部分例题的主要任务; 课后习题,其实也可以读出“味道”,这些习题都是从课本的哪里引出来的,需要练习、熟练、印证和巩固的是什么,和以前学过的知识又有哪些练习,需要的掌握的有哪些方法与技巧。 如果这些都读明白了,你就算是读透了,但是还需要自己亲自动手做一做,尤其是方法和技能性的内容,更需要反复练习,直到熟练为止。如果还有时间的话,可以再找一些相关习题做一做,看看自己是否真正领会了课本所讲内容。 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