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学习急躁,易发脾气,怎么办?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396  更新时间:2010/1/2 7:48:17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尊敬的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高三的学生,现在学习任务非常繁重,十分希望自己有一个很大的提高,自己也比较上进,但因此也容易急躁,看到别人比自己优秀很多或是自己的努力收效不大时,特容易发脾气,总是静不下心。

阿达莱

阿达莱:您好!

学习急躁,容易发脾气,是个心态问题。也就是说,你的学习心态没有端正。做任何事情,只要心态不端正,必然引起不良的情绪,就容易急躁,发脾气。

学习心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学习的“心”,一个是学习的“态”。

心,就是学习思想与观念。学习的思想、观念不正确,对待学习,就必然有一个错误的追求和认识,在遇到学习困难或者效果不如意的时候,就必然闹情绪,发脾气。

举几个例子:

第一,学习是为了什么。

有人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说明自己怎么样,就是为了表现自己,就是为了和别人比比高低。这就是一个很普遍,有非常错误的观念。如果比不过别人,首先就意味着自己受到了否定,说明自己不如别人,这样一来,能不急躁吗?能不发脾气吗?其实,学习就是因为不会才学的,就是不如别人才要努力学的,学习是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强的一种途径,而不是和别人比较的方式,与别人的高低没有关系。这样,即使自己学得慢一些,即使自己学得不如别人,也不需要急躁,只需要自己增加一些学习的时间;学的效果不好,更不需要发脾气,只需要改变自己原来不合适的学习方式或方法。

第二,学习学的是什么。

有人认为,学习就是学书本上的知识,就是记住老师讲课的内容,就是记住解体的方式方法。这样一来,学习与平时的生活就没有意义了,与自己的成长发展也没有好处了,做这样的无用功,当然最容易发脾气。如果心理容易急躁的同学,认为学习就是借助于学习,来锻炼自己性格,磨练自己的急躁心理,那么,一次次的考试,一次次的挫折,都会成为自己值得珍惜的锻炼和考验的机会,尤其在自己不如意的时候,就会想到,这正是看看自己是否具有不急不躁,稳健扎实的性格的时候,就是装也要装出“沉静”来,这样就不会发脾气了。

第三,学习要好,要靠什么。

有人认为,学习好就需要有个好脑子,或者需要一定的技巧,这样一来,学习不好的时候,就会怀疑自己的脑子不如别人好,就会像办法投机取巧,偷不来,就会急躁,就会发脾气。如果认为学习需要付出,学要下苦功练习,更需要相当多的时间,那么,当自己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就会反思自己的下的功夫是否够多,练习的频率是否足够,自己的学习时间是否还可以挤出一些来,就不会因此而急躁,因为急躁没有用;也不会发脾气,因为这与别人无关,只会想办法解决自己缺的东西,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四,考试成绩能够说明什么。

有人认为,考试成绩高,就说明自己学得好,将来会考上大学,如果考得不好,就说明自己笨,将来也没有希望。这样一来,考不好当然就会更急躁,因为这不仅关系到自己以前的努力是否会得到承认,更关系到自己的未来会是个什么样子,发脾气也是自然的事情。如果认为考试成绩什么也不能说明,只能让自己知道自己还有那些地方没有学好,没有学会,还没有弄懂,没有记住,哪些要求自己还不能够做好,自己知道了这些,就可以尽快改正,不会的弄会,没记住的再多几遍,做不到的,在多练习几遍,有一些什么可以通过老师的讲评就清楚了,会不会,只是考前考后的问题,即不能证明自己以前是否努力,也不能说明未来高考如何,就不会急躁,也不会发脾气。

其实,在学习上我们还有很多错误的思想与观念,这里不一一列举了。这些错误的观念,是导致错误行为和不良情绪的关键。思想端正了,心也就端正了,就不会“跑偏”了。

一个人是否成熟,关键就看他的思想观念是否正确。成熟的人,相对来说,思想观念的正确率也高,看问题就不会急躁,更不会发脾气。这就是所谓的“城府很深”,就是把生活或者学习看透了。急躁,发脾气,就是没有看透问题,就是因为思想观念的指导有误,分析不透彻问题,当然就要急躁和发脾气了。

态,就是学习态度。学习的态度直接受思想观念的影响,思想、观念正确了,就会有一个积极的态度;思想、观念错误,在情势、结果不如意的时候,就可能导致消极的态度。这里就不具体分析了。

当你自己急躁、或者发脾气的时候,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在眼前具体的事情中,有哪个思想观念是错误的,找出来,改过来,时间长了,就不会急躁了,也不会发脾气了。当然,这非一日之功,观念与思想,是在天长日久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行为中形成的,并是靠自己想一想就改得过来的,只有每次不舒服的时候都想一想,并且要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中去,用来指导自己来复习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就不会急躁了,也不会发脾气了。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