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怎样能培养学生喜欢学习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533  更新时间:2010/3/4 10:13:31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老师:你好!

我是高三学生的家长 我的孩子从不用功 还不断的犯错误 自制力很差 我害怕将来考上大学没自制力怎么办 你能给我解决的办法吗?谢谢

拥抱阳光

拥抱阳光:您好!

引导孩子就借助于现在的高三学习好好锻炼自己的自制力。不要把眼光盯在学习的知识和考试的成绩上。

其实,很多的任务,并不是仅仅以为成任务为目的,而是借助于这些任务来锻炼一个人的能力与性格,孩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大都是这个意义,只是因为我们家长和老师把学习的意义弄歪了,从而导致孩子缺少各种能力。因为,非智力因素的锻炼与提高,不像智力因素那样,无论是否明确目的,都能得到提高,必须非常清楚要做的事情与需要提高的能力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有效,而且一旦明白,甚至可以马上见效。

比如,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多,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练习已经学过的知识,更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持久力,老师布置的作业越多,越是可以锻炼持久力;考试成绩不理想,这也是锻炼自身耐挫能力的机会,就可以就此看看自己如何对待挫折和困难;老师布置的题目太难,其实也不仅是为了让孩子做出难题,而是锻炼孩子对付难题的能力和意志。如果一看到难题就想放弃,难就根本谈不上毅力;反过来,如果想到面对难题,就是要看看自己会不会服输,会不会放弃,会不会想办法克服,会不会克敌制胜。想到这些,其实谁也可能突破自己原有的毅力极限,而达到一个新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坚持下去,那就会形成一种坚强的意志力。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假期、双休和回家自习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作业,更不是给了自己可以玩耍的时间,而是提供了自己一个弥补自己不足,赶上同学的机会,更重要的是给了自己一个可以自己管理自己、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机会。看看是否能够自己说了算,自己制定的计划,自己是否能够完得成,自己想做好的事情是否能够做得好。天天坚持下来,就会养成一个说到做到、厉说厉行的性格,就会形成良好的自制能力。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