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学习心理在线 > 文章中心 > 国学经典 > 《老子》说事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公告
    关于近期网站无法访问的解决方法  [admin  2009年12月22日]            首届儒家教育讲稿下载  [admin  2008年12月23日]            本站荣获青岛市优秀教育网站一等奖  [admin  2007年12月4日]            www.teacherli.cn和www.teacherli.com均可访问本网站  [admin  2007年7月6日]            欢迎您参加“会员章程”讨论!  [teacherli  2006年12月18日]            “李老师工作室”会员章程  [admin  2006年12月18日]            网友您好!请您参加本站调查。详见“站内调查”栏目。  [teacherli  2007年3月12日]            请各位网友注意:本站版面扩充,增加了部分专栏,欢迎大家到此发表文章。  [admin  2007年3月8日]        
《老子》可以这样读 序         ★★★
《老子》可以这样读 序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530 更新时间:2006/10/15 21:15:53

《老子》可以这样读

 

《老子》又名《道德经》,成书于2600多年以前,至今却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指引着人们的处世做事。细读《道德经》,不仅可以让我们学会他的为人处世之道,更能让我们学会思考问题的观点和方法。

以前,我读过几次《老子》,都没有读到底就放下了。因为有些翻译和解释,让人头痛得很,摸不着头脑,好像《老子》与老百姓无缘,好像《老子》与平日的现实生活无关。其实,《老子》这本经,既是老子对当时的现实生活感悟,也是给世人为人处世的一个提醒。使《老子》回到老百姓的手中,这是我挥之不去的夙愿。

《老子》虽为文言文,语言的形式已经离我们有很大距离,但其文其意,还是很朴实、很通俗的,并不让人感到陌生,只要重点了解几个生僻的字词,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的读懂领会,并不像有些人想象得或者解释的那样晦涩难懂。《老子》中讲的“道”与“德”,也都是平常百姓可以从平常生活中就可以体会得到的,而且也都是积极处世的思维与和谐舒适的生活方式的指导。

《老子》其中的“有”、“无”、“无为”、“不争”等观点,被很多研究者搞得或者玄玄乎乎,或者消极颓废,其实这都是对《老子》的误解,也是对老百姓的误导。比如, “玄”,就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玄之又玄”,就是在不断地抽象过程中,形成客观事物的规律和法则。并不是“玄玄乎乎”,不可捉摸的意思。老子为了让人们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每一章几乎都是通过打比方、形象描述、举例等文学手法,使文章通俗易懂。

为了把《老子》还给老百姓,让大家都能一睹《老子》的风采,让老百姓都能从中受益,我在对《老子》的研读过程中,参考了许多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老子》重新进行了注释、翻译和解释,结合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每一章的标题,都是本人为便于理解和记忆,根据其原文与主旨大意所拟定的;

[原文]是根据众家版本,择其便于理解的恰当之说确定;

[注释]是对于生僻词语的解释,借鉴了众家之所解,尽量体现原文的意思;

[释文]有别于翻译,主要是运用意译的方式来解释原文的内涵;

[解释]即已离开原文,从原文的形式和内容上进行解读;

[主旨][要义]摒弃了玄乎其玄的阐述,纠正了很多无法理解的解释,尽量还《老子》原有的敦厚质朴的看法;

为了便于理解,本人还选编了一些[故事],即可凑趣,解闷,也可帮助理解和体会《老子》的观点和思想。

但,这仅是一家之言,只是为了将《老子》还给大众。谬误之处,不足为凭,期望大家给与批评指正。

 

                                  20064月作于  摘星阁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栏 目  导  航

           网站地图

    栏目名称

     目     录

    网站介绍

    创办者风采

    版主介绍

    专栏介绍

    学习情感  学习动机

    学习意义

    情绪调节

    学习归因

    学习方法

    阅读

    理解

    记忆

    分析

    计算

    运用 

    自我管理

    学习计划

    时间安排

    自我反馈

    监测调控 

    学生人际

    友伴关系

    师生关系

    亲子关系

    异性关系

    社会关系 

    教学论坛 教学论坛 

    复习应考

    复习策略

    应考心态

    应考技巧 

    家教探究  行为教育

    品德教育

    情感教育

    智力教育 

    国学经典

    《学记》探究

    《老子》说事

    《论语》为人

    专家讲座 

    西方精粹  流派观点介绍

    专家讲座摘要

    书信往来

    学生来信及回复

    家长来信及回复

    教师来信及回复

    书目介绍

    工作室新书介绍

    心理学书籍介绍   


    网站访问量统计


    自2007-12-12 17:00开始统计

     本站声明:
    本站的少部分资料,文章,教程来自网上收集,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本站所有资料仅供参考,谢谢。管理员联系方法---邮箱:shandonglaixi@sina.com。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