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可以这样读
《老子》又名《道德经》,成书于2600多年以前,至今却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指引着人们的处世做事。细读《道德经》,不仅可以让我们学会他的为人处世之道,更能让我们学会思考问题的观点和方法。
以前,我读过几次《老子》,都没有读到底就放下了。因为有些翻译和解释,让人头痛得很,摸不着头脑,好像《老子》与老百姓无缘,好像《老子》与平日的现实生活无关。其实,《老子》这本经,既是老子对当时的现实生活感悟,也是给世人为人处世的一个提醒。使《老子》回到老百姓的手中,这是我挥之不去的夙愿。
《老子》虽为文言文,语言的形式已经离我们有很大距离,但其文其意,还是很朴实、很通俗的,并不让人感到陌生,只要重点了解几个生僻的字词,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的读懂领会,并不像有些人想象得或者解释的那样晦涩难懂。《老子》中讲的“道”与“德”,也都是平常百姓可以从平常生活中就可以体会得到的,而且也都是积极处世的思维与和谐舒适的生活方式的指导。
《老子》其中的“有”、“无”、“无为”、“不争”等观点,被很多研究者搞得或者玄玄乎乎,或者消极颓废,其实这都是对《老子》的误解,也是对老百姓的误导。比如, “玄”,就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玄之又玄”,就是在不断地抽象过程中,形成客观事物的规律和法则。并不是“玄玄乎乎”,不可捉摸的意思。老子为了让人们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每一章几乎都是通过打比方、形象描述、举例等文学手法,使文章通俗易懂。
为了把《老子》还给老百姓,让大家都能一睹《老子》的风采,让老百姓都能从中受益,我在对《老子》的研读过程中,参考了许多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老子》重新进行了注释、翻译和解释,结合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每一章的标题,都是本人为便于理解和记忆,根据其原文与主旨大意所拟定的;
[原文]是根据众家版本,择其便于理解的恰当之说确定;
[注释]是对于生僻词语的解释,借鉴了众家之所解,尽量体现原文的意思;
[释文]有别于翻译,主要是运用意译的方式来解释原文的内涵;
[解释]即已离开原文,从原文的形式和内容上进行解读;
[主旨]、[要义]摒弃了玄乎其玄的阐述,纠正了很多无法理解的解释,尽量还《老子》原有的敦厚质朴的看法;
为了便于理解,本人还选编了一些[故事],即可凑趣,解闷,也可帮助理解和体会《老子》的观点和思想。
但,这仅是一家之言,只是为了将《老子》还给大众。谬误之处,不足为凭,期望大家给与批评指正。
2006年4月作于 摘星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