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道不可言 众妙之门
[原文] [注释]
道,可道,非常道。 道,规律、法则。可道,可以称说。
名,可名,非常名。 名,概念、名称。可名,可以称名。
无名,天地之始; 始,开始,起初。
有名,万物之母。 母,原本,依据。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妙,微妙,奥秘。
常有,欲以观其徼。 徼,读jiào,界限。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 玄,深奥,即为逻辑学中的抽象思维。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众妙,万物之奥秘,一切事物的规律。
[释文]
道,就是客观世界演变的规律和法则,是可以讲叙,但却没有永恒不变的道。这就像事物的名称一样,名称就是可以用来称呼事物的概念,但是,也没有统一固定不变的名称和的概念。
宇宙天地,世界万物,造化初期,它们本来就没有名称,后来之所以有了名称,那都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为了方便交流,就给它们逐一起了名字,而且可以作为以后命名其他事物的依据。
概念和名称,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主观所为,并不能准确地表达事物的本质属性,所以,观察和研究事物的发展变化奥秘,也不必用那些具体的事物名称,可以用“无名”的方式来探究;然而,我们在探讨交流和界定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区别与特征的时候,就需要用到那些具体的概念来称呼,来界定,也就是要用“有名”的方式来探讨和交流。
事物的规律与概念,都是来自于具体客观事物的主观抽象,只不过称呼不一样罢了,一个叫做“概念”,一个叫做“规律”,它们都属于对事物的抽象思维。
抽象规律和概念,是一门非常深奥玄妙的学问,是对客观事物和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进行的思维。只有在不断逐层深入地抽象和概括的过程中,我们才可以逐步掌握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奥秘。所以说,深层次的抽象思维,才是探究事物规律的基础和根本。
[解释]
老子开章明义,在第一章里首先讲明“道”是什么,它的作用又是什么。道的本意就是道路,是人们所行的道路,到春秋以后,道,便引伸出“自然宇宙依以运行的规则”和“讲说”的义项。
“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与第三个“道”,就是“自然事物的规则、规律”之义;“可道”之“道”,便是“讲说”之义。但前后两句之间并非假设句式,而是转折。“道”是可以探究和讲说的,但不是永恒不变的。
因为“道”的抽象性,很难用具体的事物来进行比喻和举例,老子就选用了一个与“道”关系最密切、人们又最容易理解的“名”来打比方。
我们都知道,任何事物,原本都是没有名称和概念的,都是人们为了交流方便,才给他们起了名字。由于地域的不同,语言的不同,就会有各自不同的称呼。比如,我们汉语称呼“书”,英语称呼“book”。这其实也没有什么,困难的是,任何一个名称,都只是一个事物的概念的外在语言表达形式,都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主观所为,在人们还没有完全认识客观事物时,它并不能完全或者准确地代表事物原本的本质属性,其内涵又都是反映了人们所认识的同一个事物的概念,即使用同样的名称称呼同一个事物,人们心目中的理解却往往又是大相径庭的,就像“书”和“book”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一样。这就很不利于相互间的交流和讨论。一个大家经常用来称呼的名称,都这样让人们费脑筋,何况一个更深奥的“道”呢。
而老子正是利用这样一个很“玄”的名称来比喻“道”。并且在比喻的过程中,也同时解释了概念与规律的共同特点和用途。他们的共同之处,都是来自于对客观事物的抽象,而且都有简洁概括的意义;它们的不同之处:道,是用来观察和解释事物存在、发展、变化的特点;名,则是用来界定一事物不同于另一事物的。
老子说“道”与“名”,“同出而异名,同为之玄。”“异名”容易理解,就是不一样的称呼。“同出”是“同”在何处呢?
“玄”,因为用俗了,一般人只理解为“玄妙、深奥”之义,却忽略了深究它的原有意义。在古文中,“玄”是一个象形字,像蚕丝悬挂蚕茧,它的本义为“悬挂”,其实就有“提升、抽象”之义,所以就会有引申为“玄妙、深奥和神奇”之义,甚至成为“玄学”的主要思维方式,就是“抽象”。
人们的理性思维,就如同剥茧抽丝,织布成衣。我们穿在身上的衣服,已经看不到春蚕吐丝结茧,更看不到蚕食桑叶的形象。
“玄”,这一抽象思维的方式,从根本上揭示了规律与概念之间的共同性质,就是他们的抽象性,老子把这一抽象性,定义为“玄”。所以,才有后面的“玄之又玄”,也就是在抽象的基础上继续抽象,更进一步说明了总结事物规律的过程与方法。也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解释万物的根本方法,也就是老子说的“众妙之门”。
[主旨]
本章开宗明义,阐述“道”的来历、特点与作用。“道”,就是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而且并非永恒不变;“名”就是人们认识和界定事物的概念,也并非完全相互统一固定;而“玄”就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必然的思维过程,就是对客观事物的抽象思维,“玄之又玄”,就是不断深入地探求事物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的最基本的途径。
[要义]
1、把握事物的规律性是人类认世界的根本。
我们容易满足于事物的表面现象认识和名称的知道,但要真正把握事物的复杂规律与特点,则必须透过本质进行深层的抽象思维,这就是我们要掌握的“道”。
注重客观事物的规律性,是中学生学习的要旨。中学生的学习,其本质就是在理解与把握事物的“道”。听老师讲课,不是仅仅知道老师讲了什么就可以,而是要知道为什么要讲,为什么要这样讲,讲的内容的规律什么,应该如何运用等等。如果还是用小学学习的模仿或者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不注意规律的理解与把握,就很难适应中学的知识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2、可以称说的概念和法则,并不是事物的本质属性。
名称并不是事物真正的概念。任何“概念”、“法则”、“性质”、“定理”,仅仅从字面上是很难把握其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真正含义的,但是,由于认识的需要,我们仍然需要从字面上来理解它的关键属性以及多重限定。
知识都是学会的,而且主要靠学习者本身的体味与理解,而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老师的讲解再精道,那也只是老师的知识,只是一些外在的字面上的东西,而不是学生自身的理解。如何理解这些字面上的东西,学生要自己把握住事物概念的真正含义,自己能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来解释新学的知识。
3、理解与把握事物本质的基本方式就是“有”与“无”。
“有”,就是要给事物一个可以区别于他事物的名称与概念,这也是抽象思维的第一步,只有不断地对事物进行深层的抽象,形成事物概念的层级结构,我们就可以对事物进行交流和探讨了;但是,探讨研究事物性质与规律的前提,又必须真正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不能仅仅以我们可以称谓的名称作为思考问题的基础。“无”与“有”,是认识事物的两个必经的思维过程:
无,就是去粗取精,通过归纳、总结、升华、抽象,来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
有,就是赋予事物概念以具体的形式、称谓,通过举例、联想、想象,来具体认识事物的特点。
作为中学生,需要在自己的阅读、听课、练习中去运用归纳、总结、梳理,以及举例、联想、想象等学习方法,来真正把握住事物的客观本质和规律。
4、真理并不是永恒不变的。
[故事]
老子传道
一天,函谷关的关吏尹喜像往常一样起得很早,习惯地看了看天空。
忽然,他惊叫了一声,他发现一股紫色的气团正缓缓地从东方向函谷关而来。他知道,今天必有异人过关。他暗暗地打定主意,一定要向过关的异人求道。
到了中午时分,一位老者到骑着一头青牛,从东方缓缓高歌而来。只见这位老者,须发皆白,相貌奇伟,举止悠然。
尹喜上前问道:“先生可要过关?”
那老者道:“正是!”
尹喜微微一笑,继续问道:“先生贵姓,来自何方,去向哪里?”
老者捋捋胡须,答道:“老夫楚人老聃,欲去西方一游。”
原来这位老者正是老子,尹喜大喜过望,道:“老先生可有过关文牒?”
“没有。”老子答道。
“按规定没有文牒,就不能随意出关。不过,今天可以通融一次。只要你能传道于我,我马上恭送先生出关。”尹喜说道。
老子微笑道:“道不可言,能言即非道也!”
尹喜道:“道虽不可言,但总有得道之法。先生如能点拨一二,则是我尹某之福,也是天下之福。”
老子无奈,只得挥笔写下五千言,并命名为《道德经》。
然后,骑上青牛,飘然而去。
道不可说
五代时,有个宰相名叫冯道。他家里养了不少的门客。这些门客经常在一起闲聊,讲学,或者为主人出谋划策。
有一天,轮到一个门客给众人讲解老子的《道德经》。可是一开讲就遇到了一个天大的难题。他的主人宰相名就叫“道”。古时是讲究忌讳的,尊者的名字是不能随便说的,那《道德经》的开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该怎么讲呢?这个可是犯了主人宰相的名讳的。
于是,这位门客就犯了难了,面对众人,摇头晃脑地解释说:“不可说呀,不可说,非常的不可说啊!”
此时,众人一听,立刻大悟,即一齐鼓掌叫好。这位门客愣在了那里,他没有想到,这一句无奈的抱怨,歪打正着地一下子说出了“道”的真谛-----不可言说。
道,的确是不可言说的,能讲出来得道,就已经不是道了。想一想,有谁能把事物的变化规律真正讲清楚呢?这可是人类千百万年来始终在探索的东西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