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欲与人格
——人格心理学理论之一
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了科学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人格心理学体系即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以无意识为研究中心的精神分析的形成,对科学心理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远远超出了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的范围,对西方的哲学、伦理学、法学、人类学、文学艺术,乃至整个西方文化都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西方学术领域与社会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思潮。
在精神分析理论产生之后,其内部就发生了一系列的分裂,弗洛伊德的一些追随者在保留了精神分析的某些基本观点与原则的同时,与弗洛伊德的体系也产生了重大的分歧。因此,在心理学史上,人们往往把弗洛伊德自己创立的体系称为古典精神分析,而把弗洛伊德的追随者后来所创立的理论体系成为新精神分析。
一 弗洛伊德简介
1856年弗洛伊德生于原奥地利的摩拉维亚的一个小城镇弗来堡。其父亲是一位犹太商人。由于受近代机器工业生产的冲击,父亲生意失败而举家前往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此后,弗洛伊德几乎一生都住在维也纳。
弗洛伊德从小聪明好学,学业成绩优良。他17岁时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在大学学习期间,弗洛伊德最初对生物解剖学感兴趣,他解剖了400多条雄性鳗鱼以研究其性器官所处的位置与结构。虽然他在这个方面没有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但使得他第一次接触了有关性的研究。此后,他对生理学感兴趣,成为了当时世界上著名生理学家布吕克的研究助手。在大学期间,弗洛伊德还选修了布伦坦诺的哲学课程,布氏的意动心理学思想以及叔本华与尼采等的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都对弗洛伊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881年弗洛伊德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转为临床医学。
在维也纳总医院进行临床医学实习期间,弗洛伊德接触到神经症与精神病,并且对此深感兴趣。当他完成实习,成为一名注册的临床医生之后,对神经症与精神病人进行治疗成为了他的终生职业。
1885年弗洛伊德有幸到巴黎进修6个月,跟随沙可学习催眠术。在法国学习期间,弗洛伊德有了两个重要的收获:第一,他从沙可那里知道,某些精神病如癔症主要是一种心理或精神上的障碍,而不是躯体上的疾病。对于心理上的障碍可以用心理治疗的方法来对付。此后,他转向采用催眠术等心理治疗方法。第二,在精神病病因学上弗洛伊德得到了重要的启示,即无意识的性心理对于某些精神病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法国回来以后,弗洛伊德采用催眠术治疗精神病人。后来在安娜“谈话疗法”的基础上发明了“自由联想法”。
自由联想法是让病人自由想象,不加任何限制,让他或她在自己的回想中自我暴露症结所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自由联想法是精神分析的基本治疗方法,它不仅治愈了难以记数的神经症患者,而且帮助弗洛伊德发现了人类精神深处的奥秘,逐渐形成了他的早期精神分析理论,即早期的无意识论和性欲论。
二 以无意识原欲为核心的人格动力结构
(一) 无意识、前意识、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这里指人格)是由不同意识水平的三部分所组成,这就是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意识是人格的最表层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所组成。它的特点是具有逻辑性、时空性和现实性。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所组成。弗洛伊德说:“人格中有两大系统,一是无意识系统;另一是前意识系统(它包括意识)。它们类似于两个房间、无意识系统就像一个大的前庭,而前意识系统就像接着前庭的一个小房间,意识也居住于这一房间内。”
潜意识的主要作用就是检查作用,即不许那些使人产生焦虑的创伤性经验、不良情感,以及为社会道德所不容的原始欲望和本能冲动进入意识领域,而把它们压制在无意识之中,使意识和无意识完全隔离。
弗洛伊德指出:“在意识居住的小客厅和无意识居住的前庭之间的门槛上却站着一个检查官,他传递个别的精神冲动,检查它们,如果未经他的许可,他们是不能进入会客厅的。”“在无意识的前庭内的各种冲动不能被住在另一个房间内的意识看到,因此,它们当时必然是无意识的。当它们成功地向前挤到门槛,却又被检查官遣送回去时,那它们就不适宜于意识,于是我们就把它们看成是被压抑的。”
人格结构的最深层部分是无意识,弗洛伊德把它定义为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这个部分的主要成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
无意识与前意识、意识有很大的差别,其特点如下:
1无矛盾性,这是说无意识中的各种本能冲动和欲望拥挤在一起而互不干扰。按弗洛伊德的话来说,它们是“置身于矛盾之外”,两种目标不一致的欲望可以同时积极活动,而不会相互抵抗。
2无时间性,即无意识中的各种欲望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也没有任何时间上的先后次序,时间关系是意识的一种特征而不是无意识的特征。
3在无意识中不存在任何否定、怀疑和不相信的成分。
4非现实性,即无意识几乎与外部世界没有任何联系,无意识过程按自身的强度和快乐原则进行,它不管现实,只求享乐。
5无意识观念的能量远比前意识或意识中观念的能量大,因而它更机动、更活跃、易于变形和替换。
无意识是人格结构中最大、最有力的部分。虽然,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并不意识到它的存在,但它对于我们的一切行为都产生影响。它影响我们的思维、感知和行为的方式,影响我们的职业、婚姻对象的选择,影响我们的健康状况、爱好、兴趣和习惯等等。在弗洛伊德看来,不存在任何自由意志的行为,有些行为表面上似乎出自我们的意识和自由意志,但实际上都是受无意识力量所驱使的,它们只不过是无意识过程的外部标志。有意识的心理现象往往是虚假的、表面的和象征的,它们的真面目、真实原因和真正动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无意识之中。
弗洛伊德非常强调无意识在人格结构中的重要地位,认为无意识的重要性远超过意识和前意识。为了说明无意识的重要地位,他借用了费希纳的冰山类比。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就像漂浮在海中的冰山。冰山分为三层,最上层浮在水面上,我们能看见,它只占冰山的很小部分,紧挨着水面之下的那部分是中间层,冰山的最下层占了冰山的大部分,它支撑着整个冰山,是我们无法看见的。与此类似,人格也有三个层次,意识是人格的表层,只占人格的很小部分,它是由可觉知和清晰回忆的主观经验构成的。前意识是人格的中间层,它是由那些经过努力回想就能进入意识的主观经验构成的。无意识是人格结构中的最深层部分,它是由我们无法有意回忆的主观经验构成的。
(二)本我、自我、超我
后期,弗洛伊德对自己的人格结构说做了较大的修改。他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概念,用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三部人格结构说取代了较为简单的二部人格说。但在三部人格说中,弗洛伊德保留了无意识的概念,无意识概念仍是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乃至整个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石。
本我,是指人的动物性。凡本我的东西必然是无意识的,但无意识的东西未必是本我的,即是说本我包含在无意识之中。本我是人格中最难接近,但又是最有力的部分。说它难以接近是因为它潜藏在无意识之中;说它最有力,因为它是人所有精神活动所需能量的贮存库。本我完全是由先天的本能、原始的欲望所组成的。它同人的肉体过程相联系,将躯体能量转化为精神能量,并且贮藏它们和向自我、超我提供能量。弗洛伊德把本我中所具有的精神能量称为里比多,有时弗洛伊德把里比多特指性本能所产生的能量。
本我满足自己欲望、获得快乐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反射动作,如一个婴儿可以通过打喷嚏来反射鼻中的刺激,或者反射式地移动受限制的肢体来消除自己的紧张和不适感。另一种方式是想象实现。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非理智的,它不能区别现实和对现实事物的想象。当一个婴儿饥饿时,他可能通过在内心产生食物的形象来减轻他的紧张感,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弗洛伊德把利用想象来满足自身欲望的过程称为原始过程。
仅仅通过反射动作和原始过程远不能满足本我无休止的欲求和冲动,要真正满足本我的欲求,就必须与现实世界打交道。现实世界与本我的需求不可能完全一致,两者的矛盾冲突在所难免。同时,在现实面前本我是无能为力的,因为它不具备理智的功能,它不能区分自己和现实,只求趋乐避苦。这样,本我要满足自己的欲望,求得生存,只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一个新的人格结构成分的出现势在必行。本我在与现实交往过程中,从自身中分化出一个新的机构,专门负责与现实打交道,解决本我与现实的矛盾冲突。这个新生的机构就是人格的第二个组成部分即自我。
自我是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现实的部分。它派生于本我,不能脱离本我而单独存在。自我的力量就是从本我那里得到的,自我是来帮助本我而不是防碍本我,它总是根据现实的可能性力图满足本我的要求。因此,自我是本我的执行机构。弗洛伊德把本我与自我的关系比喻为马与骑手的关系。马提供能量,而骑手则调节、引导和改变能量的方向,指引马向目的地前进。自我在本我与现实之间、本我与超我之间起调节、整合作用。与本我不顾一切地追求享乐的风格不同,作为理性化身的自我则是按照“现实原则”办事,即是说自我总是根据现实情况来满足本我的欲求。现实条件许可时,就即时满足本我的要求;现实条件不许可时,就暂时延缓甚至否定本我欲求的满足,以求得与现实情况来调整本我无节制的欲求的过程称为继发过程。继发过程是相对于原始过程而言的,它是在人意识不到自己与现实的区别,理智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产生的。
人格结构的第三部分是超我,它是人格中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超我有两个方面,一是自我理想,另一个是良心。在儿童早期生活中,父母总是有意无意地依据自己的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去评价、奖励和惩罚儿童。父母对儿童的某些行为作出“好”的评价,给儿童以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对儿童的另一些行为,父母作出“坏”的评价,并给以惩罚。长此以往,儿童就知道什么行为是好的,什么行为是坏的,父母关于惩罚儿童行为的标准逐渐内化为儿童自己的行为规范。儿童可以在父母不在场的情况下,自己评价自己,当自己行为符合道德规范时,就感到愉快和满意(内在奖励);当自己行为违反了这些规范,就感到内疚(良心谴责)。到这个时候,父母关于什么行为是“好”的标准就内化为儿童的自我理想,父母关于什么行为是“坏”的惩罚规则就内化为儿童的良心,这样超我就形成了。
超我的形成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自我在满足本我欲求时,不仅要考虑现实条件的可能性,而且要受到超我的制约。与自我不同,超我是社会道德的化身,按照“道德原则”行事,它总是与享乐主义的本我直接对立和冲突,力图限制本我的私欲,使它得不到满足。弗洛伊德把自我喻之为三个暴君统治之下的臣民,它要尽力满足专横本我的欲求,要应付严酷的现实环境,还要遵从神圣超我的规范。自我在三个暴君之间周旋、调停,力图使三者的要求都得到满足,以便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可见,自我是人格结构中维护统一的关键因素。如果自我力量不够强大,则难以协调各种力量,使之保持平衡。
根据弗洛伊德的这种人格结构的理论,人的一切行为都不是某一单方面的力量决定的,而是人格内部多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冲突、焦虑和防御机制
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自我是调节者,通过调解,使人格内部各种力量之间、人与环境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实现人格的整合和统一。但是,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和持久的,人格内部冲突不可避免。随着矛盾冲突的加剧,人就会产生心理焦虑,如果冲突过于激烈,而自我无法应付,就会导致人格的分裂和精神障碍。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三种焦虑。
现实焦虑,它是人觉察到周围环境中存在的现实危险所产生的内心紧张、不安和恐惧。
神经质焦虑,它是由于担心失去对本我控制而产生的潜在危险所生的,这种焦虑不是对本我自身的恐惧,而是害怕它不分青红皂白的冲动带来受惩罚的结果。
道德焦虑,它是由于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行为不符合道德规范而产生的良心不安、羞耻感和有罪感。
不管是哪种焦虑,都是人内心的一种紧张状态。而人具有一种解除紧张状态的先天倾向,因此,焦虑本身会起到一种动力的作用。同时,焦虑也起到对人的行为的控制和引导作用。因为它警告我们,如果继续以那种方式行动或思考,我们就会处于危险之中。焦虑对人有积极的一面,但是,若是焦虑水平太高,持续时间太长,那么人是无法忍受的,严重的焦虑往往导致人格的分裂和精神病。为了减轻或消除人格内部的冲突,降低或避免焦虑,以保持人格的完整和统一,自我发展了许多保护性的机制,弗洛伊德称之为自我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认为几乎所有的自我防御机制都有两个共同点:(1)它们是无意识的,即是说总是不知不觉地、无意识地采用它们。(2)它们往往否定、歪曲或虚构实际情况,具有与现实相脱离的特性。自我防御主要有以下几种。
压抑 压抑是自我最基本的防御机制,因为它先于其他任何防御机制而产生,别的防御机制的运行要以它为基础。它是自我防止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进入意识领域的一种方法。通过它,那些会带来焦虑的观念和欲望被禁闭在本我之中,人意识不到它,焦虑自然会大大减轻。压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本我中的先天本能冲动和原始欲望的压制;另一种是对个人后天生活中的痛苦经验和不良欲望的压抑。人们往往回忆不起早年创伤性的生活经验,因为这样的回忆会使人痛苦。通过压抑,自我将它们压抑在本我之中,不能上升到意识水平,从而减少了个人的焦虑。
否认 否认是最早形成的自我防御机制之一。据说它伴随着痛苦感情一起产生,是为了减轻痛苦的一种保护性机制。通过这种机制,人不相信、不承认对自己不利的、带来痛苦的现实情况。否认使人逃离现实,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消极办法。它只不过是通过对令人痛苦的现实闭上自己的眼睛,假定那种现实情况不存在来回避使人痛苦的现实问题。比如一些人在亲人逝世的噩耗传来时,大叫道:“不!不!这不是真的!我不相信!”这类情况就是自我否认机制在起作用。
投射 它是一种拿别人做“替罪羊”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的人,不承认自己身上有某种不良品质和思想感情,而把这些不良品质、思想和感情投射给别人,看成是别人具有的东西。既然那些不良品质与思想感情不是自己的,而是别人的,那么,自己就不会感到不安和焦虑。现实中我们大多数人或多或少利用过这种防御机制。例如,一个男子可能会对妻子说:“:你不不真心爱我。”并坚信自己的话是真实的。然而事实上他早不爱自己的妻子了,他只不过是把自己的不良品质投射到自己的妻子身上。
反向作用 这是人努力表现出自己不良品质和情感的对立面来减轻焦虑的方法。例如,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有一段时间相互对抗、敌意,这种意识上的对抗和敌意是一种假面具,掩盖了潜意识中对异性的好感和倾慕。
合理化 又可称为文饰作用。通过这种机制,人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或者内心想要却未能得到等痛苦经历编造出一个似乎合理、自己能接受的解释。一个高中生因没有考上大学而懊悔不已,为了解脱自己,他说:“为什么要读大学,寒窗之苦还没受够吗?我再也不想读书了。”这是在利用合理化的防御机制原谅自己、保护自尊。
替代和升华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中聚集的大量能量总是力图通过各种渠道发泄出来(弗称之为精神发泄),而满足本能欲望、发泄能量的直接方式往往为超我的道德规范或现实要求所不容,因此会遭受自我和超我的抵制与压抑(反精神发泄)。这些受抵制的里比多能量不得不转换对象和改变方向,企图以间接的方式发泄出来,这就是自我的一种防御机制——“替代”。
弗洛伊德认为,如果里比多发泄的直接与原始的方式是被社会赞许的、高尚的间接方式所替代,就称为升华。例如,歌德青年时期钟情于一个女子,可受到阻碍不能如愿,他痛苦万分,几乎自杀。后来歌德这种强烈的爱欲转化为创作冲动,写出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此后他内心平静了,痛苦消失了。因为通过创作活动,他的里比多得到了发泄,从而解除了内心的紧张和烦恼。
弗洛伊德认为防御机制之间并不相排斥,因而有时可以多种防御机制同时起作用。每个人通常使用的防御机制有一定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个人先前生活经验和环境不同造成的。由于自我防御机制成功地保护了个人免受焦虑的袭击,它们倾向于长时保持不变。因此,它们对个人人格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