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技能的展现,也是人格魅力的展示
有不少的家长朋友反映孩子阅读能力太低,请教怎样才能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
我在沉思之余想到:阅读仅仅是技能的展现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阅读不仅是技能的展现,也是人格魅力的展示。
阅读与做人真的有关系吗?回答是肯定的。
我的四年级的学生曾经在读过短文《亲亲那个小姐姐》(后附短文)之后,做阅读题,其中有一个题目是这样的:
如果你就是那个姐姐,看到哭得伤心的小孩,此时心里会想
。
学生大多填写了如下的答案:那位妈妈会不会痛骂我一顿呢?
我觉得这样的回答仅仅是在担心自己,是自私的情感展现。我引导学生继续想开去:“作为一个工作人员,看到‘饱受惊吓的四岁小孩已经哭得筋疲力尽’,你不觉得他很可怜吗?你不同情他吗?怀着这种情感你会想什么呢?”
学生想到:他太可怜了,就是因为我的工作疏忽。我怎么那么粗心呢?怎么就把他给留在了网球场呢?……
这些想象的展开是自责情感的体现,做错了一件事,责备自己的失误,让自己心痛,痛彻心扉,是责任心的体现。同情对方的遭遇,这更是一种感情的升华。
我继续引导学生想开去:“做错了事情,应不应该受到惩罚呢?如果真的面对妈妈的痛骂,你会想什么呢?”
学生想到:我太疏忽了,我该骂。骂我一顿也好,免得以后再出类似的差错……
这些想象也是责任心的体现,而且敢于承担不好的后果,杜绝以后重演差错。这是一种勇敢,这更是心理的一种新的成长。
如果学生在想象中,能体现自责,同情,接受惩罚,引以为戒等情感,那么他的阅读水平就很高了。这种阅读水平的高不仅仅是技能的高。这是学生人格魅力的展示。这种人格魅力如何得来,其实它应该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如果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孩子身边的人总能引导学生在做事中做人,其实文章中的那位妈妈就是一位了不起的妈妈,她言传身教的是孩子如何做人。如果人人都能如此引导,那么孩子阅读水平的提高技能在其次,而人格魅力却是重要的因素了。
所以阅读能力的提高,基础是要会做人。
附文章:
亲亲那个小姐姐
这件事情发生在澳大利亚一个岛上的度假村,那时我在那里担任翻译。
有一天,我在大厅里,突然看见一个满脸歉意的工作人员,正在安慰一个大约4岁的小孩,饱受惊吓的小孩已经哭得筋疲力尽。问明原因之后,我才知道,原来那天小孩特别多,这个工作人员一时疏忽,在儿童的网球课结束后,少算一个,将这个小孩留在了网球场。
等她发现人数不对时,才赶快跑到网球场,将那个小孩带回来。小孩因为一个人在偏远的网球场,受到惊吓,哭得十分伤心。
不久,孩子的妈妈来了,看见了自己哭得惨兮兮的小孩。
如果你是这个妈妈,你会怎么做?是痛骂那个工作人员一顿,还是直接向主管提出抗议,或是很生气地将小孩带离,再也不参加“儿童俱乐部”了?
都不是!
我亲眼看见那个妈妈,蹲下来安慰自己4岁的小孩,并且很理性地告诉他:“已经没事了,那个小姐姐因为找不到你而非常紧张,并且十分难过,她不是故意的,现在你必须亲亲那个小姐姐的脸颊,安慰她一下。”
当时我看见那个4岁的小孩踮起脚尖,亲了亲蹲在身旁的工作人员的脸颊,并且轻轻地告诉她:“不要害怕,已经没事了。”
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宽容、体贴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