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也懂事,为何却很让老师很烦?
李老师:
您好,正一筹莫展的时候发现了您的工作室,真是意外的惊喜。我的孩子现在上小学二年级,我每天上班回家比他晚一个小时,我回家时他能够把作业作完,他自己在家时给他布置的家庭作业也能够完成,但是就是上课的时候爱走神,老师一不提醒就不知想什么了,一次能够坐好十来分钟就不错了,写作业时爱写着写着玩起来,老师一看他就作,老师离开一会就又玩起来,老师布置的作业经常的听错了,或写多了或写少了,在家吃饭时也是不紧不慢,一遍遍催促,干起事了没有着急的时候。他对自己的缺点也知道,他自己说:“我想管住自己但不知不觉就忘提醒自己了。”批评他时答应的很好,但一会儿又犯了(观察着他不是故意犯,是下意识的,有事他还觉得自己做的很对,没有错,觉得很委屈),在老师看来他拿着老师不当事,属于那种没皮丢、屡教不改的孩子,但在他心里实际上非常在意老师对他的看法,希望老师对他好,但是他让所有的老师都头疼。
另外他给人的感觉总是觉得他比同龄孩子小两三岁,和同龄孩子在一块做事比较单纯,在别人眼里是那种比较懂事,脑子不笨,比较善良、乖巧的孩子。在班级里,在老师眼里却是最头疼的学生。我不知什么样的方法能够改掉他的这种不良习惯,希望李老师多多指教。 一名家长
这位家长:您好!
你的孩子很不错,小学二年级,就能够自己在家里认真完成作业,自觉性是不错的了。他并不是拿着老师不当回事,而是太当回事了;他的问题也不事分心,而是为了争取和赢得老师的注意,哪怕是老师的批评。这是一种很典型的儿童心理需求。
孩子在课堂上分心,一般都是习惯性地坐不住,或者不知道尊重老师,或者拿着学习不当回事,贪玩,等等。如果孩子自己在家能够安心完成作业,那就说明孩子还是能够坐得住,对学习还是很重视的,精力也是能够集中的。如果这样,还在老师的课堂上容易分心,那说明他是另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就是一般儿童都会有的一种心理特点:引人关注。
举一个大家都很常见的例子:我们常常会看到,三到六岁的孩子,自己在家里玩的时候,或者只是有自己的父母在眼前的时候,他会老老实实地玩自己的,如果家里来了客人,尤其是客人和父母聊天的时候,他就会或者是随意插话,或者是在大家的面前摆弄自己的玩具,或者是在做鬼脸,或者在不断地捣乱,或者就是要求父母给自己拿什么什么的,总之,他是不能闲着的,而且是要分你家长和客人的心。这就是大家说的“人来疯”。
这时候孩子就是为了不让人们冷落了自己,要引起人们对自己的关注。开始的时候,他会选择一些好的方面来吸引人,比如展示自己的本事,唱歌,讲故事,展示自己的图画,以这些方式来获得家长和客人的认可与赞美;如果这些行为没有达到效果,他就会拿出一些不好的甚至很极端的行为来捣乱,因为,只有捣乱才能引起父母,或者客人的关注。父母的呵斥,客人的安抚,都是最好的关注,因为,这时候他成了人们关注的中心,他也就满足了。不过这种满足,往往是没完没了的,只要他有精力。
现在独生子女的家庭,孩子往往都会很自然地成为家庭关注的中心,如果我们家长不注意的话,经常性地,或者只要孩子需要关注的时候,就给与孩子关注,孩子的这种“获得关注”的心理就会越来越强化。我们想一想,一个社会,谁能始终被别人关注啊?如果孩子习惯了这种关注,那么,他就很难适应在学校班级众多同学中得不到关注的现实,他往往就会以一种不听话的方式来吸引老师的关注了。因为,孩子也是一个社会性的动物,他因为年龄小,更害怕受冷落,更担心别人瞧不起,他不知道如何礼让和独处,所以,无论是父母客人的赞美或是指责,只要大家的目光集中到他这里来了,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人来疯”的心理需求,在小学生当中也是很突出的,尽管他们的年龄有所增长,懂得道理也多了,但是,在全班同学中,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这一点,还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孩子学习比较优秀,很容易在课堂上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就会同时得到同学们的赞许和羡慕;如果得不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那么,孩子就会很容易的把精力用到反面,“老师一不提醒就不知想什么了”,其实,就是在通过拖沓、调皮、玩小动作等老师不允许做的事情,来吸引老师的注意力,以获得老师的关注。因为,一般来说,只要学生做得不好,老师就会出面制止,老师的制止,正好也让孩子感到了关注,更重要的是他也感到了同学们对他的关注。这样就会出现“老师一看他就作,老师离开一会就又玩起来”的情景。
我想,你应该明白了为什么你的孩子“在别人眼里是那种比较懂事,脑子不笨,比较善良、乖巧的孩子”,而“在班级里,在老师眼里却是最头疼的学生”了。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这种“获得关注”的心理,的确不是故意的,往往都是潜意识的,也就是你说的下意识,其实就是人类潜意识的一种表现。实际上,孩子的习惯行为,甚至观念态度,很多都是在潜意识当中,或者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形成的。
获得关注,其实并不能说是一种不好的心态,这种心理及表现,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不能一味的肯定或者否定,需要因势利导。好的方面主要说明孩子的上进心强,喜欢让人了解自己,肯定自己,心理素质还是比较过硬的,他一般不怕批评,不容易哭鼻子,他会在挫折中继续前进;不好的方面,说明孩子不明是非,不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会把劲儿使歪了,会让不懂孩子的心理的家长或者老师感到很讨厌,那么,孩子也容易破罐破摔,变得更加逆反和调皮。
成人的关注,其实也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的关注,一种是消极的关注。消极的关注,就是对孩子的问题进行批评和责骂;积极地关注就是对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进行表扬和肯定。因势利导,就是要根据孩子“获得关注”的这种心理特点,避免消极关注,给以积极关注。
首先,避免消极关注,不要继续给孩子的这种心理强化,要采取“忽略”的措施。孩子“人来疯”,无论你是赞美或是指责,实际上都是在强化孩子的这种心理,因为,我们满足了他的“要求关注”的这一心理。所以,在孩子期望表现自己的时候,即使是违反要求,或者是不适当的,我们都不能给以关注,要忽略他。
“忽略”的方式,就是不知道,不注意,不反应,继续做我们自己该做的事情,尽管有时候我们很烦,也要不动声色。
有时候,孩子会在大人忽略的情况下继续给我们制造麻烦,迫使我们必须制止,那么,即使要管,要彻底的管,但一定不要让别人知道,引起他人的关注,只能让孩子自己接受到惩罚。我们有不少的老师,为了“杀一儆百”,狠狠地惩罚一个违反纪律的学生,不仅满足了眼前的这个学生“获得关注”的心理欲望,往往就会引起很多学生的模仿,原因就是老师对学生的惩罚激发了更多的“获得关注”的心理需求。不让其他学生知道的惩罚,比如,下课的时候,在其他学生不注意的时候,把这个学生叫出教室,领到一个僻静的地方,狠狠地训一顿,或者让他单独写检查。只要别人不知道,这个孩子的“获得关注”的心理就会慢慢的减弱下来。
我们采取“忽略”措施的时候,孩子一般会做出更大举动,其目的还是为了争取关注,如果这时候我们开始指责了,那么,以后孩子就会采取更加极端的方式来获得关注,因为,我们又在强化和提升他“获得关注”的行为了。所以,这是我们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一定不能起到强化作用。要忽略,就要彻底地忽略,要制止,就得彻底地制止;没有办法,就继续忽略,或者走开,但不要让孩子感觉到你的厌烦,因为你的厌烦也正是孩子要得到的“消极关注”。
再者,教育孩子,关键不是“堵”,更重要的还是“导”,导,就是给与孩子更多的积极关注。
孩子成长的问题就像河里的流水一样,你越是堵,问题越是严重,如果采取引导的方式,不仅会防止了水流的危害,还会发挥水流的有利作用。孩子他总有静下来的时候,总有做好事的时候,这时候,我们就要给以关注。也就是说,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问题进行批评,而要关注孩子的进步和优点,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弱化孩子的问题,强化孩子的优点,哪怕是一点点偶然的好的表现。
比如,孩子在客人刚来的时候,会有礼貌地和客人打招呼,作为客人或者是父母,就要关注到这一点,并给以表扬,让孩子知道这是应该的,也是很好的,是容易得到成人关注的,他就会继续做下去,这就是强化的作用;家长和客人开始聊天的时候,孩子在一边静静地听,还没有插话,我们家长就应该及时地给以关注,表扬孩子“不打扰大人的谈话,很安静”,孩子还会继续安静下去;我们知道孩子有表现的欲望,那么,我们在聊天的时候,最好是在孩子能够听到的情况下,插上几句表扬孩子近来不错表现的话语,孩子都会心满意足的,而且还会使孩子的良好行为进一步强化。这就是积极关注的益处。
在学校里,老师也应该这样。如果发现有的学生很烦人,首先要弄清学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就是习惯性的注意力不集中,那就要直接制止,或者经常性地提醒;如果学生是期望关注的话,就应该给以忽略,或者在学生出现值得表扬和肯的事情的时候及时给以肯定,时间一长,孩子就会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古人《学记》中说道:“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有学识的人,既要懂得教育成功的道理,也知道导致教育失败的原因,这样就可以做一个老师了。所以,有学识人的教育学生,主要是开导学生。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强迫学生学习;注重发现和强化学生的优点,而不是一味地批评责备学生的问题;注重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动脑筋,而不是直接给学生正确的答案。注重引导而不强制,师生关系就会融洽和谐;注重强化而不责备,就会使学生容易改善和进步;注重启发而不直接给予答案,学生就会多加思考。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不断地改善,再加上学生善于钻研思考问题,这就可以说是令人满意的教育了。
两千多年前的古人都知道这样深刻的教育哲理,何况我们呢。其实,好好想一想,教育孩子,尤其是容易让学生接受的较为宽松的教育,最有效方式的就是避免消极关注,给以更多的积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