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良好的状态?
李老师: 您好! 我是一个高二学生,才开学不久,我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充满了信心,学习上很顺利,以前每学期也是这样,可是慢慢的就“变懒”了,找不到学习的动力,好像学习也不顺了,却还有一种惯性似的东西让我还一直努力地学下去,但我认为这样很痛苦,我想要快乐地学习,另外,我也知道学习是一门永远的必修课,是不能放弃也不能懈怠的,是不是我没有毅力?还是没有耐力?李老师,您可以告诉我,怎样,我才能保持现在的这种好状态? 非常感谢!!
做更好的自己
做更好的自己:您好!
要做“更好的自己”,这很好,人就是要不断地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尤其是你们年轻人,只要今天能比昨天多学一些东西,就是比昨天更好了一点。
期望能够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这个要求也不高,但也确实不是容易的事情。可能我们花钱上学,就是因为学校老师组织学习,才会避免我们难以坚持到底的不良状态。尤其到了期末,可能更多的是复习应考,这样就会使自己一直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当中,一直坚持到期末考试完毕。
如果要靠自己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你想一想,你为什么在一开学的时候就会充满了信心,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呢?你也可以想一想,为什么就会慢慢地变懒了,找不到学习的动力呢?学习不顺了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些问题你弄明白了,如何一直保持良好状态也就不成问题。
一般刚开学的时候,经过了上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不仅有了良好的学习基础,可能对自己存在的问题也就比较清楚,知道应该如何在以后的学习中去逐步解决,尽管可能在以后的学习会忽略不计了,也可能就是没有解决好;刚开学的时候,还有一个心态,就是以前的好与坏,都已经做了一个结了,有一种从新开始的感觉,所以也会让人感觉到很有动力;刚刚开进入新学起,可能遇到的困难也会相应的少一些,不像在后面的学习中,不断地积累了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信心也会更足一些。
慢慢地变懒了,一是可能没有注重自己的开学初的目标,或者开学初也没有什么明确具体的目标,只是凭着一个猛劲儿在那里学习,学着学着,也就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了,该干到什么样的水平了。就像在田野里赛跑,一开始的时候遇见一只兔子,就猛地追上去了,可是追着追着,兔子跑没了,自己也忘记了自己是在赛跑,也就不再想继续跑下去了,其实追兔子,不是目的,可以是一个动力。
我们同学,在学习中往往都是把学习目标定在追赶某个明晰或者某个优秀的同学上,追着追着,或者追过了,或者追没了,都就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了。实际上学习并不是在追某某人,或者在追某某名次,而是在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自己的知识积累的水平,如果是盯在这上面的话,一个学期的学习就不会学期不结束就变得懒了,变得没有动力了。
学习不顺了,实际上就是遇到了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需要锻炼和提高自身学习能力的时候,这可能就是我们所要追的学习目标。
感到学习不顺了,就应该知道自己的学习的真正意义在哪里了,自己就应该振奋精神,激发斗志,就像在战场上找了自己的敌人,就像在拳击赛中遇到了自己的对手,如果你能够战胜困难,无论花了多少时间和多少精力,都是值得的,因为,就是需要这样,来证明你的能力得以提高。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你最好做到以下几方面:
1、学期开始时候,应该给自己订出具体的学习目标。不是追赶那个同学,也不是追赶什么样的名次,而是要解决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哪些问题,要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哪些能力,而且要把这些目标计划安排在整个学习过程以及各科学习当中。
2、要善于经常做学习小结。每个月或者每次考试结束时,就要做一次小结。通过学习小结,来看看自己哪些目标实现了,哪些目标还没有完成。做小结,可以稳定自己的心态,可以坚定自己的学习信心,可以从新激发自己的学习情绪。没有完成的可以通过调整计划,在期末之前完成,也可以通过改变方法,使目标完成。总之,只有不断小结,才能使自己不断地产生从新开始的感觉,不断地增加新的动力和信心。
3、要敢于面对学习困难,甚至就把解决一个困难当成一次大的战役。学习一定不要期望快乐。学习的快是来自于学习后的体验,而不是用快乐地方式进行学习。我们已经是高中生了,快乐学习是小学生的事情,高中生就应该有一种知难而上的精神,就应该有一种理性的学习意识。学习就是学不会的,遇到不顺的情况,就说明自己找到了问题,找到了对手,需要自己锻炼和提高能力了。
其实,也只有不断地战胜自己的“不顺”,才会找到“更好的自己”。你说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