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学习心理在线 > 文章中心 > 教师心得 > 教学论坛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公告
    关于近期网站无法访问的解决方法  [admin  2009年12月22日]            首届儒家教育讲稿下载  [admin  2008年12月23日]            本站荣获青岛市优秀教育网站一等奖  [admin  2007年12月4日]            www.teacherli.cn和www.teacherli.com均可访问本网站  [admin  2007年7月6日]            欢迎您参加“会员章程”讨论!  [teacherli  2006年12月18日]            “李老师工作室”会员章程  [admin  2006年12月18日]            网友您好!请您参加本站调查。详见“站内调查”栏目。  [teacherli  2007年3月12日]            请各位网友注意:本站版面扩充,增加了部分专栏,欢迎大家到此发表文章。  [admin  2007年3月8日]        
打扮漂亮些有错吗?         
打扮漂亮些有错吗?
作者:辛静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588 更新时间:2008/3/9 9:35:18

打扮漂亮些有错吗?

                 

[案例背景]

今年学校元旦文艺节目彩排时, 本来已经确定我们班中一名男生上台表演小品和唱歌,但是就是因为他的发型问题,最终被拿下。

这个学生自从入校就留着很夸张的毛刺发型。我作为班主任曾经多次劝他理的短一些,可总是没有什么变化。当学校组织赛选元旦文艺节目时,他的节目被选上,当时,政教主任就明确告诉他必须把头发剪短,否则不能让他上台。他不得已只是到理发店简单地收拾了一番,根本就没有什么大的改观,当学校最后一次审核节目时,政教主任非常生气的对他说:“滚一边去!”

他的节目没有被选上,我觉得并非是件坏事情。学校三令五申不准学生戴首饰,不准穿奇装异服,更不准男生留长发,可就是有不少学生我行我素,总想穿着打扮得与众不同,认为这样才美。所以,我认为节目被淘汰的这件事情恰好是教育学生的一个契机,于是我借机就开了一个专题班会,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班会过程]

一、原因分析

班会上,我首先让那名男同学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留这个发型。他非常坦然说是为了突出自己的个性。那什么是“个性”呢?他认为所谓的个性就是要与众不同,追求大胆与夸张,不局限于一般的风格。

后面的其他同学也补充说,这是现在流行,喜欢赶时髦。还有个别同学说这是出于自身叛逆个性,也就是说家长学校要求应该这样不准那样,我偏不。

接着,我又调查了全班同学对这种现象的态度,竟然也只有小部分同学感觉不应该,而大部分同学认为,无所谓,穿衣戴帽个人所好,没有必要过分认真地对待。

二、深度讨论:

1深入思考

1)我提醒学生思考这个问题:这位男同学之所以留这个发型,是为了突出个性与众不同,那么,同学们看看他是与哪些人不同,在我们的生活环境里是不是就没有和他相同的呢?他又是与哪一类人相同呢?

很快,同学们寻找了一致的答案,这位同学的“不同”只是与学生的身份不同;相反,却与社会上哪些浪荡青年、社会混混很相似。也就是说,这位同学的打扮,并没有表现出自己什么独特的个性,而是把自己混同于了那些社会上低级下流的一类里去了。

2)我在此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赶潮流,追求时髦,这是年轻人的特点,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不顾身份,不顾环境而肆意的穿着打扮,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现象和结果呢?譬如,时下社会青年流行的特别张扬个性的发型、发色,五花八门的服饰,甚至不少女孩子穿着吊带衫露着肚脐眼。

如果校园里到处游荡着这类人,你还能认为这是学校吗?

我们和这样的男男女女同处一室求学、生活,你会感到很舒服吗?

我们也可以进一步设想,如果我们老师也如此装束,如此给大家讲课,我们的课堂又会是怎样的一副情景呢?

同学们听后,嘁嘁嚓嚓,哈哈大笑。学生们的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3)我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诚然,中学生的逆反心态也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不过,如果不分轻重、利害,一味的固执、抵触就是不理智,实际上就是一种对社会、对家庭,甚至对自己和自己所在的群体,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比如,这位男同学很像在学校的元旦晚会上一展风采,但因为头型不符合要求,而被淘汰,非常可惜。尽管他可能感觉不参加学校的这次文艺演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试想一下,将来也许就是因为穿着打扮不得体,被人误解,而失去一次很好的就业机会,他会不会后悔?

我们还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同职业甚至不同部门都要有自己的制服,并且对穿不穿工作服都有严格的规定?当然,你们可能都知道是那是一种身份的标志,并且便于单位管理,就是逆反心理再强的人也不会肆意冒犯,因为你怕受到处罚;相反,身为学生,不少同学却对学校的规定老师的批评教育不以为然了。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样评价这类学生?实际上他已经贴上了不遵规守纪的标签,他打扮的再美都是一个错误,正如绿色军营里面,再美的休闲服也会被视为不协调的音符。所以,孔子说:“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说,个人的爱好、欲望不能超出规矩与方圆。否则就不可能达到你所期望的目的。

2、廓清思想

1)首先,讨论什么是真正的美。

俗话说:“马的好坏不在鞍,人的美丑不在穿”,“花美在外边,人美在心里”,“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这就是社会倡导的“心灵美”、“精神美”、“性格美”。

莎士比亚说:“没有德性的美貌,是转瞬即逝的。”作为一名中学生,如果你能自尊自爱,勤奋好学,关心集体,帮助同学,那么你的身上就会散发出美的光彩。当然,我们强调内在美,并不是赞成不修边幅,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一个邋邋遢遢之人,终究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衣着的美,主要在于整洁、协调、适度。

2)要享受简洁。

中学生的主要精力应该用在学习上,过分的注重外表势必要牵扯大量精力,这就是为什么讲究穿戴的人学习成绩往往都不很理想,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大多穿着很朴实。中学的时间安排应该说还是比较紧张的,如果按照学校的要求统一穿校服,你就会少了许多挑拣衣服的烦恼;如果能遵规守纪,不追求奇异发型和佩带首饰,也就不用担心老师会找你“麻烦”,这样的生活多么的简洁舒畅啊!并且这样以来,学生之间那份攀比心、虚荣心就会大大的减弱,也有利地维护了全班同学的自尊心。

[班会效果]

班会中,大多是老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进行的。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对自己的穿着打扮有了较深的认识,个别同学悄悄的把耳坠摘了下来,尽管不少同学仍然不喜欢校服,可是不用老师再三强调监督就能自觉地穿上了,那名男同学也不再保留着自己的长发了。

由此看来学生都是很可爱的,他们需要的只是老师的耐心引导和教育。

文章录入:辛静    责任编辑:teacherli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栏 目  导  航

           网站地图

    栏目名称

     目     录

    网站介绍

    创办者风采

    版主介绍

    专栏介绍

    学习情感  学习动机

    学习意义

    情绪调节

    学习归因

    学习方法

    阅读

    理解

    记忆

    分析

    计算

    运用 

    自我管理

    学习计划

    时间安排

    自我反馈

    监测调控 

    学生人际

    友伴关系

    师生关系

    亲子关系

    异性关系

    社会关系 

    教学论坛 教学论坛 

    复习应考

    复习策略

    应考心态

    应考技巧 

    家教探究  行为教育

    品德教育

    情感教育

    智力教育 

    国学经典

    《学记》探究

    《老子》说事

    《论语》为人

    专家讲座 

    西方精粹  流派观点介绍

    专家讲座摘要

    书信往来

    学生来信及回复

    家长来信及回复

    教师来信及回复

    书目介绍

    工作室新书介绍

    心理学书籍介绍   


    网站访问量统计


    自2007-12-12 17:00开始统计

     本站声明:
    本站的少部分资料,文章,教程来自网上收集,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本站所有资料仅供参考,谢谢。管理员联系方法---邮箱:shandonglaixi@sina.com。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