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文选理好烦恼
李老师,我就要上高二了,我看了一篇你写的关于“选文还是选理”的文章。我明白了在高中学习是要锻炼自己的能力和素养的!
可是,我真的不能决定选什么,我的文科成绩比理科高一点点,我又对理科没什么兴趣,比较喜欢地理,可是又不喜欢历史和政治。最差就是物理啦!你说,不应该逃避自己学的差的科目,我用在理科的时间比文科还多,结果却是文科还好。我怕选了文科又会后悔,我的老师说我有点悟性,可以选理科,但我从成绩出发,又不知道怎么办了,弄的我好烦恼啊!
预言
预言:您好!
从表面上看来,你现在所面临的正是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但实际上,还是因为你不理解高中学习以及选择学科的真正意义。
选择学科的第一原则,就是自己的特长、爱好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
现在的学习不仅是为了高考,也是为了今后大学的继续学习,也是为了将来参加社会工作的需要。如果现在不明确自己的爱好和发展方向的话,就应该做一做相应的潜力测验,看看自己到底适合在哪方面发展,从而确定自己的方向。
从大的方面上来说,文科研究的大多是社会科学,是与人打交道的学科;而理科是研究自然科学的,是与物打交道的学科。我们将来或者可能与人打交道多一些,或者与事物打交道多一些,这就是将来的职业。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现在自己在与人打交道和与事打交道的感受上来决定自己高中学习的大方向,比较喜欢与人打交道,就可以决定选择文科;如果比较喜欢与事物打交道,而懒得与人打交道,就可以选择理科;或者说情感性比较强的可以考虑文科,理性比较强的可以选择理科。
不过,无论学文学理,各门课程还都是开齐开全的,在高中阶段,我们还是应该任何一门课程都必须认真学习,绝对不能有所偏废。一是可以保证自己文化知识的基础比较全面,有利于将来的深入发展,因为任何一方面的人才,都需要比较全面的文化素养;二是不要把自己逼到“死胡同”里面去,高中阶段的学习,过于专了,也就意味着“华山一条路”了,即使以后感觉不适应,也无法转身,无法调整。现在尽管基本选定了学文还是学理,无论学什么课,都要全力以赴,这不仅对自己的思维能力的全面培养和训练相当有益,而且到了临近高考报名,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从新调整自己的选择。
一般来说,仅仅凭高一的学习成绩还的确难以判断将来你能够在哪方面会学得更好一些。高中的各门功课都不是太难学的,只要认真学习,学习得法,都是应该能够学得好的,即使没有学好的课,如果真正需要学好,我们可以认真分析问题何在,着力解决。
假设学校没有组织我们选择学科的这一个要求的话,我们完全不必在这方面多加思考,而现在的选择,其实也只是在其中确定一个重点,并不是以后不让大家学习别的学科了。
在选择学科上的犹豫不决,这本身就表现出了你的人格方面的问题:一是尽善尽美的理想要求,二是面对选择时的患得患失。将来可能会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做出这样困难的抉择,如果现在都是这样拿不定主意的话,我想你就不仅会给自己造成很多不应该有的麻烦,也会耽误很多应该把握的机会。
犹豫不决、患得患失的关键问题大多都是因为“重名轻实”,“急功近利”;而求学深造,却是一个与名利不相关,功利很难预见的事情。这样就很容易使人陷于矛盾,陷于迷茫,陷于困顿。如果我们就是把求学定位在继续学习文化知识上,定位在学习能力的提高上,定位在自身素质和修养的历练上,与将来工作、名利不挂钩,那么,确定什么方向,学什么专业,都就不会扰乱自己的心态了。
从现在的社会调查来看,大学学习什么专业,并不决定着将来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有百分之四十以上的人会跳槽转到别的专业上去。这说明的就是大学学习还是借助于具体的专业,训练和提高的还是学习能力,创造能力;而不是说将来你就只能做这一个专业上的事情了。现在的很多成功者,大都不是原来所学专业的,这也证明了以上的观点。
做事情往往不是选择“做什么”出现了错误,因为,只要有事就需要有人去做,何况,“做什么”往往并不是我们自己能够说了算的事情,如果在这方面计较太多,就会形成一种无奈和坐井观天的心态,就会形成凡事求诸人,而忽视自己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因为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不高,我们就容易在“怎么做”上出现问题。
现在的高中学习,“做什么”都是一样的,问题也就出在“怎么做”上。实际上,高中学习就是给我们高中生提供了一种同样的训练大脑思维和学习心态的机会与平台,那么,这样也就可以看出我们在“怎么做”上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应该如何纠正和提高,老师也容易在同样的条件和平台上进行指导和训练。
我想,这就应该是我们高中学习的真正意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