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专气致柔 明白四达
[原文] [注释]
载营魄抱一,能不离乎? 载,加强语气的助词。营魄,魂魄。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专,抟(tuán),凝聚,专气,集气。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览,读jiàn,鉴,镜子。玄览,心镜。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天门,感官。开阖,开与合。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达,通晓。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释文]
人啊,精神与躯体统一和谐,并且能够永不分离吗?
结聚精气,集中精力,以致柔顺,能够像婴儿那样无欲而顺和吗?
清除杂念,自我观照,能够使自己的心术和行为检点无暇吗?
开启上天赋予的五官,通达感观,却能够做到安静柔弱吗?
明白事理,四方通晓,却能够不故意使用心机吗?
关心百姓,治理国家,能够做到顺从自然,不随意扰民吗?
能够做到这些,你就可以成为有道之人了。
[解释]
老子在本章中使用一连串的问句,较为集中的解释了一个有道之人的为人之道。
营魄,即为魂魄,人的精神,灵魂。抱一,即为合一。营魄抱一,就是人的魂与魄合二为一。古人认为,人的精神离开人体而存在,就是魂,依存于躯体而存在的即为魄。一个体魄健全的人,必须是形体和精神合一的。但我们做一些复杂的事情常常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一些自己不够重视的事情也会“力有余而心不足”的感觉,这主要就是我们的灵魂和躯体经常处于一种不和谐或者相互分离的状态,无法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所以老子把“营魄抱一,能不离”作为为人之道的第一条准则。
“专气”,即为抟气,集气。就是把自己的精神和元气集中起来,面对自己要处理的事情。“致柔”,就是心境极其静定的一种状态。如果我们能够聚集自己精气而长久保持婴儿般的柔弱状态,就能够长盛不衰。但我们最容易的却是常常心浮气躁,很难凝神静气地面对自己所要处理的事情。而婴儿般的无欲无知无为的心境,就是我们可以回归的一种心灵。
“玄览”,即为玄鉴,就是个人的心镜。我们的心灵就像一面镜子,我们可以通过这面镜子来观照世间万物,也可以观照自己的观念和态度。但心灵的镜子却是最容易受到自己的观念和态度的影响,只有经常擦洗自己的心境,才能保持镜子的清洁明净,也才能明察世间万物百态。
“天门”,既可以理解为上天所赋予人们的感官,也可以理解为观照自然的心灵之门。高亨说:“耳为声门,目为色门,口为饮食言语之门,鼻为臭门,而皆天所赋,故为天门。”“开阖”,即为开与合,动与静。观感的开阖,吸收和处理着我们外界的各种信息,这是我们理解世界的基本的信息基础。“为雌”,即为“不雄踞”,就是“物自宾而处自安矣”。这也是一般人很难理解的,人们常常喜欢“拉大旗作虎皮”,“打肿脸充胖子”,生怕别人小看了自己,硬要自己做出一个气势汹汹的姿态,却又常常就是因为这一点而屡屡吃亏的。
庄子讲过一个寓言,南海的帝王叫倏,北海的帝王叫忽,中央的帝王叫混沌,混沌七窍不通,有目不视,有耳不听,有口不吃,有鼻不嗅,有心不辨,所以,浑浑沌沌,朦朦胧胧,什么都不知道。倏和忽,经常到混沌这里来做客,混沌待他们很不错。为了报答混沌的情谊,倏和忽想给混沌凿开七窍,一天凿一窍,七天凿开了七窍,然而,混沌也就死了。
这大概说的就是“天门开阖,能为雌乎?”的道理。
王安石说:“爱民者,以不爱爱之乃长;治国者,以不治治之乃长;惟其不爱而爱,不治而治。故曰‘无为’。” 这也就是“爱民治国,能无为乎?”的告诫了。
[主旨]
本章主要描述了觉悟之人的为人之道,就是“如婴为雌无知无为”。这和我们平常追求的成熟、雄壮、智慧和有为恰好相反。但从全篇的描述来看,确实又是我们不得不心悦诚服的。身心合一,专心致志,清除杂念,观感通达,明白四达,爱民治国,这不正是一个有觉悟的人的所做作为吗?
[要义]
1、身心合一,自我谐调。
说到做到,言行一致,不自欺;
量力而行,适可而止,不妄求;
心力相合,协调发展,不失衡。
2、专心致志,如婴守雌。
集中精力,专注事物,不多想,不妄想;
纯化心态,自然而为,不邪想,不妄为;
敢于示弱,善于守静,不急躁,不逞强。
3、涤除心镜,自省自养。
事事自我反省,是否有非分之想;
处处自我检点,是否有妄为之处;
时时涤除心镜,不断自修自养心性。
4、通达事物,不骄不躁。
探求事物规律,却不自以为是;
洞悉万物之道,仍然静观默察;
扩大认知范围,不以自知而骄;
充实内心世界,更能虚心向善。
5、爱民治国,淡泊功名。
治国以爱民为要旨。治国不为个人名和利,只为百姓的幸福;
爱民以无为为要领。爱民不以个人主观意志,按照规律办事;
能够不探求名利,不急于求成,爱民治国,才能无为而治。
[故事]
至柔达观
有一位老和尚,身边聚集了许多十分虔诚的弟子,但是他还没有找到一个能够传接他的衣钵的弟子。
一天,老和尚吩咐弟子们去南山每人砍一捆柴火回来。可是,当弟子们赶到离南山不远的河边时,正好赶上山上洪水暴发,洪水一泻而下,顿时,河水上涨,行人根本无法通过。看来洪水还一时不能消退。
弟子们心里焦急,束手无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过河砍柴了,只能无功而返了。
回到庙里,弟子们大多垂头丧气,无法向师傅交差。只有一个小和尚很坦然地走到师傅的跟前,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了师傅,说:“我们到了河边,山上下来了洪水,我们过不了河,也就打不到柴,没办法,我们就回来了。不过,我看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树上长了很多的苹果,我顺手摘了几个,也给你带回来一个,请师傅吃吧。”
老和尚高兴的说:“见到苹果就想到它的香甜,是人的本性,合乎大道;因为洪水挡住了去路,延误了师傅的要求,只想到师傅的责备,是人的自己添加的烦恼。人都能自然地如同幼儿一样,倒是自然平和快乐啊。”
后来,这位小和尚就成为了师傅的衣钵传人,当了这个寺庙的住持。
长于水,安于水
一天,孔子在吕梁游玩。看见一个男子在水中游泳,时沉时浮,以为是因痛苦想自杀的人,连忙让弟子沿着河流去拯救他。
他们追了几百步,忽然间那男子又浮出水面。只见他披头散发,放声高歌,正在河堤下面自由自在地游玩。
孔子赶上来,问道:“我见你在如此湍急的河水中悠然自得,开始还以为你是鬼,后来仔细察看,才发现你是一个活着的人。请问,在水中行走有什么道术吗?”
那男子说:“没有,我没有什么道术。只不过与漩涡一起进去,然后跟随着流水一起出来,顺着水流的自然规律,而不是自己想怎样动就怎样动。这就是我能在激流中自由行走的原因。我是始于习惯,长于本性,成于天命而已。”
孔子问:“什么叫做始于习惯,长于本性,成于天命呢?”
那男子说:“我本身出生于陵水边,因此就经常在水中玩耍,熟悉了水的习性,能在水中自由行走,这就是我的习惯;经常呆在水里,就喜欢呆在水里,就形成了我的本性;在水里活动,就好像我吃饭睡觉一样自然,我根本没有想到为什么要去游玩,,但我很自然地就这样做了,这就是天命。”
该把谁丢下
英国一家报纸曾举办了一项高额奖金的有奖征答活动。题目是:在一个充气不足的热气球上,载着三位关系人类兴亡的科学家。
第一位是环保专家,他的研究可以拯救很多生命,帮助人们摆脱因环境污染而面临死亡的噩运。第二位是原子专家,他有能力防止全球性的原子战争,使地球免于陷入被毁灭的绝境。第三位是粮食专家,他能在不毛之地,运用专业知识成功地种植谷物,使几千万人脱离因饥荒而被饿死的命运。此刻热气球即将坠毁,必须丢出一个人以减轻载重,使其余两人得以生存,请问该丢下哪位科学家?
问题刊出之后,因为奖金的数额相当庞大,各地答复的信件如雪片飞来,络绎不绝。在这些答复的信中,每个人皆尽其所能,极尽其想象,甚至还有人海阔天空地阐述他们认为必须丢下哪位科学家的见解,但最后结果揭晓,巨额奖金的得主竟然是一个小男孩。他的答案是——将最胖的那位科学家丢出去。
小男孩睿智而幽默的答案,是否提醒了聪明的大人们,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单纯的思考方式,往往比钻牛角尖更能获得成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