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饺子的意义
开学的第二周,有一天晚上,女儿说:“妈妈,今天晚上老师让我们写一篇作文,是记寒假里一件难忘的事。”
“那你打算写什么呢?”
“我打算写包饺子。”
“好啊。”
“可是怎么写呢?”
“写事就要写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如何?”我提示。
“这件事是发生在大年初一,老奶奶家。”
“对,可以这样写,大年初一,我们到老奶奶家拜年……老奶奶说,中午吃饺子……二奶奶、三奶奶和妈妈就开始揉面,剁菜。”我和女儿一起回忆。
“我也想包,妈妈痛快地答应:‘可以啊,不过要先洗洗手。”
“洗完了手,我又跟老奶奶要了围裙围在腰间……开始包了,我先拿了一张面饼放在手心里,用筷子夹上馅,然后对折饺子皮,捏一捏……”女儿继续回忆。
“然后是把饺子馅拍光滑吧……”我提醒。
就这样,在我稍微的提醒中,女儿把包饺子的整个过程复述了两遍。然后比较轻松地写出了一篇三百字以上的文章。
回想初一那天女儿要求也包饺子,其实我们三个大人包,绰绰有余,加上她反而麻烦。但是我没有嫌她,而是痛快地答应了她的请求。一来是因为正月初一有的是时间,可以教她。更主要的是回忆我小时侯,遇上过年,那就是让我不准动嘴和动手的时候,说话小心翼翼,做事更得细心又小心。生怕说错了话和做错了事挨大人结结实实的训。过年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是神秘的,更是让我觉得不知所措、弱小无力的时候。所以即使现在成家了,让我自己操持年夜饭,特别是包象征着各种意义的饺子,我至今还有些不敢胜任的感觉。
研究表明过多的拒绝、批评等会让儿童对情境产生无法控制的感觉,由此带来的情感体验会让孩子感觉自己的弱小无力,从而导致不自信。我不想让女儿过多品尝我童年过年时那种很弱小的感觉。我想让她感觉到自己和大人一样的“强大”。所以包括年夜饭,我也让她参与,让她摆切好的火腿。她因此而非常兴奋。让她参与包饺子,她同样地认真对待。从夹馅,到双手对捏,她都一丝不苟。一个饺子“诞生”了,她总会问一句:“妈妈,这个行吗?”我肯定的答复再加上些许指点让她干劲十足。
包饺子的初衷是想让女儿感觉自己能干,增强她的信心。可没想到让她切切实实经历了一件事情的始末,竟然为她积累了写作的素材。有了实际的参与和感受让她说起来和写起来都顺利极了。
看来包饺子的意义远不止我所料想的。试想,如果日常生活中孩子做一件事,都能让他有多种收获,那该多好啊。孩子学习画画,得到锻炼的不仅是绘画技能的提高,还有思维能力的提高,还有意志力的培养。孩子剥一个橘子皮,如果能剥得很完整,不也是在训练孩子做事的细心和完整吗?
“一事多义”应该是我们教育子女所追求的目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