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学习心理在线 > 文章中心 > 家教探究 > 行为教育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公告
    关于近期网站无法访问的解决方法  [admin  2009年12月22日]            首届儒家教育讲稿下载  [admin  2008年12月23日]            本站荣获青岛市优秀教育网站一等奖  [admin  2007年12月4日]            www.teacherli.cn和www.teacherli.com均可访问本网站  [admin  2007年7月6日]            欢迎您参加“会员章程”讨论!  [teacherli  2006年12月18日]            “李老师工作室”会员章程  [admin  2006年12月18日]            网友您好!请您参加本站调查。详见“站内调查”栏目。  [teacherli  2007年3月12日]            请各位网友注意:本站版面扩充,增加了部分专栏,欢迎大家到此发表文章。  [admin  2007年3月8日]        
包饺子的意义         
包饺子的意义
作者:Haoshiduomo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939 更新时间:2007/3/22 7:35:32

包饺子的意义

开学的第二周,有一天晚上,女儿说:“妈妈,今天晚上老师让我们写一篇作文,是记寒假里一件难忘的事。”

“那你打算写什么呢?”

“我打算写包饺子。”

“好啊。”

“可是怎么写呢?”

“写事就要写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如何?”我提示。

“这件事是发生在大年初一,老奶奶家。”

“对,可以这样写,大年初一,我们到老奶奶家拜年……老奶奶说,中午吃饺子……二奶奶、三奶奶和妈妈就开始揉面,剁菜。”我和女儿一起回忆。

“我也想包,妈妈痛快地答应:‘可以啊,不过要先洗洗手。”

“洗完了手,我又跟老奶奶要了围裙围在腰间……开始包了,我先拿了一张面饼放在手心里,用筷子夹上馅,然后对折饺子皮,捏一捏……”女儿继续回忆。

“然后是把饺子馅拍光滑吧……”我提醒。

就这样,在我稍微的提醒中,女儿把包饺子的整个过程复述了两遍。然后比较轻松地写出了一篇三百字以上的文章。

回想初一那天女儿要求也包饺子,其实我们三个大人包,绰绰有余,加上她反而麻烦。但是我没有嫌她,而是痛快地答应了她的请求。一来是因为正月初一有的是时间,可以教她。更主要的是回忆我小时侯,遇上过年,那就是让我不准动嘴和动手的时候,说话小心翼翼,做事更得细心又小心。生怕说错了话和做错了事挨大人结结实实的训。过年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是神秘的,更是让我觉得不知所措、弱小无力的时候。所以即使现在成家了,让我自己操持年夜饭,特别是包象征着各种意义的饺子,我至今还有些不敢胜任的感觉。

研究表明过多的拒绝、批评等会让儿童对情境产生无法控制的感觉,由此带来的情感体验会让孩子感觉自己的弱小无力,从而导致不自信。我不想让女儿过多品尝我童年过年时那种很弱小的感觉。我想让她感觉到自己和大人一样的“强大”。所以包括年夜饭,我也让她参与,让她摆切好的火腿。她因此而非常兴奋。让她参与包饺子,她同样地认真对待。从夹馅,到双手对捏,她都一丝不苟。一个饺子“诞生”了,她总会问一句:“妈妈,这个行吗?”我肯定的答复再加上些许指点让她干劲十足。

包饺子的初衷是想让女儿感觉自己能干,增强她的信心。可没想到让她切切实实经历了一件事情的始末,竟然为她积累了写作的素材。有了实际的参与和感受让她说起来和写起来都顺利极了。

看来包饺子的意义远不止我所料想的。试想,如果日常生活中孩子做一件事,都能让他有多种收获,那该多好啊。孩子学习画画,得到锻炼的不仅是绘画技能的提高,还有思维能力的提高,还有意志力的培养。孩子剥一个橘子皮,如果能剥得很完整,不也是在训练孩子做事的细心和完整吗?

“一事多义”应该是我们教育子女所追求的目标吧。

 

 

文章录入:张淑娟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栏 目  导  航

           网站地图

    栏目名称

     目     录

    网站介绍

    创办者风采

    版主介绍

    专栏介绍

    学习情感  学习动机

    学习意义

    情绪调节

    学习归因

    学习方法

    阅读

    理解

    记忆

    分析

    计算

    运用 

    自我管理

    学习计划

    时间安排

    自我反馈

    监测调控 

    学生人际

    友伴关系

    师生关系

    亲子关系

    异性关系

    社会关系 

    教学论坛 教学论坛 

    复习应考

    复习策略

    应考心态

    应考技巧 

    家教探究  行为教育

    品德教育

    情感教育

    智力教育 

    国学经典

    《学记》探究

    《老子》说事

    《论语》为人

    专家讲座 

    西方精粹  流派观点介绍

    专家讲座摘要

    书信往来

    学生来信及回复

    家长来信及回复

    教师来信及回复

    书目介绍

    工作室新书介绍

    心理学书籍介绍   


    网站访问量统计


    自2007-12-12 17:00开始统计

     本站声明:
    本站的少部分资料,文章,教程来自网上收集,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本站所有资料仅供参考,谢谢。管理员联系方法---邮箱:shandonglaixi@sina.com。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