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学习心理在线 > 文章中心 > 自我管理 > 学习计划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公告
    关于近期网站无法访问的解决方法  [admin  2009年12月22日]            首届儒家教育讲稿下载  [admin  2008年12月23日]            本站荣获青岛市优秀教育网站一等奖  [admin  2007年12月4日]            www.teacherli.cn和www.teacherli.com均可访问本网站  [admin  2007年7月6日]            欢迎您参加“会员章程”讨论!  [teacherli  2006年12月18日]            “李老师工作室”会员章程  [admin  2006年12月18日]            网友您好!请您参加本站调查。详见“站内调查”栏目。  [teacherli  2007年3月12日]            请各位网友注意:本站版面扩充,增加了部分专栏,欢迎大家到此发表文章。  [admin  2007年3月8日]        
计划如何适应变化?         ★★★
计划如何适应变化?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068 更新时间:2007/3/29 14:30:54

计划如何适应变化?

 

老师:

自己的计划很完美,但是变化太快了,现在时间太短,在一定的时间内作业不能完成,要学的东西还很多,每个课间只有十分钟,该回顾上节课的东西还是应该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往往这一门还没理出个头绪,下一门又要开始了,有些功课很差,又无法将所有的时间用来补差,这样的功课该怎么补?时间不够用该怎么办?

 

同学:您好!

这个问题中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计划问题,一个是时间问题。其实,计划主要还是为了解决时间不足的问题。

计划是一种能力,是未来做大事做复杂的事所必须的能力。做计划,为的就是能够让自己有目标,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事情。正是因为时间短,作业多,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才需要我们做计划。所以,我们完全可借着现在的比较忙碌的学习任务来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计划能力。

计划能力,也和其他能力一样,是需要锻炼的,不是说做就能做好的,也不是仅凭想象就能做好的,需要在实践当中去试验,去摸索,去提高。现在时间短,学习任务多,既有做好计划的要求,又有计划的机会,那我们就应该利用这一机会,让自己在学习中计划,在计划中学习,在计划中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中提高计划能力。从这一点上说,做计划的用处,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计划能力,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做计划,首先要认识到计划的真正意义。计划并不是要求你一定要按照计划去做,不得改变,计划只是明确了你要做什么,你要做到什么水平,你要在什么时间做,在什么地方做,和谁一起做,如何做。做计划就是事先给自己确定一个比较合理的做事情的方案,免得乱头无序,忙中出错。

做计划,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应该做到什么程度,在什么时间做,在什么地方做,用什么方法做,而且越是具体一些,效果越好。我们同学的计划不好用,或者经常被打乱,往往就是因为计划得不具体,只是一些做事情的意向或者目的,根本无法让你按照计划去做,表面上看起来是计划无法落实,实际上是你根本就没有计划。做计划一定要具体可行,有操作性,让自己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间做,在哪里做,做多少,做得怎么样。这样就不会出现计划不好落实的问题了。

做计划,还要留有余地,有调整和机动的时间。容易被打乱的计划,往往就是因为一些可能出现的事情没有预料到,没有给自己留出调整计划的余地,所以每当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况,自己就会放弃计划,忙于应付。计划本身就是活的,不是做了计划,就不能改变,计划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的。

有一些属于常规的事情,本来就不属于计划的事情,只需要你坚持养成习惯。比如课间的十分钟,我们应改养成课后不要马上冲出教室,而要对本课作一个总结,想一想,这一节课自己都学了些什么?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上课前的两三分钟,一定要提前进教室,在老师上课之前先想一想,本学科上一节学了些什么,这一节课老师又会讲些什么,复习与预习相结合,就可以保证本节课高效率的学习。这不是计划的事情,而是常规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关键在于养成习惯。

还有一些事情,属于自己计划与老师要求不同的地方,这可能就是个人计划所要发挥作用的地方了。比如你说有的功课很差,需要补课,这就必须找出自己能够支配的时间,或者是零星的时间,或者是比较整齐大段的时间,这样的时间就是必须靠在计划中挤出来,然后确定补课的内容、方式方法,在就是要坚持执行计划来保证补课的时间了。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栏 目  导  航

           网站地图

    栏目名称

     目     录

    网站介绍

    创办者风采

    版主介绍

    专栏介绍

    学习情感  学习动机

    学习意义

    情绪调节

    学习归因

    学习方法

    阅读

    理解

    记忆

    分析

    计算

    运用 

    自我管理

    学习计划

    时间安排

    自我反馈

    监测调控 

    学生人际

    友伴关系

    师生关系

    亲子关系

    异性关系

    社会关系 

    教学论坛 教学论坛 

    复习应考

    复习策略

    应考心态

    应考技巧 

    家教探究  行为教育

    品德教育

    情感教育

    智力教育 

    国学经典

    《学记》探究

    《老子》说事

    《论语》为人

    专家讲座 

    西方精粹  流派观点介绍

    专家讲座摘要

    书信往来

    学生来信及回复

    家长来信及回复

    教师来信及回复

    书目介绍

    工作室新书介绍

    心理学书籍介绍   


    网站访问量统计


    自2007-12-12 17:00开始统计

     本站声明:
    本站的少部分资料,文章,教程来自网上收集,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本站所有资料仅供参考,谢谢。管理员联系方法---邮箱:shandonglaixi@sina.com。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高中学习方法与时间安排
    中等生如何应对高三?
    能帮助我找到毅力吗?
    如何完成自己的学习计划?
    如何在假期中预习高中课程?
    如何辅导心智发育滞后孩子语
    是复读还是上高中?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