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学习心理在线 > 文章中心 > 复习应考 > 复习策略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公告
    关于近期网站无法访问的解决方法  [admin  2009年12月22日]            首届儒家教育讲稿下载  [admin  2008年12月23日]            本站荣获青岛市优秀教育网站一等奖  [admin  2007年12月4日]            www.teacherli.cn和www.teacherli.com均可访问本网站  [admin  2007年7月6日]            欢迎您参加“会员章程”讨论!  [teacherli  2006年12月18日]            “李老师工作室”会员章程  [admin  2006年12月18日]            网友您好!请您参加本站调查。详见“站内调查”栏目。  [teacherli  2007年3月12日]            请各位网友注意:本站版面扩充,增加了部分专栏,欢迎大家到此发表文章。  [admin  2007年3月8日]        
高考三轮复习要点         ★★★
高考三轮复习要点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461 更新时间:2007/5/3 8:50:5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高考三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高考还有30天,这30天我们应该如何学习,才能保证做到最大的发挥? 这是很多同学面临高考时的要急于探索的问题。简单说,要做好如下四方面的工作:

    1.继续稳定复习的心态,找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30天的时间里解决我们能够解决的问题;

    2.运用“不二错”的原则,发挥考前模拟测验的最大效益;

    3.通过现在的模拟测验,注意训练高考中的应考技巧,如:时间控制技术,分步解答技术,进一步提高考试成绩;

    4.调整好每个同学的学习生物钟,为高考中正常发挥打好基础。

    这些具体的做法如下:

.踏实迎战

 

    尽管只有三十天,还是能够解决很多问题的。

    第一,励精图治,不要埋怨时间少。

    时间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最公平的,关键看你如何运用这些有限的时间。

    第二,从长计议,不要妄自菲薄。

    按经验来说,一模考试,与高考成绩相关较大,二模考试,与高考成绩相关较小。为什么呢?复习达到一定程度,会有一个高原期,实际上就是量变还没有达到质变的程度;二模成绩高的,容易忽视后期学习,真正高考,成绩下落;二模成绩不够好的,只要静下心来认真解决自己的问题,高考时,成绩会上去的。关键在于能否解决自己仍然存在的具体问题。高考复习中没有不存在问题的,即使是最优秀的学生;并且,也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即使是最差的学生。

    第三,找出自己的具体问题。

    提高学习效率,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能够针对高考要求找出自己目前能够解决的问题。这个高考要求不一定是高考的最高要求,而是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提出的他(她)应该能够达到的要求,也就是“跳一跳,够得着”的要求。找问题,仍然应该从自己的几次考试、测验中去找。

    第四,做出自己的最后复习计划。

复习的最后阶段的最大特点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因为每个人的问题绝对不是一样的。要拿出尽量多的时间根据自己的问题进行复习。每人定出自己最近二十天的复习计划,确定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具体办法,具体标准,具体的检测形式。然后静下心来投入到复习中去。

 

.不二错

 

    发挥考前测验的最大效益,保证“不二错”,这是考前复习策略中的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

    传统的复习中,我们对待测验和考试,比较注重的是根据分数和名次来诊断前面学得怎么样和预测将来会考得怎么样。例如:一个学生考试得了110分,在班级中是10名,我们会根据分数知道这个学生还有40分的知识没有掌握好,我们也会根据以往经验,前10名高考可以达本科线。这里,我们只是用了测验、考试全部价值的一半。我们还应该把考试的另一半作用发挥出来,就是运用“不二错”的方法,发挥考试的最大效益。

    “不二错”的基本方法如下:

    第一,根据高考要求做好模拟考试的题目。

    高考前,学校一般会举行几次模拟性考试,出题的目的:一是让同学们熟悉高考程序;二是集中发现学生面上的或个人问题,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训练和提高水平,一般本着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出题,组成与高考要求相当的试卷。同学们应该根据两个目的认真做好试题。

    第二,每次考完,我们要明确这一次考试的正确答案以及为什么,订正好自己的每页答卷。

    试卷一般不必听讲评,面面俱到地听讲评,会浪费时间的,我们可以直接参照该试卷的规范的标准答案,找出自己的问题,自己对照标准答案订正自己的错题,不明白为什么的,就直接问老师。弄明白自己的错题后,原题上不要改写,留着错号和空白,要把错体的正确答案单独认真地抄写在一张纸上,附在自己的答卷后面准备住几天再进行复检。

    第三,弄清问题类别,找出错误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订正试卷时,最好不仅弄明白这一题为什么错了,怎样就对了,而且要弄明白这一类题目的关键,记住规律性的问题。要找出自己的问题的原因,找出具体的办法去改正。这一点需要老师给与指导,而且是个别的、针对性的指导,这是保证“不二错”的基础。

    第四,每隔三至五日,反复检查以前错过的题目。

    一般来说,以前错过的题目,并不能保证以后就不错了,原因是没有真正地理解,没有牢固地掌握,或者时间一长就又忘记。要保证“不二错”,就必须反复看自己以前错过的题目,直到驾轻就熟,一看就会为止。

    一般要求:每隔三至五天,就翻看一次前面的考试卷。只需看错的和没有回答上的题目,如果一看就会了,就放过;如果一看又不知道怎么做了,就翻看后面的正确答案,再把它看明白,记住,并要在前面的试卷上再做上记号,以备后面复检;再住几天,然后再翻检前面的试卷,找有记号的看,看看是否还记得。

    每一学科的最后这几次试卷要按考试的先后次序装订起来,便于每次的翻检,学习好的学生可能需要翻检的次数少一些,学习差的同学可能需要翻检的次数就要多一些,频率大一些,但都需要翻检到高考之前。如果能在高考之前再从头翻检一遍以前的错误试题,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因马虎出现的错误,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学习水平,对高考成绩一定会有促进的。

    反复翻检错题,是保证“不二错”的关键。需要扎扎实实地做。

    不要怀疑这些考题是否高考会考,要尽力做好做过的题目。只要老师出的题目有一定的代表性,只要扎扎实实做好了这些题目,保证这些题目不二错,对高考就一定会有好处的。

 

.时间控制策略

 

    时间控制策略是指如何在考试中掌握好答题的速度和时间,保证不紧张、不慌张,时间从容,发挥自如。

    一般情况下,有不少同学在考场上不能够掌握好答题的速度和时间,或者答题太快,容易马虎出错,后面检查也很难发现;或者答题太慢,以至于后面需要时间的大题不能从容做答,当发现时间不够时,心情紧张,大脑空白,无法做题,也没有时间检查试卷。

    根据高考出题老师的解释,高考出题,每题的分值都是根据一般同学答题所需的时间来赋分值的。题目的难易程度,实际上就是答题需要的时间长短。

    基本要求是:1分钟答2分的题目。

    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考卷,都是150分,考试时间大都是120分钟,每分钟做2分题,全部卷子可在75分钟内做完或者看完,剩下30--45 分钟,就是把没有做好的题目做完,或者认真检查全部试卷。能够保证1分钟做2分的题目,就意味着后面有机动时间补充做题,有时间检查试题的正误。答题时就不会心中无低,无为的紧张了。文综与理综也是一样。

    具体的做法是:

    第一,进入考场,拿到试卷,大体看一下每道大题的要求和分值,做到心中有数。一般来说,分值高的题目需要的时间可能长一些,分值低的题目可能需要的时间少一些。在这个基础上,自己熟练的内容,可能会节省一些时间,自己不熟练的题目可能会多用一些时间,这样你就会明确大体上每道题目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了。

    第二,开始答题时,测算自己的做题速度是否合适。先看第一大题的分值是多少,确定需要的时间是多少。如果是填空题,10分,那么,这个大题只能用5分钟的时间,每个小题只能用30秒。一个小题,30秒钟想不出来,就不要在上面多花时间了,尽快进入第二小题……,当第一大题全部做完时,看看用了多少时间,如果还不到5分钟,就可以再回过头来把其中没有做好的题目再看一看,如果时间超过了5分钟,就说明自己浪费了一定的时间,要提醒自己,提高一点速度。

    第三,当时不会做的题目,不要多纠缠,只能给应该用的时间。如果该用的时间用完,还没有解题思路,就应暂时搁置。因为,一、不要耽误后面的解题;二、后面还有时间(30-45分钟)来解这个题;三、很可能解后面题目时,会对解这一题有启发,那时再解会节省时间。

    第四,要做好这一时间控制技术,必须从现在开始练起。仅仅在考场上要求自己是做不来的,应该从现在的考试测验开始,每次考试,甚至做练习,都要严格按照时间限制的要求去做,直到能够运用自如。一般有3-5次,就会基本熟练,能够控制自己的答题时间和速度了。考试时,就不必为时间去紧张了,也不会因时间安排不当而丢分。如果平时答题速度太慢,要趁这个机会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答题速度。

 

.分步解答技术

 

    分步解答技术是一种非常容易而且实用的应考技术。

    高考阅卷的评分标准一般是按解题步骤给分的,答对一步就有一步的分数,一步错误只扣一步的分数。

    这就是告诉我们,解题时,不要一看不会就放弃,尤其是大题目,能做出那一部分来,就先做那一部分,如果题目只解到了一半,就可能得一半的分数,如果题目只有后一半会解,前一半没有思路,就可以预留出一半的地方,假设前面问题解决了,就尽管解下一半题目,这样照样可以得到后一半分数,如果前面地想起来了,知道怎样做前一半的题目,再填上。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生物钟调整技术

 

    生物钟是人类的生理和心理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基本规律。由于人的生理或心理原因,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指标在不同的时段是不一样的。一天之中,有脑力最好的时间,也有脑力最差劲的时间。如果在高考中,恰好是自己生物钟最好的时间,那么,对自己正常发挥是有很大好处的;如果考场上正好是自己最差劲的时候,那么,也就意味着,自己的脑筋会大打折扣的。

    一般来说,大多数人的脑筋在上午830——1100,下午200——400是比较好的时间。这既是人们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形成的习惯,也是中小学每天每日的学习作息安排所至。所以,全国高考就安排在这个时间。但是高考只能根据大多数人的习惯来安排,不能迁就个别特殊的人。这也同时意味着,人的生物钟是可以调整的。

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

第一,安排好大的复习周期。

最近的一个月里,课程的安排,应以三天为一大周期,半天为一小周期。三天内安排一遍所有的课程,半天之内是一个学科的全部内容。上午和下午的学习内容也最好按照高考时间表来确定。

    比如,语文,每三天安排一个上午时间,从早晨开始,600700,安排语文诵读,记忆类型的内容,如拼音,错别字、文学常识之类;730830,安排语文的语法修辞、病句修改、文言文之类的内容;900-1000,安排语文阅读理解之类的内容;10001100,安排写作之类的内容。每隔三天这样一次,其他学科也是这样。主要依据就是学科考试的用脑程度和前后时间顺序。一个月之内,全部是和高考的时间表一样,就会形成一种有利于考试发挥的生物钟规律。

    第二,认真做好半天的任务。

高考前的一个月,学校会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需要学生自己根据要求把复习的时间和内容安排好,半天之内重点攻一门课,开头是为考试做好准备,提提精神,着重记忆背诵之类的事;接着是为考试做好启动,多看一看稍有一点难度的东西,使大脑逐步活动起来;中间是考试的关键环节,重点是阅读理解和做题,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最后是考试的收场阶段,不要玩散戏,要用意志力来要求自己,做到最后一刻,把半天的任务全部做好。天天这样坚持,到了高考时间,也就自然形成了规律。

    另外,要注意:要把白天安排满当,晚上不提倡熬夜,一般最多到10001100。晚上的复习内容为:总结白天两门大课,或者继续复习没有很好完成的内容,准备明天要上的两门大课的内容。如果是“夜猫子”型的同学,更需要严格要求自己,尽快适应考试的安排。

    第三,要配合好老师安排的复习。

一是老师的模拟考试安排,二是老师的批改讲评,三是老师的个别辅导。我们可以根据老师的安排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 在上午900——1100,下午200400,要自己按照考试要求去做题,前面的时间,可以让老师提供铺垫性的指导,后面的时间,可以老师询问一些针对性的问题。

    第四,作息时间,生活安排,也都要围绕不打扰生物钟规律的形成,为有利于习惯养成来进行。

    设想一下,如果坚持一个月,我们一定会习惯高考的时间安排,而且在每门考试的时间中,也是大脑最活跃的时间。习惯成自然,自然最轻松,轻松最好发挥。这一点,有的学校已经进行过实验,效果很好。

不二错、时间控制和生物钟的形成,对学习比较好的同学来讲,是比较容易的,对学习差的同学,可能会难度大一些,其实,这也正是差生需要的一种训练,着力解决这一问题,学习问题也会解决好的。这时你就会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栏 目  导  航

           网站地图

    栏目名称

     目     录

    网站介绍

    创办者风采

    版主介绍

    专栏介绍

    学习情感  学习动机

    学习意义

    情绪调节

    学习归因

    学习方法

    阅读

    理解

    记忆

    分析

    计算

    运用 

    自我管理

    学习计划

    时间安排

    自我反馈

    监测调控 

    学生人际

    友伴关系

    师生关系

    亲子关系

    异性关系

    社会关系 

    教学论坛 教学论坛 

    复习应考

    复习策略

    应考心态

    应考技巧 

    家教探究  行为教育

    品德教育

    情感教育

    智力教育 

    国学经典

    《学记》探究

    《老子》说事

    《论语》为人

    专家讲座 

    西方精粹  流派观点介绍

    专家讲座摘要

    书信往来

    学生来信及回复

    家长来信及回复

    教师来信及回复

    书目介绍

    工作室新书介绍

    心理学书籍介绍   


    网站访问量统计


    自2007-12-12 17:00开始统计

     本站声明:
    本站的少部分资料,文章,教程来自网上收集,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本站所有资料仅供参考,谢谢。管理员联系方法---邮箱:shandonglaixi@sina.com。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