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学习心理在线 > 文章中心 > 自我管理 > 学习计划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公告
    关于近期网站无法访问的解决方法  [admin  2009年12月22日]            首届儒家教育讲稿下载  [admin  2008年12月23日]            本站荣获青岛市优秀教育网站一等奖  [admin  2007年12月4日]            www.teacherli.cn和www.teacherli.com均可访问本网站  [admin  2007年7月6日]            欢迎您参加“会员章程”讨论!  [teacherli  2006年12月18日]            “李老师工作室”会员章程  [admin  2006年12月18日]            网友您好!请您参加本站调查。详见“站内调查”栏目。  [teacherli  2007年3月12日]            请各位网友注意:本站版面扩充,增加了部分专栏,欢迎大家到此发表文章。  [admin  2007年3月8日]        
聪明,为什么成绩却上不去?         ★★★
聪明,为什么成绩却上不去?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982 更新时间:2007/8/18 17:58:33

聪明,成绩为什么却上不去?

老师:

你好,我是一名即将踏入高四道路上的学生,回忆高三一年,我有些问题想问一下:

自从进入高三我就被老师们认为是一名聪明的学生,但不知为什么自己的成绩很总是上不去,高考也只考了个本二;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有过自卑感,觉得自己那一方面都不如别人;

还有,有时我的一些看法有些同学不会接受,他们说我唱高调,但我自己并没有觉得自己说得太狂妄;

自己很想成为一名成绩很优秀的学生,但有时我不能控制自己,去浪费时间,搞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东西;

我会默默的为自己制定目标,但很多情况下都不能实现。

Lym

同学:您好!

不必计较高三高四,考大学,就是想深造,就是一种求学的理想,不在于是高三还是高四实现这一理想,这是任何一个有进取心的年轻人都应该做的事情。高中毕业,不见得同龄人就都一定要同时上大学,有水平不够的,也有与理想不符的,要在下一次的高考中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是很不错的,何况现在社会生活水平提高了,人的生命也延长了,在求学的路上多花几年的时间是值得的。就像做买卖,为了要挣大钱,可能投入的资本就要高一些,资本的循环周期可能也要长一些,这也是值得的。高考复习的过程中一定不要抱着比别人多花了多少时间的心态,而是要本着自己的一个理想去奋斗。

认真总结高三一年的复习经验与教训,这是应该的。明确了自己的不足,也正是找到了自己的学习方向;只有明确自己的方向,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高考复习。但是,在你提出的问题中却很少有关复习的问题,大多都是一些务虚的问题,比如,聪明与高考成绩的关系问题,自卑的问题,唱高调的问题,这些都是一些务虚的问题,或者说是一些观念和态度上的问题。虽然说态度决定行动,但是高考考的还是实力,高考复习,也应该把重点放在学什么和怎么学上。尤其是进行复读的学生,更应该在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上多找找问题。例如,自己的知识漏洞在哪里?不是把所有的内容都一定要过一遍,而是要把自己没有学会的,没有练好,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自己缺少什么样的方法?只要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了自己的问题,那就一定是能够成功的好方法。

成绩不好而自卑,这完全是应该的,我说过很多次,没有好的成绩就不应该有相当的自信,因为自信都是建立在成绩上的,没有成绩也自信,那只能是狂妄。自卑不影响学习,只要踏踏实实地学习一段时间,有了成绩,也就会有自信。对此不多谈了。至于是否是唱高调,也不必多加争论,我想,最好还是夹起尾巴来做人,夹起尾巴来做学问最好。只不过是一个学生,有什么高调好唱的,考出成绩来,什么都就说明了。你说不是吗?

下面我只想从“聪明与成绩的关系”、“制定目标和落实计划”以及“自我控制”等方面多谈一点看法:

我不知道你是怎样理解“聪明”的,但是在我辅导过的不少同学中,我发现人们对“聪明”的理解是有很大的误区的。一般人所谓的聪明,就是平时对问题反应得比别人灵敏一些,小学初中学习成绩比较不错。这样的聪明有什么可以夸耀和值得骄傲的?现实中就有不少这样“聪明”的同学进了高中可能学习成绩不断地下滑。

我们想一想,反应比别人敏捷一些,是什么原因?不就是在某一方面自己比别人了解得多一些,更熟练一些吗?为什么在小学初中能够比别人学得更好一些,不就是因为小学初中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甚至都是自己生活中已经熟悉和掌握了的内容吗?这样的聪明对高中的学习,尤其是对高考是否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在学习上就是有聪明和不聪明之分的话,我看最好翻过来看,也就是从高考的成绩上来看,考得好的才能算是聪明,考得不好的就不能算是聪明。因为,对高考试题反应的正确率也就是反映了你在这些方面的聪明程度,考得不好,就是说明你反应的敏捷性和正确性就是不够的。高考是为了选拔继续深造的人才,而不是选拔那些小时候,或者在平日里一些事情上反应速度快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反应较快的人,只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发挥一些作用,而需要进大学深造的人,则必须在高中的各个学科上反应得敏捷一些、正确一些,因为读大学就是需要那些。

为什么平时表现得比较聪明,而高考却会名落孙山呢?一般原因如下:

一、越是聪明的孩子越是不会“听话”。

我在辅导的学生中发现,有些很聪明的孩子,却很难听懂老师说的话。我给布置了几件事情,提出了几个要求,等到落实的时候,看上去很聪明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做,或者是因为他没有听完,就自以为是地去做了,做了,却做错了;或者听的过程中完全是按照他自己的意思去理解的,根本就不是我的要求。所以,就根本达不到应该做的要求。

听话,不仅仅是服从要求,更重要的是,会不会听,愿不愿听,能不能听懂,能不能听完整,是不是真正理解了所听见的话。别看大家都是一样的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听的效果却完全是不一样的,就是因为“听话”的能力不一样。越是聪明的人,越是不会“听话”。

有一些平时反应很敏捷的孩子,就是倚仗着聪明,对大人说的话,提的要求,听不上几句,就不听了,家长也不多要求,就随其自己的意思去做了,时间长了,久养成了一个不会“听话”的习惯。

二、越是聪明的孩子越是不能等待。

不能等待,也是聪明的孩子的共同表现。因为聪明,所以就往往等不到听完,等不到做完,等不到真正的弄懂问题,就以为自己做完了,听懂了,就会浅尝辄止。

学习是最需要等待的事情。因为,学习是有过程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认认真真地按照程序要求去做,只想一下子拿出个好成绩,其结果往往正好相反;再者,学习也不是一努力就出成绩的,因为,学习既需要基础,也需要能力,不少同学只是努力了几天、几个周,就想看到自己努力的成绩;如果看不到,就很气馁。结果往往就是看不到。提高学习成绩,不仅需要付出,更需要时间。

自恃聪明的同学,往往就不能等待,他们不想在等待中受罪,只想一口吃个胖子。所以越是聪明的同学,往往就很难取得成功。

三、越是聪明的孩子越是不能专心

聪明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兴趣广泛。什么都感兴趣,而且什么都关心,注意就不能集中。

学习,是需要专心的,需要持之以恒地专心去弄明白一个问题。大家都不是笨孩子,人家都在专心致志地研究问题,而聪明人却要关注更多的问题,学习自然就不会比别人好,甚至还要差。

四、越是聪明的孩子越是自以为是。

自以为是,也是聪明的孩子的共同特点。可能是因为家长或者老师夸奖的多了,就以为自己真的很聪明,那么,就会倚仗聪明不去努力学习,不去好好听讲,不去认真反复地做练习,因为,自以为聪明就不需要。

学习是需要虚心的。虚心,就是先把自己的“心”打扫干净,就像把水杯倒干净一样,等待老师给自己斟茶,如果你的杯子本来就是满满的,谁能给你添进水去呢?就是因为我们不会才学习的,就是因为我们不能才要跟着老师去训练的,只有虚心好学,才能够安下心来听课,才能静下心来做题。如果我们自以为是,认为自己了不起,或者一心要显示自己的能耐,那么,老师的课就很难听进去,课后的练习也就没有必要做下去。所以聪明的学生往往都会在听课的过程中不断地挑老师的毛病,对老师的要求采取排斥的心态,

我想,你应该知道聪明与成绩的关系了吧?平时的聪明和学习上的聪明不是一个概念。学习不需要聪明,而虚心学习却会使我们真正聪明起来。

制定目标却不能落实,是我们大多数同学在学习中的通病。我不知道你的目标是如何制定的,但从我接触到的同学的学习目标来看,原因就是不知道什么叫目标,更不知道如何制定目标。所以,制定的目标本来就不是目标,或者根本就没有可行性和操作性。

有个同学在老师的督促下做了如下的学习目标:我一定要在本学期努力超过前十名,多找时间学习英语,把英语成绩提上去,英语达到班级15名的水平;多做练习,提高数学成绩,使自己的数学达到班级前5名的成绩。

看起来,这个同学够有勇气的,决心够大的,但是,这叫做学习目标吗?充其量只有“目”,没有“标”,更没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目标,既要有“目”,又要有“标”。目,就是我们的眼目所及,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就是一个大体的水平要求;而“标”,就是一个标尺,衡量我们努力学习结果的尺度和数据。

前面那位同学的目标中,只有“目”,就是班级前十名,而且这个目还是很模糊的,前十名,是什么样的水平,是多少分数?而特别应该注意的是,他的目标中,根本就没有“标”,我们无法衡量他是否达到了目标,是否实现了目标。并不是他考了班级前十名,就是达到了目标,那个前十名的成绩是稳定不变的吗?和高考有关系吗?能说明他具体解决了什么问题,在哪些方面有了具体的提高吗?

再者,目标,仅仅有一个总的目标也是无法实施的,必须要有具体的小目标。就是要把大目标划分成一个个具体可行的小目标。比如,英语需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在写作、阅读理解、单选填空等等都要解决什么问题,要实现多少分数?数学,要解决哪些问题,在哪些模块上要做多少练习,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和水平?做练习题的思路分析、正确率、答题时间,等等都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只有这些具体的小目标制定出来了,大的目标才能有意义,不然,一切都是空话。

还有,计划,不只是目标的设定,更重要的还是方法的选择,时间的规划,以及如何应对一些偶然的因素。计划就是一个落实目标的具体方案,就是我们行动的路线图。方案一旦制定好了,我们就可以按照计划中的路线图去做就可以了。

我们不少同学,制定的目标和计划,是放在一边的,只有等到考试完了,才会对照自己所谓的计划,所以,这样就更谈不上落实目标和计划了。

从以上的讨论中可以看出,计划和目标,在我们复杂而艰苦的学习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在学习个性越来越突出的高考复习中,其作用更是不容忽视。计划和目标的落实关键在于目标要具体可测,又要具体的方法和措施的路线图。

如果你有了这样的“路线图”,那么,你的自控能力自然也就有了。原因就在于你知道了自己该干什么,并且应该如何去做。难以自控,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情,往往都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特别是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所以,请记住,用正确的方法,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不仅是高考复习的要领,更是人生成功的秘诀。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栏 目  导  航

           网站地图

    栏目名称

     目     录

    网站介绍

    创办者风采

    版主介绍

    专栏介绍

    学习情感  学习动机

    学习意义

    情绪调节

    学习归因

    学习方法

    阅读

    理解

    记忆

    分析

    计算

    运用 

    自我管理

    学习计划

    时间安排

    自我反馈

    监测调控 

    学生人际

    友伴关系

    师生关系

    亲子关系

    异性关系

    社会关系 

    教学论坛 教学论坛 

    复习应考

    复习策略

    应考心态

    应考技巧 

    家教探究  行为教育

    品德教育

    情感教育

    智力教育 

    国学经典

    《学记》探究

    《老子》说事

    《论语》为人

    专家讲座 

    西方精粹  流派观点介绍

    专家讲座摘要

    书信往来

    学生来信及回复

    家长来信及回复

    教师来信及回复

    书目介绍

    工作室新书介绍

    心理学书籍介绍   


    网站访问量统计


    自2007-12-12 17:00开始统计

     本站声明:
    本站的少部分资料,文章,教程来自网上收集,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本站所有资料仅供参考,谢谢。管理员联系方法---邮箱:shandonglaixi@sina.com。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自学高中课程,行吗
    这都是什么原因
    如何锻炼自己的独立性
    选文还是选理?
    面临高三,着急焦虑
    作业多,看着烦,我该怎么办
    无奈,父母不支持我
    自学高中课程学习时间如何规
    只说不练怎么办?
    为什么别人说我傻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