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平时会做而考试却迷糊了呢?
老师你好,本来我的物理都是差不多满分的,可是进了高三却突然3次都是60 70分左右,但是平时作业中的难题我都能解决,可考试时却迷糊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真是的
真是的同学:您好!
尽管是“突然”,也不应该说“本来”,而应该说“原来”。本来,是事物本身就应该这样,谁的考试成绩会本身就是那样呢?而“原来”就是以前怎样的意思。学习中的考试,谁也不是“本来”应该考得怎样怎样。你想想,“原来”考得好就应该一直考得好吗?那么,对你来说,还需要高三的这些复习和考试吗?
原来在高一高二时考得都差不多满分,说明你当时学得确实是不错的,而进入高三以后,平时的作业中的难题也都会做,却连续3次的考试都是六七十分,这也的确让人有些委屈,也的确应该好好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认真想想,这“突然”的3次不理想,却是一个很值得庆幸的机会。如果不是这连续3次的不理想给自己的一个警醒或者提醒,而在高考的时候出现这样的问题,那才叫委屈呢。如果能够破解了“为什么原来和平时都学得很好却连续几次都考不好”这样的问题,这对于在应考复习中及时调整学习方向和方法,都是很有益处的,这是为高考挖掉了一颗定时炸弹啊!
下面我给你提供一个分析你的这一问题的思路:
第一,先从大的方面进行对比,看看现在的考试和原来的考试有哪些不同:
一般会发现,“原来”高一高二考试所做的题目,大都是现学现考,有一定的“保鲜期”。“保鲜期”之内的考试卷子具有暗示性,会让你知道考题所涉及的就是现学的一部分内容,现学的一些方法;而现在的考试,却是学过以后很长时间了才进行的考试,也就是过了“保鲜期”,一旦过了“保鲜期”,就会失去暗示性,扩大了考点范围和解题方法与思路。
再者,原来的考试大都是局限在一定的知识范围之内,不需要你想一些以前学过或者以后要学的内容和方法。因为,那个时候学的内容不多,老师出题不会涉及太多的知识和方法,是“供销对路”的,只要“供销对路”,我们就很容易“按图索骥”;而现在的考试内容,可能就要宽泛得多了,不是局限在现在刚刚复习的这一点内容之内,只是以刚复习的内容为主,还会牵连很多其他的知识与方法。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已经学过的了,老师出题不再回避,也就是“供销”不是完全“对路”了,这样就会出现“盲人摸象”的感觉。到高考,这种情况可能就会更加突出,所以,高考前必须进行反复的复习和训练,并不是原来学得好,就会一直地考好。
还有,就是原来的考试和现在的考试的情绪可能会不一样。原来的考试离高考太远,我们不会为此而紧张;现在的考试好像要说明一点什么,预示着一点什么,自己就会格外的紧张,更加计较自己考得怎么样。情绪不一样,当然在答卷当中的效果也会不一样的。这一点,也是对你的高考的一个很重要的提醒。
第二,再把你平时做难题和和考试当中“迷糊”了的题目比较一下,看看它们又有什么不同:
前面说的是原来的考试与现在的考试的三点不一样的地方,那么,现在的平时练习,与考试也有更多的不一样的地方。根据调查发现,不少同学的确平时做题和考试就是不一样:
1、时间限制不一样。做练习,题再难,也没有时间限制,思维宽松,容易做得出来;考试的时候,一定都会有时间限制的,时间的限制,不仅缩小了使用时间的长短,而且会形成心理的干扰,能想得出的思路也会因此而大脑空白,迷糊起来。再说了,无时间限制的做题,时间尽着用,即使能够做出来,并不能说明你真正会了,而考试却是要靠时间限制来确定你的知识与方法的熟练程度如何。
2、做题的要求不一样。尽管都是做题,考试做题要比平时做题严格得多。比如,做练习时,你可以查书本,翻资料,问同学;而考试却不能,只能自己面对着这一张卷子冥思苦想,这当然难度就无形中加大了。这就像士兵打靶的命中率可能要比在战场上射击的命中率高得多,原因也就是打靶的时候可以尽着你瞄,精心的瞄;而到了战场上,你就不可能像在训练场上一样的了。平时做练习,就是练打靶,考试解题,就是就是上战场了。真要战场也能和平时一样的水平,可能就需要不仅是熟练,还要适应各种变化。
3、做题的效果不一样。平时做题的规范要求的不是那么严格,小小不然的错误,我们都可以不当回事,随手就可以改过来,不认为自己做错了,只认为自己是会了的;而考试,却是不允许改的,而且哪怕一点不规范的地方,阅卷老师也是要计较的,甚至会把全部的分数给扣掉。也就是说,即使做的一样,可能结果也就不一样了。
第三,再具体看看你考试中迷糊的题目是迷糊在哪里了,和老师讲评答卷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有什么不同?
关注和纠正答卷中的错误,这是高三学生复习考试中特别需要做的。而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只是注意自己的名次和得了多少分,最多注意一下和以前有什么差别,整个卷子却很少认真看看,即使老师订正答案,也只是知道怎么做和结果如何,对于自己的问题在哪,原因何在,都不思考。这样就使考试的作用大大折扣。
既然试卷中有错误,尤其是有自己不诚愿的错误,那么,我们就应该借助于这个错题,结合老师的讲评,好好看看自己的失误是属于哪一类的原因,应该如何纠正,应该做好哪些训练,保证以后的学习和考试不再出现。
第四,学习知识都有“回生”的现象。
所谓“回生”,就是原来学的时候感觉会了,也比较熟练了,可以放下一段时间后,尤其是又学了一些其他的知识,这原来的知识可能就会有一些生疏。这就证明知识还没有真正成为自己的,或者与别的只是搅在一起的时候,就分辨得不是很清楚了。这看起来和学习的高原期差不多。
“回生”的问题,一般只需要相应的做多一些练习,使相应的知识再熟练起来以后,就会掌握得比以前的还要牢固的。学习,就是这样,在一次次的反复学习中,同样的知识,我们会发现很多自己原来没有意识到的问题,随着反复的次数增多,自己的经验也就会越来越足,问题越来越少。所以,高考之前一定要有一个不断循环复习的过程。
以上的各种原因,不一定都是你的,我只是根据一般情况进行了列举,这里只是给你提供一个分析自己问题的思路,可能有时候只需要一方面就能找出问题的原因,再根据这一原因找出具体的应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