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不爱劳动如何教育引导?
李老师您好,周六刚见过面,听您谈你女儿关于学习的“故事”,每次都有很大的收获,回来后也照着您说的部分情节对我自己的女儿也这样引导,相信会收到好的效果,我很喜欢听您说话,佩服你的才能。现在有一件事很惹我苦恼,向你请教,今年刚接了一个初二班级,这个班级在初一的时候就不爱劳动,学校分下来的劳动任务从来没有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过!令原来的班主任头疼!卫生区的杂草一直留到升初二,我接手后,好不容易利用晚学后,身先士卒,用自己的行为起好的带头作用,并且分工到小组,还好,开学一周后才把初一的卫生区交出去。前几天,预感到要下雪,我就在班上强调,万一下雪的话,就近的同学要带工具来扫雪!并且点了几个村子的名字,(那些村子全是农村),当时都答应的好好的,结果呢,上周五下雪了,我早早的来到学校,先扫起来,结果呢,李老师,您是不会猜到的——全班没有一人拿工具!我心里很生气,但是我没有当面发作,就只好安排他们到总务处找工具,工具有一部分了,拿工具的同学好事三个一起,两个一伙的慢悠悠的,根本就不着急!只有我自己在快速的拼命的干!好不容易干完了,大概一个早自习带半节课,我回到教室,又对学生进行了一番说服教育,给他们一个表现的机会!不知道这样会不会有效,李老师,您说这样的是怎么做好啊?
烛之爱
烛之爱:您好!
全班没有一个人拿工具,问题可能就不是学生的了,而是我们教育的问题。
好逸恶劳,本来不是孩子们的天性,而是家庭教育的结果。我们都知道,孩子很小的时候,刚刚会动作,就想做点什么。我们会看到很多孩子会跟在父母的跟前忙前忙后,可往往不是得到的表扬,而是受到指责,埋怨碍事,埋怨添乱。其实,能够做点什么就是体现人的价值,人都是要从自己所做的事情当中体现出自己存在的必要和价值来的。进行劳动教育,也正是从这一点入手。
一般来说,家庭教育中就忽视了劳动教育,甚至还要轻视劳动的价值,不少家长只是认为孩子上学就是学习知识,就是为了上大学,从而脱离劳动。如果在学校里也没有劳动教育的话,学生当然不会喜欢劳动,更不会遇到下雪天就自动地从家里带来扫雪的工具,和老师一起用力扫雪了。
现在的学校教育,别看也提倡热爱劳动的教育,别看也开设了劳动课,可是,从现时的教育中很难找到“劳动光荣”的理念和态度,更难以找到让学生通过劳动来表现和锻炼劳动能力提高劳动意识的机会。我们大多都是在需要学生劳动的时候,才会想到学生应该劳动;在发现学生不爱劳动的时候,才会感到学生令人头疼。从来就没有修过路,等到需要走路的时候才发现没有路可走,责任在谁?还不是我们老师自己吗?
既然学生来到了学校,既然家长把学生交给了我们老师,教育学生,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老师的责任。
比如劳动教育,平时我们对那些学习并不优秀,却喜欢动手为同学为班级做点事的同学给以肯定和表扬,尤其是肯定和表扬他们这些学生通过劳动给班级和同学带来的益处,这些学生也会找到在学校里的感觉,所有的学生也会慢慢改变自己原来好逸恶劳的观念;如果我们能够经常性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劳动,并且经常性的总结肯定同学们在劳动中的观念进步与能力提高,学生也会理解劳动并不耻辱,劳动本身就是体现价值的机会。如果我们平时注意责任心的教育,尤其是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来落实学生的责任心教育,学生对劳动的观念就一定会有所改变,因为,责任心,就是需要通过劳动来体现的,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单位,责任,都是通过劳动来体现的。我们当班主任的在这方面动过多脑子呢?
魏书生老师曾经带过一个所谓刺头儿的学生,转到他班的时候,第一次和学生谈话,魏书生让这个学生谈谈自己的优点,这个学生说自己没有优点,全是缺点,打架骂人,不好好学习,不遵守纪律等等。但魏书生一定让他找到自己的缺点,学生想了几天,还不容易想到“自己的心眼好”。魏书生老师就借着这一个“好心眼”大做文章,引导学生想,如何能够让同学们都感觉到自己的“好心眼”。后来这位学生想到,自己可以为班级修理桌凳,得到了老师肯定后,这位同学就整天地检查同学们的桌凳是否坏了,如果发现有不好的,就马上修理。后来,为老师不仅肯定了这个学生为班级作贡献的光荣劳动,还引导学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不仅成为班级中的优秀学生,学习成绩也进入班级前五名。魏老师教育这个学生的开始,就是从劳动、从责任、从贡献上开始的。
诚然,老师在遇到需要劳动的时候,能够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这很好,但如果我们老师亲自劳动的前提就是因为劳动很累很苦,所以才会带头,那么,这对学生可能也只会起到反作用,学生本来也知道劳动很累,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劳动的益处,尤其不会意识到劳动对他本人对他现在有什么好处。老师的带头劳动不会受到任何效果。
在目前教育现状中,我们班主任能够想到需要进行劳动教育,实属难得。因为,这不仅会有学生自身的惰性阻力,也会有家长的“厌劳”的观念阻力,甚至还会有学校以及其他教师的片面追求考试成绩的阻力。这些我们管不了的事情,我们可以不说,我们只需要针对班级学生没有责任心的现状,针对天要下雪要扫雪的事情,想一想应该如何做:
1、在布置学生拿工具的同时,不要仅仅是面上号召,满足学生们的一般性承诺,要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具体到某某同学带铁锨,某某同学带扫帚。俗话说:“人都是属猪的,提搂着谁,谁叫唤。”面上号召,可能谁也不会领你的情,谁也不会主动地承担那个责任,但是,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学生身上去了,那就是他个人的事情了,他就没有可以攀比可以从众的机会了。这是班级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策略。
2、工作也要落实的具体一些。不是仅仅提前几天说一说下雪要带工具,而是老师今天早上看到下雪了,要在学生离家之前逐个给学生打个电话,或者让同学之间相互提个醒,如果这样他们还是不带工具,你再生气,就是应该的了。你没有提醒,孩子们出门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这个意识,到了学校,谁还会返回家去再拿工具呢?要怨,只能怨老师不提前提醒,怨老师工作做得不够落实。你想一想,下雪那天,有几个老师拿着扫雪的工具到校的呢?
3、做事情的时候也要安排的具体一些。现时做事情,什么都兴承包制,组织学生劳动扫雪,打扫卫生区,为什么就不应该明确具体的任务呢?一大片区域需要扫,划成几个区,分给每个小组,让小组长自己组织同学想办法解决工具问题,可能情况就会有所不同了。当人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他就会继续思考应该怎么做;如果他自己该做什么都不知道,那么,该怎么做,他连想也不会想,他又怎么会积极地参与劳动呢?
4、劳动的时候学生表现得如何,老师要记在心里,尤其要想一想,回到教室里该如何总结,要肯定的是哪些,要表扬的是哪些,应该提醒大家注意的又有哪些。尤其要注意,总结和表扬的焦点,不是在听老师的话上,而是在为班级做贡献负责人上,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班级责任心上,学生的“受力面”就大多了,因为,任何一个学生都是班级的一个成员,都是与班级同辱同荣的。
一次没有做好,没有关系,关键要引导学生想,以后该怎么做,学校的劳动,不是单纯的劳动,而是一种教育,教育就不能指望一事一时一地,要给学生形成规矩,养成习惯。我们不要期望一次的劳动,所有的学生都会有所提高,三年的初中教育,学生能够补上劳动教育这一课,能够喜欢劳动,热爱班集体,积极参与班级劳动,也就很不错了。如果我们当班主任的长期这样做下去,学生一定会进步和提高的。我曾经带的班级也就是这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