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学习心理在线 > 文章中心 > 教师心得 > 教学论坛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公告
    关于近期网站无法访问的解决方法  [admin  2009年12月22日]            首届儒家教育讲稿下载  [admin  2008年12月23日]            本站荣获青岛市优秀教育网站一等奖  [admin  2007年12月4日]            www.teacherli.cn和www.teacherli.com均可访问本网站  [admin  2007年7月6日]            欢迎您参加“会员章程”讨论!  [teacherli  2006年12月18日]            “李老师工作室”会员章程  [admin  2006年12月18日]            网友您好!请您参加本站调查。详见“站内调查”栏目。  [teacherli  2007年3月12日]            请各位网友注意:本站版面扩充,增加了部分专栏,欢迎大家到此发表文章。  [admin  2007年3月8日]        
癫痫病的学生如何辅导?         ★★★
癫痫病的学生如何辅导?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455 更新时间:2008/1/29 10:26:54

癫痫病的学生如何照顾?

尊敬的老师:
  您好!! 我所任教的班级有一个性格比较内向、 学习成绩非常优异。可是自本学期他突然出现了癫痫病,(在此之前,他家长说他从没发过病,在学校他也没发过病)我不知道该怎样对他进行辅导?孩子的眼神非常犹豫,十二、三岁的他正是董事、在意别人怎么看的时候,因为他两次在同学面前发病,让本就敏感的他不知该怎么民对同学、甚至老师。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知该如何辅导他。请老师不吝赐教!! 谢谢您!也代表孩子的家长和孩子真诚的跟您说声谢谢!!

枫丹白鹭

枫丹白鹭:您好!

癫痫病是一种神智异常病症,患者多以突然发作、自行缓解、多次反复为主要特点,轻者或短时失神,或局限颤抖,或无意识运动,或答非所问,重者突然倒地、四肢抽搐、角弓反张、不省人事,甚至窒息死亡。一般可分为大发作、小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

 1、大发作:约占癫痫发作的50%,多在1岁左右或14—17岁之间。大发作可分四个时期:

(1)先兆期:有头晕、胃部不适。

(2)强直期:突然意识丧失、倒地、头后仰、肢体强直,由于隔肌痉挛,病人发出羊羔样吼叫,面色青紫、瞳孔散大、呼吸暂停,持续数十秒不等。

(3)阵挛期:全身肌肉有节律性抽动、常咬破舌头、口吐白沫、可伴有大小便失禁,一般持续1-3分钟。

(4)恢复期:一般要数十分钟才能清醒,病人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全身疼痛、乏力。个别病人在恢复期有狂燥、乱跑乱叫、打人毁物等情况发生。
  2、小发作:痴痫小发作又称失神发作,典型的表现为病人有短暂意识丧失,大多数意识完全丧失,偶尔意识障碍较浅,对周围有所了解,能听见问话,但不能回答。意识障碍短暂而频发为其特点。多数每次发作2-15秒,不超过1分钟,每日数次至数十次。突然发生,突然终止。表现为言语及活动突然中断,两眼凝视,偶尔上翻,有时面色苍白,无先兆。手中持物落地,有时打碎饭碗,发作停止后,继续原来的活动。
  3、精神运动性发作:在意识障碍的背景上,常有错觉、幻觉及自动症等。因多由颞叶病变引起,故又称颞叶癫痫。发病年龄在各型癫痫中较晚,多在20岁左右首次发病。约有40%的病人发病时有先兆,感到胃部不适、幻听、幻味、眩晕、恶心、恐惧等。临床表现可分为:

(1)仅有意识障碍:应与失神发作区别,发作时的意识障碍多在1分钟以上,而失神发作多在1分钟以内。

(2)识别性症状:记忆障碍最常见。有的病人对本来陌生的人或物产生熟悉的感觉,称似曾相识感。有的对熟识的人或环境,莫名其妙地产生陌生感觉。

(3)情感障碍:可产生发作性的情感异常,像突然感到忧伤、愤怒、恐惧、大祸临头、末日来临等。

(4)精神感觉症状:如错觉,听觉异常时,别人对自己的谈话像是隔了一堵墙。视错觉感到看到的东西像蒙了一层纱。看见地面起伏不平,看到物体像被扭曲了。视物变大,视物变小。

(5)精神运动症状:以自动症常见。口咽部不自主的动作,如吮吸、咀嚼、吞咽等。有的病人手擦衣服,手举空中划圈等。有时较为复杂的自动症则表现梦游及神游等。

(6)复合型,表现为多秧复杂症状的综合.有的突然暴发冲动,甚至产生违法行为。如伤人、毁物、自伤、自杀、杀人等。
  4、局限性发作:又叫单纯性发作,表现为身体某一部分节律性抽动,持续数秒,意识清楚,若有癫痫放电扩展,可延致半身或全身。

癫痫是一种慢性疾病,在第一次癫痫发作后,复发率为27%82%,可迁延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因此,防止癫痫症状的重现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除了让家长带孩子去有关医院进行专门治疗和定时服药以外,我们也应给在学校里位患者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过度劳累、饮食不节和特殊的理化刺激等。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癫痫病患者服药期间注意事项:

1、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情绪,避免恼怒和情志刺激,消除恐惧和自卑心理。
  2、患者生活要有规律,按时作息,避免过劳、受凉和发热,不宜打牌、下棋、玩电子游戏机,以防诱发。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忌食生、冷食物和萝卜、茄子、辣椒以及油腻过重食物。不宜饮浓茶、咖啡和有兴奋作用的饮料。禁烟、酒。患者不宜操作机器、开车、涉水、登高、接触电器、毒物及易燃易爆物品等。
  4、因癫痫发作时,意识突然丧失,故应该安排患者的同桌和其他同学,进行适当的注意,不必惊慌失措,癫痫大发作时护理工作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1)保护舌头,最好在出现先兆症状时将一块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或自制一块长约20厘米,宽1.5~2厘米,厚0.3~0.5厘米边缘圆钝或竹板)放在患者上、下磨牙之间以防痉挛期患者将自己的舌头咬破。若先兆期不能放上,强直期当病人张口也应放入,到痉挛期就不宜放入。压舌板压着舌头还可防止舌后坠堵塞呼吸道。 
  (2)发现有先兆时迅速让患者平卧床上,或就近躺在平整的地方。如来不及做上述安排,发现病人要倒时,应迅速扶着患者,顺势让其倒下,以防其自己突然倒地摔伤头部或身子。
  (3)病人强直期头多过度后仰,下颌过张,可造成颈椎压缩性骨折,或下颌脱臼,这时应一手托着病人枕部稍用力,以防止其颈部过伸,一手托下颌,以对抗其下颌过张。 
  (4)癫痫大发作时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易造成呼吸道阻塞或吸入性肺炎。自大发作开始,应将患者头侧向一方,以便分泌物自然流出。另外,最好将患者颈部扣子解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5)痉挛期,四肢肌肉收缩,易造成关节脱臼和四肢擦伤。这时可适当用力按压四肢大关节处(如肩、肘髋、膝),限制其抽动幅度,此时切忌用力过度,强行按压,以免造成肌肉关节人为的损伤或骨折。 
  (6)发作时还应将其腰带解开,有假牙时应取掉。
  (7)大发作抽搐停止后,患者要过几分钟,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才能恢复正常。这段时间有些患者处于昏睡状态,只需让其舒适、安静入睡就行了。另有一些患者则处入一种朦胧状态,患者可出现一些无目的无意识的冲动、破坏、攻击行为,有时可发生自伤、伤人、自杀、杀人、毁物等。此时除立即给患者肌肉或静脉注射镇静剂如鲁米那或安定外,应对病人行为严格限制,确保安全。

由于根深蒂固的社会偏见和公众的歧视态度,患者在家庭关系、学校教育和就业等方面的不幸和挫折,文体活动方面的限制等,不但可使患者产生耻辱和悲观心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发育,而且会困扰患者的家庭、教师、医生和护士,甚至社会本身。这就要求社会各界对癫痫患者给予理解和支持,尽量减少癫痫的社会后遗症。

其实,只要明白了癫痫病的原因,及时进行治疗,并让学生了解一些需要注意的常识,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躯体症状,也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作为老师,我们也要做好周围同学的工作,让他们能够像对待一般人一样来接纳患者,并给于相应的关注和帮助,减少患者的自卑情绪,一般问题不大。

以上资料均来自于《癫痫病常识(症状特征、发病原因、预防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作者:医学知识网  发布时间:2006-11-17 13:25:45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栏 目  导  航

           网站地图

    栏目名称

     目     录

    网站介绍

    创办者风采

    版主介绍

    专栏介绍

    学习情感  学习动机

    学习意义

    情绪调节

    学习归因

    学习方法

    阅读

    理解

    记忆

    分析

    计算

    运用 

    自我管理

    学习计划

    时间安排

    自我反馈

    监测调控 

    学生人际

    友伴关系

    师生关系

    亲子关系

    异性关系

    社会关系 

    教学论坛 教学论坛 

    复习应考

    复习策略

    应考心态

    应考技巧 

    家教探究  行为教育

    品德教育

    情感教育

    智力教育 

    国学经典

    《学记》探究

    《老子》说事

    《论语》为人

    专家讲座 

    西方精粹  流派观点介绍

    专家讲座摘要

    书信往来

    学生来信及回复

    家长来信及回复

    教师来信及回复

    书目介绍

    工作室新书介绍

    心理学书籍介绍   


    网站访问量统计


    自2007-12-12 17:00开始统计

     本站声明:
    本站的少部分资料,文章,教程来自网上收集,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本站所有资料仅供参考,谢谢。管理员联系方法---邮箱:shandonglaixi@sina.com。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