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不想考试怎么办?
学生不想考试,是很自然的事情,不用说考试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很被动的事情,仅仅就考试的意义来说,因为大多数的学生从一次次的考试中得到的不是好处,而是打击和挫折,二十名以下的学生从考试中找不到感觉,二十名以上的学生也会因为名次的上下浮动,而感到忧心匆匆,甚至前几名的学生也会感到考试会使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尤其在学生不理解这种打击和挫折对自己有什么好处的时候,谁也都不会“想”考试的。
我们当老师的要替学生考虑考虑,一天到晚,自己拿着学费,又花那么多的时间来到学校,知识不知道学会多少,还要整天被迫呆在那里等待考试,考试以后,一定是要受到老师的批评和指责,回家还要受到家长的责骂和质问,你说,谁会“想”考试呢?
按道理说,当学生,跟着老师读书,就得参加考试,就得让老师按照考试的成绩来进行评价。就像《学记》中说的那样:“比年入学,中年考校。”要通过考试来检测学得到底怎么样,学费交的是否值得,时间浪费的是否有价值。为什么学生会不想考试呢?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当老师的又应该怎么办呢?
其实,考试现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了老师管理学生纪律和督促学生学习的一个工具,而不是检测学生学习问题的学习环节。考试,给官僚教学和教育提供了一个很简单的行政手段。
老师在一次考试后,虽然也会给学生订正试卷,纠正答案,但是,如果一次考试成绩很不理想的话,老师就会在板上对那些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大发雷霆,讽刺挖苦,还要开家长会向家长告状,就没有意识到这是自己教学不成功的问题;针对学生的错题,不是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根源,也不是帮助学生找到纠正的方法,探求以后如何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而是以对了的学生来指责错了学生,好像只要老师讲过的题目和内容,学生就不应该出错,甚至根本就不去思考这些错误的答案反映了学生思维上的那些错误,引导学生在思维能力上得到发展和进步;针对学习落后的学生、厌学的学生、思想消极的学生,老师似乎只有拿着考试排名次来吓唬学生,只要靠考试的名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这一点,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学生不想考试的理由了。
考试不是以学生为敌的,也不是针对学生的,如果我们老师拿着考试当成管理学生和督促学生的手段,那么学生就只能想办法逃避和应付了。这就像手电筒的光亮本来是为了给黑夜中看不清道路的人照路用的,而我们却拿着手电筒指向路人的眼睛,而不是道路,这样,看起来我们也是用了手电筒,但是给路人的感觉就是晃眼,甚至根本看不清道路,你说,路人会说喜欢这个手电筒吗?
考试,针对的是学生学过的知识,针对的是我们的教学,是帮助我们查找和纠正教学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这一张卷子的测试,知道学生在这张卷子上还有哪些地方不会,还有哪些地方容易出错;通过试卷的批阅和分析,来找出学生学不会的根源,找出纠正自己教学方式的措施和方法,而不是用考试来学生问题和督促学生学习的。
如果我们在讲评试卷的时候,大多是探讨我们老师教学中的问题,和学生讨论的是今后纠正的方法与措施,那么,学生也能从中体会到考试对他们的益处,他们也会从中学习到我们老师善于发现问题和纠正问题的精神,他们也会从中学会利用自己的考试卷子来发现自己学习的问题,分析自己出现错误的原因,探求纠正自己问题的措施与方法。当学生在一次次地考试中得到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成绩,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意识到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学习素质不断提高,他们就不会厌恶考试了,甚至还会希望老师多多地进行考试。
在学生的学习心理辅导中,常常会有学生提出厌恶考试的问题来,当我们和学生认真分析了考试的真正意义和对他的好处的时候,学生都会感觉到厌恶考试是不明智的感觉,而且会直接表示愿意考试,利用考试,多多益善。也有不少的学生考试焦虑和紧张,原因也就在于对考试意义的误解,而且这一误解也就是我们老师在一次次的考试当中所制造的,要改变学生的考试焦虑心态,必须从正确理解考试的意义入手,让学生从考试中感觉到的不是危机而是好处,学生的考试焦虑就会自动消除的。
从这一点上来说,学生不想考试,不怪学生,只能怪我们老师,如果我们老师能够正确地理解考试的意义,正确的对待考试和利用考试,发挥考试应有的查找问题、纠正问题和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作用,那么,学生也都会喜欢考试的,因为,在学习和考试这一点上,学生和老师的利益应该是一致的,而不是相互矛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