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学习心理在线 > 文章中心 > 国学经典 > 《老子》说事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公告
    关于近期网站无法访问的解决方法  [admin  2009年12月22日]            首届儒家教育讲稿下载  [admin  2008年12月23日]            本站荣获青岛市优秀教育网站一等奖  [admin  2007年12月4日]            www.teacherli.cn和www.teacherli.com均可访问本网站  [admin  2007年7月6日]            欢迎您参加“会员章程”讨论!  [teacherli  2006年12月18日]            “李老师工作室”会员章程  [admin  2006年12月18日]            网友您好!请您参加本站调查。详见“站内调查”栏目。  [teacherli  2007年3月12日]            请各位网友注意:本站版面扩充,增加了部分专栏,欢迎大家到此发表文章。  [admin  2007年3月8日]        
第六章  谷神不死  绵绵若存         ★★★
第六章  谷神不死  绵绵若存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539 更新时间:2006/11/12 17:19:16

第六章  谷神不死  绵绵若存

 

[原文]                 [注释]

 

谷神不死,                 谷,山谷,虚空。神,莫测的变化。

是谓玄牝;                 玄,微妙。牝,pìn,母性,溪谷。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玄牝,虚空微妙的溪谷。

緜緜若存,用之不勤。       mián,绵延。勤,穷竭。

 

[释文]

 

客观的事物规律与自然的法则,即抽象而又变化莫测,就像那空旷的山谷一样,永远没有穷尽,孽生着万物,生生不息,永不穷竭。

那微妙空虚的山谷,,其实就是那天地万物的根源,也就是说,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就是连绵不绝的永远存在着,尽管它时有时无,让人无法捉摸,但它却是无时无刻不在左右着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来没有停止过,穷竭过。

 

[解释]

 

老子一直认为“道”是很玄妙的,而且是支配着万物生长和繁衍的根本。所以,他就不断地用“冲”、“谷”、“渊”和“湛”等等,来做比喻。

这些比喻都有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抽象、深奥、微妙,包容万象的博大的容纳性和永远不灭性。

其实,这正是老子要说的“道”这一客观事物规律和法则的基本特征。所以,他说:道就像“谷神”一样“绵绵若存”永远“不死”,而且像山谷一样,在繁衍着万物,生生不息,“用之不勤”。

这是老子对自然规律和法则的最崇高的赞美与歌颂,也是我们后人应该予以尊重的理由。

 

[主旨]

   

规律和法则是永无穷尽的,是一切的根本。世上万物,谁也不能离开自然规律的法则存在着,谁也不能违背规律和法则自行发展和变化。但是,如果我们掌握了规律和法则,我们就会具有无穷无尽的能力来获得自身的自由和发展。

 

[要义]

 

1、规律和法则是抽象玄妙的。

凡是规律和法则,都不会像具体的事物一样,具体清晰可见。因为规律和法则都是经过了抽象和概括,已经没有了它原来的形象了。所以,古代那些善于总结和归纳事物规律的人,他们创立了天文和地理,研制了天象运行的规律和法则,但这对一般人来说,是无法理解的,因为,人们只能看得见星星、月亮和太阳的昼行夜出,但它们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为什么能分春夏秋冬,人们却很难弄明白。因为,这些规律和法则无法直接让人们看得见摸得着,这就给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增加了困难。

其实,在老子的时代,因为科学发展的局限,缺少观察和实验的工具和方法,就是老子也很难弄清更多更具体的事物发展变化规律与法则,但是,他们在哲学、社会、天文、地理、人伦、心理等方面,却提出了很多发人深省的观点和规则,为我们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2、规律和法则是包容万物的。

任何事物都是具有规律和法则的,大到天体运转,小到吃喝拉撒,其实都是规律和法则在制约着的。

我们感到的事物的偶然性和随意性,只不过是我们观察和研究的局限性所致。我们不理解为什么今天我要晒粮,老天却偏偏下起雨来,但是我们却很容易解释一个人从我的门口走过时,却偏偏让我泼了一身的水,因为,我正在往外泼水的时候,他却恰好走到了我的门口。我们在不理解雷劈死人的规律的时候,会自编一些理由来说明,会说这人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过,但我们会知道这根电线有电,不能碰它,碰了他是要要命的,即使有人被高压电过死,我们也不会说这个人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我们会说他不小心,因为我们知道了电路的规律和法则。

自然的规律,事物的变化发展法则,在我们还不明白的时候,它就是神秘莫测的,当我们掌握这一规律,我们就知道这一客观性和必然性了,我们就会感到这是很自然的了。我们要驾驭一种事物,就必须掌握这种事物的客观规律和法则。

3、规律和法则是无穷尽的。

规律和法则是从事物的千变万化中概括归纳出来的,尽管有其客观性,但,从我们人类的认识角度来看,它又是无可穷尽的,仅以我们人类的能力,是很难将他们彻底地研究和探索明白。这也正为我们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人类要获得自由,就需要从自然事物的变化规律和法则来探讨,只要我们掌握了一种事物规律,就可以在这方面获得一定的自由,我们掌握的规律和法则越多,我们获得的自由就会越多,我们研究汽车运动的规律,我们走路的速度就快的多了,当我们研究了飞行的原理后,那样我们的速度不仅更快了,而且障碍也少多了,当我们研究了空间物理规律,我们就能知道宇宙飞船,嫦娥奔月的愿望我们也就实现了,这也就表示着我们人类的发展。

作为一个人,地位和水平的高低,恰恰也正是你发现和掌握的客观规律的多少的证明。当你在某一方面比别人认识的透彻,你在这方面就会比别人自由一些,当你比别人明白和掌握的规律多得更多,你就可能运用这些规律来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享受到别人享受不到的自由和幸福。

当一个人认为自己不再需要认识和掌握更多的规律了,那么,这个人就会停滞不前了,甚至会随着别人掌握更多的规律而使自己落伍和被淘汰。青少年的文化学习,其实,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为将来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和法则,为自身获得更多的发展和自由打基础的。

   

[故事]

 

河伯与海神

 

秋天,大雨滂沱,条条河流都灌注到黄河之中。黄河因此变得水势汹涌,十分宽阔,一眼望去,沙洲上的牛马都分辨不清了。

掌管黄河的河伯这时欣然自得,自以为天下之水都汇集于自己一身,他顺流东下,到了北海,只见海水波浪滔天,无边无际,看不到尽头。

河伯收起了得意的神情,对掌管大海的海神说:“俗话说,懂得一百条道理,就以为没人能比得上自己。这就是说的我啊!以前我听说,孔子认为自己的学问不够渊博,伯夷认为自己的节气还不够高尚,我不相信。如今要不是我亲自来到你这里,看到你这样无边无际,我将会永远被人耻笑。”

海神说:“井底之蛙,不能和它谈论大海,这是因为它受到空间的局限;夏天的蚊子,不能和它谈论冰雪,这是因为它受到时间的局限;浅薄的人,不能和他谈论大的道理,这是因为它受到的教养的局限。如今你从河道中出来,看到了大海,才知道自己的浅陋,这才可以和你谈论大的道理了。”

河伯说:“愿闻其详。”

海神说:“天下之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百川归海,可是海水不会溢满出来;海水不断地蒸腾排泄,却从不会减少。春夏秋冬,水涝干旱,大海都不会有什么变化。这是因为,大海的容量超过江河数不可计,但我从不因此而自满。”

河伯问:“为什么?”

海神说:“天地形成了我的形体,日月给了我勃勃生机,我生存于天地之间,就好像石头树木长于大山上,我认为自己很渺小,这怎么会自满呢?四海在天地之间,不就好像蚁穴在大山里一样吗?中国在四海之内,不就好像米粒在粮仓里一样吗?万物不可胜数,人不过只是其中之一。九州之地,粮食在这里生长,车马在这里通行,人类在这里聚集,每个人又只是其中的一员,如果把个人与万物比较起来,不就好像牛身上的一根毫毛吗?五帝所继承的,三皇所争夺的,仁人所忧虑的,贤士所操劳的,都不过如此而已。伯夷通过辞让王位来博取节义之名,孔子通过说教仁义来显示自己的知识渊博,这都是他们自以为是,不就好像你从前自夸自己的水最多一样吗?”

“所以说,人是渺小的,万物也是渺小的,惟有运行与世界上的规律和法则才是宇宙的主宰。因此,炫耀自己的知识,孜孜不倦地追求名声,争权夺利,都是毫无意义的。人要放弃这些外在的欲求,转向内心的修养,提高自身的素质,不自得,不自夸,平静自然的生活。”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栏 目  导  航

           网站地图

    栏目名称

     目     录

    网站介绍

    创办者风采

    版主介绍

    专栏介绍

    学习情感  学习动机

    学习意义

    情绪调节

    学习归因

    学习方法

    阅读

    理解

    记忆

    分析

    计算

    运用 

    自我管理

    学习计划

    时间安排

    自我反馈

    监测调控 

    学生人际

    友伴关系

    师生关系

    亲子关系

    异性关系

    社会关系 

    教学论坛 教学论坛 

    复习应考

    复习策略

    应考心态

    应考技巧 

    家教探究  行为教育

    品德教育

    情感教育

    智力教育 

    国学经典

    《学记》探究

    《老子》说事

    《论语》为人

    专家讲座 

    西方精粹  流派观点介绍

    专家讲座摘要

    书信往来

    学生来信及回复

    家长来信及回复

    教师来信及回复

    书目介绍

    工作室新书介绍

    心理学书籍介绍   


    网站访问量统计


    自2007-12-12 17:00开始统计

     本站声明:
    本站的少部分资料,文章,教程来自网上收集,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本站所有资料仅供参考,谢谢。管理员联系方法---邮箱:shandonglaixi@sina.com。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