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您好: 我们快要高考了我心里有点紧张,剩下这几天我应该怎么复习。 谢谢
同学:您好!
祝贺您,就像农民准备收割小麦一样,你也来到了收获的季节。
离高考还有一个周,紧张一点就对了。农民看着麦子黄了,能不紧张吗?何况他们还要担心下雨、火灾和丢失。紧张,说明自己对高考和高考结果是很重视的,对自己的未来能够上一个什么样的大学也是很重视的,这没有什么不好;尤其紧张的心理更能使我们精力集中,抓紧备战,迎接高考,只有紧张点,才能更抓紧时间多做点应该做好而且是应该做好的事情。你说不是吗?
只剩下最后的一个周,时间不多了,事情也不多了。重要的有以下三点:
一、保持原有的生活学习节律。
心理学研究发现,有节律的生活和工作,可以提高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大脑混乱,首先是生活混乱,工作无序。所以,在进入高考前的一段时间里生活上要保持以前的习惯和节奏,不要因为要高考了,家长在我们吃得上、睡眠上、休息上格外照顾,打破原来的节奏,自己也就乱头无序了。无论以前是怎么吃得、睡得、做得,现在还要继续保持,一直到高考结束。
二、与高考的时间要求相适应。
因为保持节律的要求,所以在适应高考上也一样,我们应该根据高考的时间安排,来设计自己这一个周的学习时间表,甚至可以连续循环两次或三次。比如,高考上午考语文、理综和综合能力,下午考数学和英语,那么,我们就连续三天安排自己一个上午复习语文,一个上午复习理综,一个上午复习综合能力;下午也和高考一样也分别两次安排数学和英语,最后一个下午,进行一次小结合重点补缺,然后再安排下一个三天。
每半天的单独学科复习也要注意,学习时间也要和考试时间相适应。比如说,上午九点开考语文,那么,我们在九点以前应该复习的是语文的一些基础知识,或者是自己特别需要记住的内容,比如自己以前错的比较多的读音、字形,没有记住的文言虚词、实词以及相关的文言语法。到了九点,就要开始进行两个半小时的强度练习或者测验。可以是针对自己的弱项进行专题训练;也可以找整套的全真模拟题进行自测;如果老师安排了相应的训练,也可以根据老师的要求和自己的实际进行练习。这个练习一定要注意和高考一样,不要间断,一往无前的一直做完考试要求的时间。练习或测验完后,要安排相应的时间进行答案订正和总结反思。各个学科都要有这样的三个小阶段:基础复习、强化练习和订正反思。
这样一连一个周的适应训练,考场上就会思维灵活和精神振奋,一直顺利答所有的完卷子。
三、明确学习的重点。
这段时间的学习重点应该放在相应难度练习的保持和需要而没有记住的内容的死记硬背上。
死记硬背,指的是在高考前的几天里,一定要把个学科必须记住的内容,比如,理科的公式、法则、性质、定理,有关概念,文科中难以记住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强化记忆。这个时候的记忆是效率最高的:一是因为需要死记的少了,有很多内容已经在反复的复习中不知不觉地就记住了,而现在只需要集中力量把那些到现在还没有记住的东西再次记住;二是因为离高考近了,时间很短了,记住了的东西也不容易很快忘记,到了考场也许会用得上,最起码会让自己进考场的时候很放心,不慌张。
相应难度练习保持,指的是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找一些相对自己有点难却也能够做得出来的练习题目进行练习,一直保持做题的感觉。有人往往会以为考前一定要好好休息一下,停止了强度练习,停下两三天后,进了高考的考场就会找不到做题的感觉。所以,高考前一定不要停下练习,继续保持做题的训练,直到高考结束后。
其实,高考也没有什么,就和我们平时的期末考试一样,我们大家都经历过上百次的考试了,如何应对考试,大家也都已经千锤百炼、驾轻就熟了,何况高考考得如何,关键不在考场上,而是平时学习的积累。这就像长跑竞赛一样,到了最后的一圈冲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只需要再玩一把劲,不需要给自己留后劲儿,提高行动的频率,一下子冲上去就可以了。
所以,平时怎么做的,现在还要继续做,一直坚持到最后,胜利就是你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