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您好!
上次我跟你提到的班级里1号学生不能来上早自习的问题,以及她随之而来的出现的各种各样的习惯问题。你给我提出的具体的解决办法,我也确实按着你的方法实施了,但是现在问题越来越严重了,昨天周一又没有来上学,原因无他,作业又没有写完,早上没来还是我打电话问的,家长连电话也不愿意打了,下午她爸爸把她送到学校门口,她又跑回家里,家长说现在想管管孩子的学习习惯,可是家长说一句孩子顶一句,再逼急了,就说不上学了,甚至家长提出让老师帮忙解决问题,她就说,你再告诉老师,我就不上学了,要不你就给我转学吧,昨天家长来找我,提到她女儿上早自习是不太可能了,可是如果允许她不上早自习,其他同学怎么办,如果再有同学提出也不能上早自习怎么办,我跟家长沟通希望家长的协作,可是家长却想放弃,我进退两难不知道该怎么样?
希望你能帮帮我。
仙人球
仙人球:您好!
你说的这位学生,一定是在学校里遇到了自己难以解决困难,而又不想人们看出来,首先要让家长知道自己没有上学,也要让老师知道,自己对上学并不在乎。至于不听老师管教,能和家长顶嘴,都成了不成问题的小事情。从家长,到老师,只要求孩子能够上学就可以了。真不知这样教育培养的学生将来能够派上什么样的用场。
表面上看起来是个别现象,但实际却反映了我们整个教育的典型问题:孩子小时候受家长的宠惯,上学后又因为成绩好于别人而受到老师的片面追求学习成绩的吹捧,使学生形成了一种畸形的人格,学习成绩看起来很不错,但就是自由自性,只能走顺境,受不得半点委屈,在困难面前就会打退堂鼓,就会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台阶下。这些问题,不是仅仅靠出一两个招式不管用的。
这样的学生,在家庭教育中受的宠惯,自不待说。就是在学校里,也没有接受应该得到的教育。按道理说,家庭教育的不足,应该由学校的教育来弥补。可是,你想一想,我们给了这样的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在她的人格成长方面,我们老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只是随着家长的宠惯继续吹捧,只要学习成绩没有问题,就可以再好成绩的掩护下,继续受到娇惯。我们想一想,如果这是一个成绩很差的学生,你会这么关心她是否上学吗?是否还会拿着她特别在意呢?我们只是看中了学生的分数可以为我们好得一定的资本,而就只是利用学生的这一点,使得学生在人格方面持续恶性发展。所以,到后来他就会拿着她经常让我们“惊喜”的成绩来要挟我们当老师的,“我可以凭着优秀的成绩转学”。等到她的问题完全暴露出来时,我们就只能缩手无策了。
从缺什么补什么的教育原则来看,这样的学生缺的就是良性人格的塑造,缺的就是耐受挫折的教育,缺的就是理智的教育,就像锻造一块钢铁,我们只注意到了它的长度,而忽视了它的硬度,等到要使用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根本不顶用。“聪明”的学生不见得是好学生,而“明智”的学生才有发展前途。像你说的这样的学生,先不必考虑她会学得怎么样,而是要考虑她将来持续发展和整个人生需要什么。
我们既需要和家长沟通,更需要和学生讲明白,不要让学生还以为学习好就是资本,学习好就说明自己有能耐,她缺的是淬火,缺的是锤炼,我们应该和家长与孩子一起好好谈一谈,分析探究清楚孩子现在遇到的是什么类型的问题,让家长和学生都认真地想一想,到底为什么会不写作业,为什么会随意地就不上学?真正的心理原因何在?不是仅仅是否愿意上学的问题,也不是是否愿意写作业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也不是通过转学可以解决问题的,不断地“转学”反而会越来越增加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我们在接手学生开始就注意了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的教育,学会认识自己的真正优势和劣势,认识到读书对自己真正的意义,领会了挫折和理智对自己的重要性,理解了家长的娇生惯养对自己的危害,那么,学生就不至于出现这样或那样不理想的问题。
我在学生的学习心理研究中发现了一个规律:
我们大家都很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没有错误,关键在于优异的学习成绩是如何出现的。可能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会学习,包括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这些都是取得好成绩不可少的学习能力。但是,并不是有了这些学习能力就一定能够长期的、持续的取得好成绩,要保证这些学习能力的持续发挥作用,还需要更为基础的学习品质,就是学生的理想、责任与目标,就是学生的正确观念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就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更重要的还有学生的毅力、耐挫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这些学习品质,是开始与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但都会在学校的学习中逐步表现出来。如果家庭不足的话,就成为我们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了。学习各门学科,只不过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的一个凭借罢了。
根据以上所谈,你想想,应该如何教育这样的学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