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篇
在家庭教育中的学习,目的不是让孩子增长知识,而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善于动脑的思维习惯,兴致勃勃的学习兴趣,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拓展学校教育——培养思维习惯是重点
家庭教育有时是学校教育的拓展,学校教育有时需要在家庭中延伸,两者互为补充,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发展。而学会思考是我在家庭教育中确立的重点之一。因为唯有会思考的人,才会有创造,所以我觉得通过学习要养成孩子好的思维习惯。切忌孩子的想法是唯一的想法。所以有时我们还要不失时机地延伸一下学校教育。
有一天,嘉临从幼儿园回家,高兴地说:“妈妈,我会画太阳了!”
“很好,画一个给妈妈看看,好吗?”
她很高兴地拿来纸铺在地上,拿起水彩笔蹶着屁股在地板上画起来。我蹲在旁边颇有兴致地观看。
只见她先画了一个圆,接着边说边画“一根长的,一根短的……”她很认真、很投入地在圆的周围画起了长短间隔很均匀的道道儿。
“这是什么?”我指着道道儿问。
“太阳发出的光啊。”
嘉临画完了,我说:“画得很好。妈妈也画一个太阳好吗?”
我拿起笔,先画了一个圆,然后在周围画起了波浪线。
“不是这样!不是这样!”嘉临着急了。
我是有意画与她不同的阳光的,于是问到:“为什么?”
“我们老师说不是这样的!是一根长的,一根短的!”嘉临几乎是在大叫。
看着她肯定的样子,我一时无话。我知道老师只教给了孩子们一种太阳的画法。实质上是孩子只模仿了老师教的一种太阳。老师教的一种太阳限制了她画太阳的思维!如何让嘉临认识到太阳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画法呢?而且要引导她画出自己心中的太阳呢?我在思考。
晚饭后我和嘉临一起看故事书,突然,我眼前一亮,一个不同的太阳出现在书中,圆圈是一个老爷爷的头像,周围的光线是不规则的长短条条。
“这是什么?”我问。
“太阳啊。”嘉临回答。
“你看,它是怎么画的呢?”
接下来,我们由看故事变成了找太阳,我们又找到了是老奶奶头像的太阳,是小朋友头像的太阳,光线是波浪形的、是不规则道道的太阳。
找了许多种太阳以后,我对她说:“其实太阳有许多种画法,关键是你喜欢什么样的太阳你就可以画成什么样的。”
嘉临不再坚持,我释然,我终于引导她走出了对太阳的单一而固定的思维,希望为她以后能创作出自己心中的太阳奠定基础。
在生活中,我经常引导嘉临多想一想:还能怎样啊?还有什么用啊……所以她的思维有时挺独特的。在做语文天地的题目:仿写句子中,下雨了,蘑菇说:“不怕,我有一把小花伞。” 她模仿着说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语句:“下雨了,寄居蟹说:‘不怕,我把海螺壳当家。’”
今年夏天,跟着旅游团到杭旅游,汽车刚刚出发,嘉临就发现了车牌上不同的简称:“上面一个‘北’字,中间一个‘田’字,下面一个‘共’字,那是个什么字?”“那是‘冀’字。”‘为什么有的车上是‘鲁’,有的是‘冀’呢?”“‘鲁’是我们山东省的简称,牌子上有‘鲁’字表明是山东的车。而‘冀’大概是河北省的简称吧。我也记不大清楚了?不过回去可以查查书。”(对于似是而非的问题,我从来都很诚实,不确定就不确定,不会就不会。以至于有时女儿不满意我:“当老师还有不会的问题?你怎么当老师的?”我的回答是:“每个人都会遇到不会的问题,这并不丢人,可以继续学习嘛。丢人的是不会还说会。”我觉得诚实教育就存在于平日生活的点滴中。)
一路问下来,她还真知道了很多省的简称。回来的路上,她仍没有忘记这个话题:“妈妈,‘京’是哪里的简称?”
“是‘北京’的简称。”
“为什么不是‘南京’的呢?”
“问得好!由‘京’不但想到北京,还想到南京,真会动脑!”其实平日这样的事情多着呢?“妈妈,这个奶奶为什么拣垃圾?……是她小时侯没有练习本领吧?是她儿女不给她钱吧?是……”“妈妈,那个阿姨的胳膊上为什么有个疤?……是让刀子割破的吗?是骑车撞的吗?是……”
我很高兴她的善于动脑,爱问问题。我觉得这与家长平日耐心引导是分不开的。引导孩子爱动脑,能不能解答在其次,不能解答,提示他以后可以继续留心,欣赏他的问题是关键。
冷静地看待分数——树立信心是关键
孩子上了小学,有的家长看到孩子考了低分就斥责,考了九十多分还不满意呢,还想让他考一百分,总之几乎听不到赞美的话。致使孩子不愿意把试卷拿回家。我觉得分析试卷关键要帮助孩子总结经验,并提高信心。
一天,走在回家的楼梯上,女儿突然沮丧地对我说:“妈妈,今天真倒霉。”“怎么啦?”“我数学考了67分。”说完她开始啜泣起来。我为她追求上进而感到无比的高兴。不过,我感觉到她此时需要鼓励。(其实在学校里数学老师已经把成绩告诉了我,说她错了一个大题。题我也看过了,是小猴子踩着木板过河,每块木板上有一道题,而且第一道题的得数是第二道题的第一个数,嘉临不明题意算错了第一个数,所以下面一连串全错了。)我很平静地说:“67分?比妈妈小时侯强多了,你知道妈妈小时侯考过多少分吗?”顿了顿,我重重地说:“60分——”“这没什么,关键我们知道错在哪里,下一次再不犯同样的错误就行了。”她逐渐停止了啜泣。
回到家,我就让她拿出试卷:“试卷带了吗?让妈妈看一看,是哪道题扣掉了这么多分。”
我认真地读了题目,搔着脑袋说:“这个题该怎么做?我怎么不会呢?”
“这个算式的得数写这,再用这个数……”“噢——我知道了。怪不得呢,这个题妈妈也觉得挺难的,要好好动脑筋弄明白题目的要求才能想出来。”
在低分面前,我没有责备她,而是“雪中”中送给她“信心”——连妈妈都不会;送给她方法——动脑筋理解题目的要求。
多种学习的协调发展——坚持就会乐在其中
嘉临上了小学,我鼓励她积极参加课余组织的各种活动。参加学校舞蹈队训练,参加国画兴趣小组,每天练习钢琴。有的老师说:“太累了。”有的邻居说:“真忙。”但我说:“她乐在其中,坚持,让她充满乐趣。”古代的书香门第都注重“琴棋书画”一应俱全,现在这种学习的机会更多了,更不应该丢弃。而我觉得与音乐、书画、体育活动为伍,确实能够怡情、放松心情。
一 练习舞蹈——坚持下来就有兴趣
观察练习过舞蹈的孩子都腰杆笔直,脚步轻盈,面部表情自信而和谐。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更让我觉得舞蹈也能发展孩子的智力——躯体运动智力。
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我鼓励嘉临参加青岛少年宫的舞蹈训练,第二个学期少年宫停办,学校舞蹈队开始招收新队员。舞蹈队的训练要比少年宫苦,因为要为将来的参赛做准备。“舞蹈队的训练要比少年宫的训练吃苦,你能坚持吗?”不管她能不能理解,但提前的心理准备还得要一些。“能!”很干脆。
训练从星期天的上午9点到11点半,下午1点到3点。中午的休息时间根本没有。而且星期一到五的早晨,课外活动都要训练。时间的紧迫,嘉临并没有表现出不适。另外的不适应却表现出来。有一个星期天上午训练完,嘉临没精打采地出来对我说:“妈妈,我今天很不高兴。”“为什么?”“青岛老师今天骂我。”听到孩子挨骂,家长心中确实有些难过。我说:“老师骂你,妈妈听了心里也有些难过。不过你知道老师为什么会骂你吗?”“老师教的那个舞蹈动作我老做不好。”“是啊,是因为舞蹈动作没有学好,老师才骂你。学好了老师教的本领,老师还会骂吗?”女儿无语,恰好我给她买了上个星期想要的软糖,她开始吃起来,暂时忘掉了不快。像这样训练过后的小奖励可以适当化解她的不快与疲惫。
中午吃完饭,女儿央求我说:“妈妈,我今天不去了,让我休息一下,好吗?”我没有答应。在路上嘉临还央求我:“妈妈,我今天不去了吧。”“学校为什么从青岛请老师来训练舞蹈,是因为这个舞蹈老师的本领很高,等你把她的舞蹈本领学会了,咱就不去了。说不定那时侯她还会表扬你呢!”
下午训练完毕,嘉临悄悄趴在我的耳边说:“妈妈,老师今天下午还骂我来,不过骂得轻了。”孩子的心多么敏感!“你知道舞蹈老师为什么骂得轻了,肯定是你的舞蹈动作有进步。妈妈为你的进步感到高兴。”我也真诚地赞美她。
接下来星期天训练完毕,嘉临出来高兴地对我说:“妈妈,舞蹈老师今天表扬我啦!不过还有一点点儿骂我,只骂了一点点儿!”“这说明因为你的认真练习,老师教的舞蹈动作你基本掌握了。如果你中间缺课,你会受表扬吗?”“妈妈,左玉上个星期没来,老师教的动作她没有学会,老师骂她挺厉害的。”“那你可以有时间帮助她一下,免得她很难过。”
由于坚持,所以没有落下一节课,没有落课老师教的舞蹈动作就相对地练习得多,掌握得好,就会由受批评转化为受表扬。孩子对舞蹈的信心和兴趣也逐渐地培养起来了。
舞蹈一路练下来,有一天对她开玩笑说:“嘉临,咱不练习舞蹈了吧?”
她竟然急得哭了。看来她真是喜欢上舞蹈了。
其实练习舞蹈,不也是另一种玩吗?她们是听着音乐,而且和伙伴们一起玩。看着嘉临天天坚持穿着舞蹈服,为了迎接考级,她回家兴奋地试穿新的舞蹈服。舞蹈服就给她带来乐趣,白的,红的,黑的,蓝的;长的,短的。只要老师订,我看到她没有而且需要,就让她订。要砍柴,就要有好刀。要练习舞蹈,当然要有合适的服装。所以暑假的一天早晨,她比我起得还早,穿上考级的新舞蹈服,要比以往提前20分钟,在7点40赶到学校,今天要去熟悉考级的场地。(关于舞蹈考级,完全属于无心插柳,有一天,她兴奋地说:“妈妈,我要参加舞蹈考级。”我说:“愿意考,你报名吧。”第二天,催着问我要钱,然后自己上缴,看着她很急切的样子,我感觉到了她对于舞蹈的喜爱。)下楼的时候,我为了赶时间,特意问她:“你知道现在几点了吗?”她说:“7点25,我刚才看过了。”小家伙,比平日上学更有时间观念。看来,她乐在其中。所以每次练习完,即使头发都开始湿了,她也没有抱怨。
最近在路上她还高兴地说:“妈妈,我当师傅了。”“是吗?”“骗你的。不过,老师让我教一个新来的,一点儿都没有时间玩。”“你不觉得很高兴吗?你能帮助小伙伴了?就像妈妈教小学生。”
我还真喜欢她们老师的教法:让学生师傅,学生多自豪。这也是嘉临梦寐以求的,因为她对她的高年级师傅就非常佩服,甚至有些敬畏。
看来,她也体会到了,跳舞是快乐的。更何况,有音乐的伴随,有同伴的陪伴,更有学会后的成就感。
二 练习钢琴——让音乐走进生活
有人说:爱上音乐会幸福一生。为了发展孩子的音乐智力,为了增加孩子的幸福感。从大班开始我就鼓励嘉临学习钢琴,到现在已经三年了。弹钢琴女儿基本经历了以下阶段:非常向往——真难——真讨厌——渐入佳境。
非常向往阶段是没有买钢琴的时候,我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带她到同事家去,听她的女儿弹钢琴,每当这时她会非常羡慕地在旁边想摸一摸、轻轻敲击几个琴键。所以有一段时间问她:“你喜欢什么?”她会毫不犹豫地说:“钢琴!”
钢琴买回来了,第一个星期对钢琴还是兴致勃勃,可随着弹奏曲子的深入,她有时会发出感慨:“唉——弹钢琴真难啊!”
难还要坚持在固定的时间练琴,所以她烦心的时候说了一句:“钢琴真讨厌。”爷爷、奶奶开玩笑说:“把钢琴卖给收破烂儿的吧?”她会接着说:“好吧。”
“弹钢琴真讨厌”阶段,需要家长与她一同进步。吃过饭,我先开始弹,并不言语,更不命令。她自然地也就爬上了钢琴凳子。尽量不批评,以鼓励为主。逐渐地,会克服了畏难情绪,而逐渐按时练习钢琴。
一天晚上开始练习老师布置的新曲子——《在云间穿梭》。“老师光让我用右手弹。”开始就逃避困难。
因为随着练习的进展,曲子确实有些难了。有一次我对老师说:“我怎么感觉没有前面几个星期练习得快?”老师说:“现在的曲子难了。她已经比以前进步许多了。”是啊,回想最近几个星期,女儿弹琴时逐渐不用我的参与了,独立性在增强;再者,她会读谱了。老师的话和自己的感觉告诉我女儿在进步。
“好吧,你说了算。”我让她自己决定。弹到第三行,女儿竟然情不自禁地双手合起来。“嘿,两只手也会嘛!”“哎——,我怎么两只手弹起来了?”顿了顿,“哎呀,妈妈,合起来挺好听的。不合,我会很遗憾的。”我会心地微笑,能从中体会到快乐了。
现在虽然曲子难度继续加大,篇幅继续变长,女儿竟有时会说:“妈妈,我喜欢钢琴。”“妈妈,看我弹得像孙嘉严吗?”(到青岛观看了北师大附中孙嘉严等的钢琴演奏会,对于他们高超的演奏水平女儿很惊讶,她会时不时模仿一下其中某个人的动作。)我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对音乐理解的加深,音乐肯定会让她更幸福。
三 绘画——享受快乐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还让我坚信,绘画的引导要重视。益于培养孩子的三维立体思维,益于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家长的感觉倒在其次,其实最主要的是生活经验告诉我:小孩子从会拿笔就“会画画”,也爱画画。虽然大人觉得“四不像”,而孩子却振振有词:“我画的是小汽车,看,它在‘嘟嘟’跑。”“我画的是妈妈的手提包……”只要家长愿意看,孩子就愿意画。我的原则是只要嘉临愿意画,我就愿意看她的画,也愿意听她讲画。
现在,她经常看见什么画什么,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奥运吉祥物诞生了,在一本书的封面,看到了熊猫——京京,她马上铺纸画画,送给她的好朋友。得到好评,还让我买全套的贴画,继续画。
读故事,她画可爱的“乖乖羊”;翻开《品德》课本,她画踢球的小男孩;水彩笔盒上的“躺在杯子中的小狗儿”也成了画的对象;打开电脑中我存放的边框集,她也会选漂亮的画下来,看到动物全集,她会通过组合画出“森林动物音乐会……总之,只要她看到的图画,似乎都可以让她蹶着屁股在大厅画,趴着脑袋在桌子旁画。爷爷过生日,她会送上自己精心创作的《九色鹿》。我外出学习回来,会收到她一系列的礼物:用剪刀剪的大大小小、不同颜色的花朵;题目不同的绘画:《快乐事情》《西瓜太郎趣事》等,装满她自己粘贴、装饰的大信封。节日来临,她会自己绘制包装纸做成花束送给我们,她在用画表达对我们的思念,对我们的爱。
一上一年级我就与国画组的老师商量,让她进国画组接受训练。
一开始,先安排她画水彩画。寒假开班,老师邀请嘉临参加,嘉临很高兴,于是我立即请老师帮忙把需要的各种笔、毡、燃料都置备齐全。我还又给添了笔架、镇纸。我觉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开始学画了,她对我说:“妈妈,画国画真难。”所以,一去国画组老师开始教画时,我一般先在旁边与其一起观察,老师画毕,张贴,学生开始临摹。我仍与她一起回顾,老师的第一笔画的是什么,第二笔呢?老师画的小金鱼,我们一起总结了13笔。这样她画起来就比较有顺序了。再后来,我们会一起讨论结构:老师先画了什么,接着画了什么,最后画了什么。
就这样,假期学习班结束,嘉临每天必拿回两幅作品,我们全家人会围着画欣赏,评论她的进步,她从开始的无形渐渐到了有型,从色浊渐渐到了色清。
第二学期,每天课外活动一到,嘉临就会收拾书包去国画组。我放完学,就会进去看看。让我放心的是几乎每次进去,总能看见嘉临围着围裙在低头认真做画。走出国画组,我就会表扬她:“呵,嘉临,妈妈真想不到你画画时竟然这么认真。”
老师也说:“嘉临像干的,虽然画得慢,但一步一步画得很认真,能完成。不像××,来了就像完工事似的,画完了,‘老师,我走吧?’”
我更加欣赏嘉临的认真做画。所以当老师一次当着我的面说:“嘉临这幅紫藤萝颜色调得好,下笔点的方法对,看,这些小花像活的。”
走出画室,我说:“老师不是说要多欣赏国画方面的书嘛,走,妈妈奖励,咱到书店去看看,有没有新的国画书?”我们高兴地到书店挑了六本新进的国画书。带着书,闻着垦德基的香味,就走进去了,边吃边看看书,是一种很美的享受,也是一种因为努力而得到的享受。
放暑假前,拿到报名单她说:“妈妈,我暑假要学习素描。”我惊奇地问:“什么叫素描?”她说:“就是用铅笔画画。”我又问:“学素描干什么?”她说:“我以后画国画,儿童画会画得更好看。”看到她有如此的绘画兴致,我从心底里高兴,兴趣是她绘画的扎实根基,她在享受绘画的快乐。
我发现课余生活,既发展了她的多种智力,更丰富了她的生活。什么都不会的生活是会有些枯燥的;爱做事,并且会做事的人生会是丰富的,有趣的。所以只要她愿意做下去,我就会做一个后备火车头,以便在上坡的时候推她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