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学生不听课怎么办?
我的孩子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很溺爱,平时爱看电视玩玩具.脾气很燥.现读一年级,老师反应在学校很老实听话就是上课不听讲很不用心,去年他读过一个一年级因为年龄太小就让他再读一年级但感觉不理想.字写的特别大,学习没有极积性.希望李老师指点!
一位焦急的妈妈
这位家长:您好!
根据你说的情况来看,你的孩子即使再等几年上学,也不会认真听课的,玩得甚至比现在还要严重,脾气比现在还要暴躁。因为,孩子的问题与年龄无关,而是习惯问题,态度问题。随着孩子的年龄增大,学习基础的低落,不良习惯的固化,可能不仅学校的适应性会越来越差,学习的困难也会越来越大,越来越不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
孩子爱看电视,爱玩玩具,这都是一样的,谁家的孩子也不例外,这既有利于孩子的好奇心,也有利于孩子的学习能力提高。问题是孩子的生活与活动,有没有规矩,孩子会不会守规矩,孩子是否会有意识地注意到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能够把精力用在自己的应该做的事情上去。这一点,不是靠孩子自然成长就能够得到发展的,而需要成人的引导和培养。狗都可以训练得挺人话,何况那还是一个能够听懂人说话的孩子呢。
现在的老人带孩子,私心太重,不仅不会交给孩子做人的本事,而只知道贿赂孩子的心理,想办法赢得孩子的好感,忽视了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老人教养的孩子不仅没有规矩,而且不会集中精力做事情,只愿意听好话,不愿意接受挫折。孩子小的时候还看不出什么大问题,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加强,孩子的欲望提高,孩子的表现就会越来越不尽人意,无理的要求会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就像你说的:一是爱玩,二是没有规矩,三是自我中心,四是不会动脑筋,五是不爱看书,六是不会生活,等等,基本上就是一个废物。这不是说所有的老年人带孩子都是这样的,有的年轻人也是这样带的,到头来问题就很难解决。
这样的问题要解决,首先要认识到教育孩子的重点不在学习上,而是在做人上。
我们当父母的,一定不要只是在学习上发现问题才感觉到严重,只要不影响孩子的学习,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应该从孩子做人的基本要求开始训练孩子,无论孩子已经多大了,这都是必须的。即使孩子将来学习不好,也是需要就业的,也需要融入社会的,孩子是需要适应社会的。所以,我们教育孩子,就应该从社会的需要出发,看看社会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需要哪些基本素质,我们就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解决。比如,做事情要守时,守信,有秩序,善始善终,有责任心,会尊重人,善于服从,在乎自己的形象,注意听取他人的告诫和评价,注重自我反思,讲卫生,有礼貌,等等,这些我们作为成人都是知道的。
如果这些孩子能够做到,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和听课,也就不会有问题了。其实,孩子在学校里学习方面不尽人意的表现,都是在家庭生活不良习惯的表现;对学习和对老师的态度,也都是孩子在家庭里对家长、对做事情的态度的折射。
第二,要把对孩子的要求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去,而不是只在孩子的学习上提要求,也不是每天只是说说而已,要亲自落实到一件一件的具体事情当中去。
孩子在家里,不管说什么做什么,其实都是形成孩子良好习惯和态度的机会,只要每次都按照要求做,时间长了,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关键看家长是否能够落实。
第三,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要求过高。
孩子已经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我们不可能一下子什么都要求孩子改过来,那样,不仅孩子受不了,我们家长也难以落实。我们应该从小事开始,从孩子容易做到的事上开始,从孩子喜欢做的事上开始。一旦孩子能够做下来,就不要放松,要通过肯定、表扬,或者与孩子一起分享成长与成功的体验,来促进孩子自觉性的形成。
第四,要注重防患于未然,不要给孩子继续做不好行为的机会。
比如,孩子喜欢没完没了地看电视,开始全部地制止孩子看电视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我们可以留有一定的看电视的时间,但,到了该结束的时间,我们一定要马上停止,不仅自己为孩子做出守时的榜样。而且不能因为自己的爱好,又随意地打开电视,给孩子找到也要看电视的借口。
再比如,大人带孩子逛商店,孩子喜欢玩玩具,我们就应该避开那些卖玩具的路线,免得给孩子制造一些不应该有的麻烦。只要能够有足够应该让孩子做的好的事情,不给孩子留有做不好的事情的时间,孩子的变化就会很快的。
第五,相应地多与孩子谈论和交流有关文化方面的事情,比如,读书,谈论学校的老师和学习,猜谜语,讲故事,等等,在家里丰富孩子的文化生活,就是为学校里的学习打基础,也是为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能力做准备。
可以说,你孩子现在的问题,就是因为老人带孩子,没有给孩子为上学学习做好观念、态度、习惯以及学习心理上的准备,所以孩子不适应。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当父母的,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负起这个责任来,不要一味地埋怨老人,受让我们当初轻松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