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李老师: 您好!以前我给您留过言,看了您的回复,我觉得您很有耐心,也很细心,我最近又有迷惑了,应该说是一直就有的迷惑。就是我现在发现我胆子好小,老师抽我回答问题我都会很紧张,手会发抖,说话时有气都提不上来的感觉,我都不知道我怎么搞的。我还不好意思和别人说,我只有麻烦您了。 很不好意思地说,从小到现在,我还一直担任班上的干部。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很受老师重视,班里,校内的活动我都组织过,也不曾胆小,可上了中学,不知什么时候,我就变得胆小了。有一次上英语课,老师问谁能起来读一下课文,我觉得自己口语还不错,就主动起来读文章,可是我却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声音发抖,脸也发烫了,好像是打那以后,我从来没主动起来读过文章,因为好像每每我站起来读文章,我都有会有类似的感觉,哪怕我的朗读能力及英语口语真的还不错。现在高中了,这处坏毛病还是没改,甚至在所有人都盯着我时讲话,也有会提不气的感觉。 我是真的胆小吗?可我从来不怯于与陌生人打交道,和老师、同学的关系都搞得很好。我到底是怎么了,李老师,请您告诉我,谢谢您了!!
想做最好的自己
同学:您好!
你不是胆小,而是要面子。什么叫胆小,就是做事情害怕危险。而上课回答老师问题,是没有任何危险的,如果有所担心的话,只能是怕丢面子。
害怕丢面子的表现和害怕危险的表现是一样的,都会发抖,紧张,提不上气来,但是,它们的根源是不一样的。危险,是来源于外部环境,而丢面子却是来自于自己内心的要求。
为什么在小学阶段就不害怕,而上了中学,特别是上了高中就害怕了呢?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你长大了,你逐渐地成熟了。
你从上小学就一直担任班上的干部,这是一个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很有面子的事情,上学校的时候,可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只要老师或者家长肯定你,你在同学中间在就有一种优越感,就不会感觉到自己胆小,这个时候我们靠的是家长或者老师的肯定来获得行为的动机;
上了初中以后,自己的判断能力也越来越高,评价自己的标准也越来越多,我们就不仅仅从老师或者家长的肯定上来评价自己了,而会从不同的方面来考虑,这样,我们需要在乎的东西可能就多了,问题也就会多起来,丢面子的可能性也就大多了,这个时候我们大多是靠同学的评价来活动行为的动机;
尤其上了中学以后,我们不是仅仅看老师的眼色行事了,我们也不仅仅从同学的评价当中,而往往会从自我的感觉当中,来确定自己到底怎么样,而且评价的内容也不仅仅文章读的对与不对,可能还有能多的标准来衡量自己。这样一来,就不是老师说你行你就所向无敌,而是要靠自己来判断和表现了。其实这就是一种靠自己的判断来不断促进自己进步的心理动机,靠自己的评价来获得行为动机,来督促自己成长,这就是一种成熟和进步。
当然,当我们自己很在乎自己的表现的时候,自己就会对自己的当时的表现更加敏感,哪怕一丁点的失误和差错,都长感觉得特别清楚。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要求自己更加精细的训练自己,当然,如果就是停留在这个水平上的时候,就会让自己感到很丢面子,下不来台。
我们不少同学,由于不断地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就会形成一种对上学的误解,总认为上学就是在表现自己,所以也就会特别在意自己的表现。
如果我们就把上学当成是训练和提高自己的机会的话,那么,当有机会起来发言、回答问题、读课文、背诵的时候,就感到这是锻炼自己当中发言的好机会,就是没有讲好,也没有关系,只要能够多争取一些机会,多进行一些磨练,自己就会适应的,自己也会提高的。这样想,就不是想保护面子了,而是在不断地给自己长面子。我们每个人的面部都是在不断地脱掉原来的皮肤,长出新的皮肤,使你不断地焕发青春,而不是像靠化妆或者戴假面具那样来护住自己原来的模样,留得自己的面子。
只要你记住,面子是长出来的,而不是护住的,你就会主动地利用一切机会来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就不会为此而胆小。
如果你就是不想让自己感到一点难堪,不想让自己丢一丁点的面子,那么,你也可以从此不出头,不发言,隐居起来,做个隐士,也挺不错的,这样绝对不会丢面子的。你愿意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