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学习心理在线 > 文章中心 > 家教探究 > 行为教育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公告
    关于近期网站无法访问的解决方法  [admin  2009年12月22日]            首届儒家教育讲稿下载  [admin  2008年12月23日]            本站荣获青岛市优秀教育网站一等奖  [admin  2007年12月4日]            www.teacherli.cn和www.teacherli.com均可访问本网站  [admin  2007年7月6日]            欢迎您参加“会员章程”讨论!  [teacherli  2006年12月18日]            “李老师工作室”会员章程  [admin  2006年12月18日]            网友您好!请您参加本站调查。详见“站内调查”栏目。  [teacherli  2007年3月12日]            请各位网友注意:本站版面扩充,增加了部分专栏,欢迎大家到此发表文章。  [admin  2007年3月8日]        
言教 身教 境教三结合----走出单纯说教的误区         
言教 身教 境教三结合----走出单纯说教的误区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755 更新时间:2008/10/4 20:44:33

     言教 身教 境教三结合----走出单纯说教的误区

  很多家长有一种误解,认为教育孩子就是孩子,孩子。在中国北方,有一个词语——“数落,可能就是从孩子产生的。论起数落,有的家长可谓达到极致,能够早晨说,晚上说,见孩子面就说,孩子已经表现不错了仍然找茬儿说;做作业前说,做作业时也说,做完作业还说,发了作业更说;考试前说,考试时说,考不好大说,考好了往高标准说。家长不厌其烦, 滔滔不绝,自然难免老调重弹, 啰里啰嗦。那么孩子呢?是否洗耳恭听,认真接受,立即改进呢?多数不是。家长越说越起劲儿,孩子越听越烦,有的想躲开,有的顶上几句:别说了,知道了,知道了。”“烦不烦人啊!”“我改就是了!效果不会好,然而家长下次照说不误。
  我们是不反对说教的。教育孩子,是一种重要方式。但是要想让孩子接受说教,必须做到:
  一、说得有理。道理正确,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孩子实际。
  二、说得有力。话语不能干巴巴、枯燥乏味,要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生动、形象,有实际例证。
  三、说得精要,不啰嗦。重要的内容可以重复,但不能啰嗦。
  四、说得适时。不能盲目地有机会就说,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孩子最烦家长天天说,不分场合见面就说。
  五、说得有新意。最忌讳车轱辘话来回说,老一套谁也不爱听。说,应该有新的内容,新的信息,让孩子有新鲜感。
  这几条要做到是不那么容易的,需要家长经过一番努力才行。如果一时做不到,家长应该适可而止,少说些,能不说就不说。据调查,许多家长少说也做不到,他总是相信自己多说的力量。此外,讲一句结论性的话,天天进行说教的家长,绝不是高明的家长,也不会是高水平的家长。
  家庭教育的一个重点是渗透性,孩子是家庭的一员,与家长接触时间最多,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种渗透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身教,二是境教。
  身教就是以自己的言行教育影响孩子。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比如,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家长在求知方面就应有积极的表现,如果你光要求孩子,自己不读书,不看报,不学习新的知识、技术,孩子的学习劲头儿就不足。我认识一位家长,她的孩子学习习惯不好,自从这位母亲参加了成人中专的学习以后,每天晚上家里的气氛就变了。妈妈的灯下苦读精神感染了孩子,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总得催孩子了。有时妈妈睡得晚,孩子主动陪妈妈学习。这就是身教的力量。那么,要求孩子有好的生活习惯,家长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按时起居,整理床铺,打扫房间,讲究卫生。如果家长自己经常睡懒觉,东西乱扔乱放,床铺不叠,缺乏卫生习惯,孩子就会照你的样子去做。有一句俗语说得特别好:孩子是家长的影子。还有人说得更直接:孩子是家长的再版尽管这种话不是百分之百的准确,也说对了一大半。有了身教的基础,再加上有理、有力、有节的说教,孩子就会更服从家长的教育了。
  境教,就是以良好的家庭环境给孩子积极的教育影响。什么样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对孩子的教育呢?一是家庭的精神环境。家庭人际关系和谐,心理气氛融洽。这包括夫妻之间的关系,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关系,亲友之间的关系。夫妻关系是主导,影响其他关系。协调家庭关系的基本因素是家庭美德建设。一家人之间的爱心、尊重、互助、互谅、同乐、同苦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主人,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该付出的,一定要付出,不能自我中心,私欲至上。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孩子身心舒畅,情绪稳定,易于培养健康的人格,学习也会踏实努力。如果家庭矛盾尖锐,夫妻反目,长幼无序,孩子就处在一个恶劣环境中,很难健康成长。二是家庭的物质环境。这主要是指家庭物质生活平实节俭,既保证基本的或较好的生活条件,也不奢华浪费。居住、饮食、行路、穿着,最好全家人都保持一种平常心。即使家庭富裕,也不可超量消费,高档攀比,更不能走进享乐主义的误区。最近,有一篇数家报刊转载的文章,题目是《再富也要苦孩子》。我认为,不光是苦孩子,大人也应保持吃苦耐劳的精神,从一定意义上说,境教也是身教。

  家庭教育,必须走出单纯说教的误区,尤其要重视身教和境教。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是教育孩子成功

文章录入:丁翠青    责任编辑:teacherli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栏 目  导  航

           网站地图

    栏目名称

     目     录

    网站介绍

    创办者风采

    版主介绍

    专栏介绍

    学习情感  学习动机

    学习意义

    情绪调节

    学习归因

    学习方法

    阅读

    理解

    记忆

    分析

    计算

    运用 

    自我管理

    学习计划

    时间安排

    自我反馈

    监测调控 

    学生人际

    友伴关系

    师生关系

    亲子关系

    异性关系

    社会关系 

    教学论坛 教学论坛 

    复习应考

    复习策略

    应考心态

    应考技巧 

    家教探究  行为教育

    品德教育

    情感教育

    智力教育 

    国学经典

    《学记》探究

    《老子》说事

    《论语》为人

    专家讲座 

    西方精粹  流派观点介绍

    专家讲座摘要

    书信往来

    学生来信及回复

    家长来信及回复

    教师来信及回复

    书目介绍

    工作室新书介绍

    心理学书籍介绍   


    网站访问量统计


    自2007-12-12 17:00开始统计

     本站声明:
    本站的少部分资料,文章,教程来自网上收集,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本站所有资料仅供参考,谢谢。管理员联系方法---邮箱:shandonglaixi@sina.com。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如何改变小孩爱搞小动作的习
    三孩子与男同学过多交往,早
    怎样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孩子迷恋游戏,不愿意上学,
    怎么样帮助高考的孩子排忧解
    家有调皮不听话男孩
    高二学生不适应学校环境
    孩子在校不写作业咋办?
    孩子每到考试前就不愿做作业
    孩子欠缺理性思维怎么办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