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学习心理在线 > 文章中心 > 家教探究 > 行为教育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公告
    关于近期网站无法访问的解决方法  [admin  2009年12月22日]            首届儒家教育讲稿下载  [admin  2008年12月23日]            本站荣获青岛市优秀教育网站一等奖  [admin  2007年12月4日]            www.teacherli.cn和www.teacherli.com均可访问本网站  [admin  2007年7月6日]            欢迎您参加“会员章程”讨论!  [teacherli  2006年12月18日]            “李老师工作室”会员章程  [admin  2006年12月18日]            网友您好!请您参加本站调查。详见“站内调查”栏目。  [teacherli  2007年3月12日]            请各位网友注意:本站版面扩充,增加了部分专栏,欢迎大家到此发表文章。  [admin  2007年3月8日]        
慎对孩子说“××比你强”         
慎对孩子说“××比你强”
作者:丁翠青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327 更新时间:2008/10/9 21:47:08

周日到父母家,妈妈随口说:“你看王阿姨家闺女,到家一点不闲着,帮她妈收拾家,再看看你……。”从小到大,妈妈为了使我优秀,树立了许多榜样 看看人家多要强,看看你……。”“××多好,你好好向人家学习学习。” “××多懂事,干什么都干得好,你看你,一天胡里胡涂,就知道疯玩儿。……  唉,我亲爱的妈妈。
   我们再看一个电视短片:几位教育研究者在进行家庭教育咨询。风很大,飘着雪花。有一位母亲带着她的女儿来咨询。母亲对其中一位老师说老师,我听过您的报告,很受启发。 我特地带着孩子从城外赶来请教。王老师请母女俩坐下,对小女孩儿说:小朋友,看看你妈妈多关心你、多爱你啊!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小姑娘立刻反驳说:才不呢!我妈妈现在不爱我,她爱别人。母亲争扯白脸地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我就你这么一个孩子,不爱你爱谁?小姑娘反驳她母亲:最近几个星期,你总说我们班李英比我好,我都听腻了,说明你爱李英,不爱我啦!……
  相信不少人有过受父母与同龄人比较的经历。这种简单地横比,孩子从心理上不愿接受是很现实的。大体原因可以简单总结为两方面:一、父母对横比的对象并没有更多的了解,只是看到他某方面的优点,就作为榜样让孩子向他学。如果是孩子认识并了解的人,他会很快想到这个人存在某些缺点,于是可能反驳说: 同学们都不爱跟他玩儿,说他自私。”“他也有好多缺点……”二、家长是拿别人的优点比自己孩子的缺点, 没有全面看待自己的孩子。 这样,孩子会觉得受到贬低,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接受贬低自己的教育。
  我们再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您是一位女人,您的丈夫经常对您说某某女人的优点,您会想我得好好向那女人学习吗?如果您是一位男人,您的妻子经常讲某某男人多么有男子汉气而且会顾家时,您能心平气和地接受教育吗?再比如,我们在单位工作,领导者常对我们说别人工作干得好,我们会感谢领导给自己树立榜样吗?将心比心, 横比的效果如何不用说就明白了。
  那么,怎样让孩子学习别人的优点呢?教育专家建议应该采取一些适当方法:

 一、给孩子接触榜样的机会。不管是同学中的,还是亲友、邻居中的榜样,要首先创造自己孩子与人家交往的机会,让他们有时间一起玩儿,一起学习,一起交流问题。在接触中,孩子们融洽感情,互相影响。家长不仅要及时了解情况,有时还需要参与其中,比如文体活动、郊游、参观等。家长应注意只是参与,不要居高临下指挥一切。
  二、当孩子发自内心地议论别人的优点时,及时给以强化。 强化的方法, 不能简单生硬,比如不可以说:人家的优点突出,你应好好向人家学习。或者说:你早就应该向人家看齐了。应该带有暗示性地发表意见:我同意你的看法,他的确做得不错。或者说:我也很感动,其实你有些地方做得也挺好。
  三、家长真心向别人学习。家长也应有自己的榜样,大众传媒中宣传的典型,同事中或亲友中的某些人,许多方面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应该真诚地表示出自己向人家学习的愿望并付诸行动。

  四、学习孩子的长处。每个孩子都有长处,有的地方甚至比家长做得好。家长应放下架子,自己哪一点不如孩子,就认真地向孩子学习。 有不少家长以孩子为小老师,反而促进了孩子向更高的标准努力。
  五、家长们应该改变总爱横比的思维定势。经常把孩子的情况作纵向比较,发现点滴进步,及时肯定。这种肯定要实事求是,发自内心,不能假惺惺。     
文章录入:丁翠青    责任编辑:teacherli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栏 目  导  航

           网站地图

    栏目名称

     目     录

    网站介绍

    创办者风采

    版主介绍

    专栏介绍

    学习情感  学习动机

    学习意义

    情绪调节

    学习归因

    学习方法

    阅读

    理解

    记忆

    分析

    计算

    运用 

    自我管理

    学习计划

    时间安排

    自我反馈

    监测调控 

    学生人际

    友伴关系

    师生关系

    亲子关系

    异性关系

    社会关系 

    教学论坛 教学论坛 

    复习应考

    复习策略

    应考心态

    应考技巧 

    家教探究  行为教育

    品德教育

    情感教育

    智力教育 

    国学经典

    《学记》探究

    《老子》说事

    《论语》为人

    专家讲座 

    西方精粹  流派观点介绍

    专家讲座摘要

    书信往来

    学生来信及回复

    家长来信及回复

    教师来信及回复

    书目介绍

    工作室新书介绍

    心理学书籍介绍   


    网站访问量统计


    自2007-12-12 17:00开始统计

     本站声明:
    本站的少部分资料,文章,教程来自网上收集,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本站所有资料仅供参考,谢谢。管理员联系方法---邮箱:shandonglaixi@sina.com。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如何改变小孩爱搞小动作的习
    三孩子与男同学过多交往,早
    怎样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孩子迷恋游戏,不愿意上学,
    怎么样帮助高考的孩子排忧解
    家有调皮不听话男孩
    高二学生不适应学校环境
    孩子在校不写作业咋办?
    孩子每到考试前就不愿做作业
    孩子欠缺理性思维怎么办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