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您好。
首先十分感谢您在万忙之中能回复我的问题,您分析的太对了,我们在教育这方面很失败,面对您感觉好尴尬,因为我们的问题全被您看透,如果从小开始都注重某些方面的培养和教育,现在不至于是这个结果,也许我们只是说了而没有去做,看到您的说的那些,瞬间我明白了很多,真心的感谢您。
现在我们的意见还是无法统一,她的想法幼稚且不成熟,我甚至都想放弃她,不想再为她操心,就让她独立吧。您说我这种想法是不负责任吗,现在我真的可以放手吗。再次希望得到您的帮助,谢谢您
刘晓
刘晓:您好!
“没放弃”,都是这样,如果“放弃”,那么,一定没有好结果。现在的问题不是是否“放弃”,而是是否改变。
不改变,孩子顺着原来的教育结果走下去,就是不上高中,回家找事做,无论是做不好事,又像上学一样半途而废;还是本来就找不到合适的事来做,都还是要回家讨家长的嫌。问题的关键,是孩子的素质不够,素质的不够就是教育的缺陷,不合格就进入不了社会,这是社会选择的自然规律。
要改变,一是改什么?二是如何改?
改什么?就要分析孩子缺的是什么。习惯?观念?不能吃苦?不守规矩?耐不得挫折?受不了寂寞?没有眼界?缺少责任?没有情感?缺少能力?仅仅是缺文化,这是学校教育教学可以解决的,而前面的各种缺陷,不仅学校解决不了,而且还要影响到在学校里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将来会影响孩子在社会上的工作和生活。我们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平日表现自己分析一下,也可以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和孩子一起分析,想一想,为什么别人能够坚持上学,而自己却上不了了,为了将来做任何事情不被动,好好分析一下,看看自己到底缺什么?把这些缺的东西尽量补上,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即使不上学,直接进入社会,也是有好处的。如果没有分析,不知道自己的不足,硬着头皮进了社会,缺的东西没有补上,还是要和上学一样,变得处处碰壁。
打个比方说,一个小孩进了娱乐园,没有在那里呆下去,出来了,要想进入下一个娱乐园,之前,就应该想一想,为什么人家没有出来,自己就出来了,自己缺的是什么,是钱没带够,还是不遵守娱乐园的规矩,还是没有搞好小朋友的关系,还是不会玩?等等,没有正确的分析,找不到自己的所缺,不能及时补足自己的所缺,在进入其他娱乐园,还是要被动地出来的。
怎么改?就是补缺的方式。在明确了所缺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所缺的内容,找到相应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有的可以回到学校里去解决,有的可以在家庭生活中去解决,也有的可能就是需要离开学校一段时间,在社会上解决一下。比如,习惯问题,遵守规矩的问题,都完全可以在家庭生活中解决;如果是观念问题,可以通过作具体的事情来体验和总结,比如吃苦的观念,学习的观念,考试的观念,到可以在学校里继续读书中解决。吃苦耐劳,忍受挫折,既可以在学校里读书中解决,也可以到社会上按照社会的要求历练一下。
改的方式,应该和孩子一起讨论清楚,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这样一来,对自身的提高就比较快一些。
如果只是退下学来,进入社会,或者做买卖,或者打工,这样,原来怎样,将来可能永远怎样,因为,没有发现问题,便没有解决问题。不解决问题,就难以得到提高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