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学习心理在线 > 文章中心 > 家教探究 > 智力教育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公告
    关于近期网站无法访问的解决方法  [admin  2009年12月22日]            首届儒家教育讲稿下载  [admin  2008年12月23日]            本站荣获青岛市优秀教育网站一等奖  [admin  2007年12月4日]            www.teacherli.cn和www.teacherli.com均可访问本网站  [admin  2007年7月6日]            欢迎您参加“会员章程”讨论!  [teacherli  2006年12月18日]            “李老师工作室”会员章程  [admin  2006年12月18日]            网友您好!请您参加本站调查。详见“站内调查”栏目。  [teacherli  2007年3月12日]            请各位网友注意:本站版面扩充,增加了部分专栏,欢迎大家到此发表文章。  [admin  2007年3月8日]        
孩子不上高中怎么办?         ★★★
孩子不上高中怎么办?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286 更新时间:2010/7/27 21:08:28

老师,您好。

首先十分感谢您在万忙之中能回复我的问题,您分析的太对了,我们在教育这方面很失败,面对您感觉好尴尬,因为我们的问题全被您看透,如果从小开始都注重某些方面的培养和教育,现在不至于是这个结果,也许我们只是说了而没有去做,看到您的说的那些,瞬间我明白了很多,真心的感谢您。

现在我们的意见还是无法统一,她的想法幼稚且不成熟,我甚至都想放弃她,不想再为她操心,就让她独立吧。您说我这种想法是不负责任吗,现在我真的可以放手吗。再次希望得到您的帮助,谢谢您

刘晓

刘晓:您好!

“没放弃”,都是这样,如果“放弃”,那么,一定没有好结果。现在的问题不是是否“放弃”,而是是否改变。

不改变,孩子顺着原来的教育结果走下去,就是不上高中,回家找事做,无论是做不好事,又像上学一样半途而废;还是本来就找不到合适的事来做,都还是要回家讨家长的嫌。问题的关键,是孩子的素质不够,素质的不够就是教育的缺陷,不合格就进入不了社会,这是社会选择的自然规律。

要改变,一是改什么?二是如何改?

改什么?就要分析孩子缺的是什么。习惯?观念?不能吃苦?不守规矩?耐不得挫折?受不了寂寞?没有眼界?缺少责任?没有情感?缺少能力?仅仅是缺文化,这是学校教育教学可以解决的,而前面的各种缺陷,不仅学校解决不了,而且还要影响到在学校里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将来会影响孩子在社会上的工作和生活。我们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平日表现自己分析一下,也可以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和孩子一起分析,想一想,为什么别人能够坚持上学,而自己却上不了了,为了将来做任何事情不被动,好好分析一下,看看自己到底缺什么?把这些缺的东西尽量补上,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即使不上学,直接进入社会,也是有好处的。如果没有分析,不知道自己的不足,硬着头皮进了社会,缺的东西没有补上,还是要和上学一样,变得处处碰壁。

打个比方说,一个小孩进了娱乐园,没有在那里呆下去,出来了,要想进入下一个娱乐园,之前,就应该想一想,为什么人家没有出来,自己就出来了,自己缺的是什么,是钱没带够,还是不遵守娱乐园的规矩,还是没有搞好小朋友的关系,还是不会玩?等等,没有正确的分析,找不到自己的所缺,不能及时补足自己的所缺,在进入其他娱乐园,还是要被动地出来的。

怎么改?就是补缺的方式。在明确了所缺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所缺的内容,找到相应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有的可以回到学校里去解决,有的可以在家庭生活中去解决,也有的可能就是需要离开学校一段时间,在社会上解决一下。比如,习惯问题,遵守规矩的问题,都完全可以在家庭生活中解决;如果是观念问题,可以通过作具体的事情来体验和总结,比如吃苦的观念,学习的观念,考试的观念,到可以在学校里继续读书中解决。吃苦耐劳,忍受挫折,既可以在学校里读书中解决,也可以到社会上按照社会的要求历练一下。

改的方式,应该和孩子一起讨论清楚,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这样一来,对自身的提高就比较快一些。

如果只是退下学来,进入社会,或者做买卖,或者打工,这样,原来怎样,将来可能永远怎样,因为,没有发现问题,便没有解决问题。不解决问题,就难以得到提高和发展。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栏 目  导  航

           网站地图

    栏目名称

     目     录

    网站介绍

    创办者风采

    版主介绍

    专栏介绍

    学习情感  学习动机

    学习意义

    情绪调节

    学习归因

    学习方法

    阅读

    理解

    记忆

    分析

    计算

    运用 

    自我管理

    学习计划

    时间安排

    自我反馈

    监测调控 

    学生人际

    友伴关系

    师生关系

    亲子关系

    异性关系

    社会关系 

    教学论坛 教学论坛 

    复习应考

    复习策略

    应考心态

    应考技巧 

    家教探究  行为教育

    品德教育

    情感教育

    智力教育 

    国学经典

    《学记》探究

    《老子》说事

    《论语》为人

    专家讲座 

    西方精粹  流派观点介绍

    专家讲座摘要

    书信往来

    学生来信及回复

    家长来信及回复

    教师来信及回复

    书目介绍

    工作室新书介绍

    心理学书籍介绍   


    网站访问量统计


    自2007-12-12 17:00开始统计

     本站声明:
    本站的少部分资料,文章,教程来自网上收集,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本站所有资料仅供参考,谢谢。管理员联系方法---邮箱:shandonglaixi@sina.com。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如何改变小孩爱搞小动作的习
    三孩子与男同学过多交往,早
    怎样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孩子迷恋游戏,不愿意上学,
    怎么样帮助高考的孩子排忧解
    家有调皮不听话男孩
    高二学生不适应学校环境
    孩子在校不写作业咋办?
    孩子每到考试前就不愿做作业
    孩子欠缺理性思维怎么办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