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六大情感杀手”
六 “隔代贿赂”造成了孩子妄自尊大的负面心态
“隔代”就是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贿赂”,多指用钱财买通别人,有所请托。“隔代贿赂”是指祖辈对孙辈在家庭教育中,使用物质或者精神方面的贿赂手段来笼络孩子的情感,以此讨好孩子,让孩子愿意接近自己,听自己的话。这种“隔代贿赂”的教育,在现今社会中已经很普遍。
1、“隔代贿赂”的主要表现
有些年轻家长由于工作忙,把孩子完全托给家中老人照看,而老年人由于已经退休闲养在家,没有他事,可以全心全意照看孩子。但在不少的老人在教育孙辈当中,更容易出现过分溺爱的现象;或者利用自有的经济条件来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有些祖辈更容易用“精神贿赂”来笼络孩子的情感,包括不批评孩子的过错,一味地赞美孩子,使孩子依赖自己、不离开自己。
2、“隔代贿赂”的原因分析
(1)老人自私自利,对孙辈的成长不负责任。有些老人对自己的子女管教很严格,而对于子女的孩子,因为不是自己的,对其将来的发展不负责任,即使知道孩子做得不对也不批评不纠正,免得给自己麻烦。
(2)老人有充分的条件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老人专职照看孩子,没有别的事情,也有经济条件,孩子想什么时候起床,想吃什么、想玩什么,都可以随孩子的意;孩子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玩,都不必遵守家庭作息时间,老人有时间侍候。老人大都有自己的退休金,孩子想要什么都可以随意买,甚至可以随意给孩子一些零花钱,只要不闹就可以。
(3)老人害怕自己孤单。老人的子女忙于工作,孙辈在自己身边照看,容易找到精神慰籍和价值体现,但是老人担心孙辈不愿意来,或者不亲近自己,老人就会拿出自己的钱财,或者给孩子尽情的自由,允许孩子为所欲为,以此来对孙辈进行“精神贿赂”,满足自己的愿望。
3、“隔代贿赂”的主要危害
由于老人以上的种种原因,在照看孩子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以上五种“亲情杀手”,“心想事成”、“为所欲为”、“养尊处优”、“聪明乖巧”以及“追名逐利”,都会出现在“隔代贿赂”之中。也就是说,“隔代贿赂”这一“杀手”本身就可能带有另外的“五大杀手”同时出现在祖辈抚养教育当中。
4、“隔代贿赂”的教育对策
(1)尽量减少隔代抚养。孩子与父母的亲情,都是在小时候的日常生活中建立起来的,并且在与父母的互相交流中,学会各种社交技能,积累本土文化知识,历练全面的心理素养,这些都是祖辈教育难以做到的。所以,子女工作再忙,也要尽量地让孩子与自己的父母多呆一些时间。祖辈可以和子女同住,也可以在子女工作时帮助照看孩子,但子女下班,则应由子女自己照看孩子,尤其是晚睡、起床、吃饭的时间,应有子女来引导教育孩子,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子女教育孩子的责任感,增加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
(2)按规矩要求,不纵容孙辈。如果必须完全由祖辈来照看孩子,祖辈就应当完全行使父母教育子女的责任,不要故意放纵娇惯孩子。应该像孩子的父母一样,建立家庭规矩,与孩子一起共同遵守。如按时起床,而不是依着孩子自己的意愿;该吃饭的时候就吃饭,过了开饭的时间,就不再给孩子进食;玩耍、游戏、看电视,都应有章有法有规矩。
(3)多加引领和教育,带领孩子多参与一些社区活动。祖辈因为不需要上班,有的是时间,可以定时带孩子到社区中的公园、景点或者社区团体中一起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在这些活动中认识社会,学习社会,提高孩子的认识水平和社交能力。比如,教给孩子认识一些陌生的事物,引导孩子向别的老人问好,为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力的事情等等。
(4)让孙辈理解自己的真正价值。祖辈在抚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祖孙的情感交流,让孩子知道祖辈需要他的陪伴和安慰,让孩子感到自己不仅是被照顾,而且自己对祖辈也是有贡献的,也应该反过来照顾老人,应该为老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事情。通过这一点来建立祖孙之间健康的情感关系,而不是通过“精神贿赂”获取孩子的依赖感。
以上谈的“六大亲情杀手”均来自孩子成长中的家庭亲情,其共同特点就是家长仅仅注重了亲子情感,而缺少了教育理性。情感加理性的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策略。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培养和教育子孙后代很有意义,而且对于社会和谐发展也将会非常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