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您好! 我看过了您工作室里学习方法中的阅读这一部分的内容。我发现我的孩子存在着阅读能力方面的欠缺。有几个方面的反映:数学应用题读不懂题目,有时答非所问。写东西写作业的时候一页上没有眉目,分不出段落,好像脑子里没有条理。他自己也很苦恼,上初三了,他自己很着急,一直在说吃力,跟不上进度,我想原因可能是阅读能力的问题,我想请教李老师该怎样去提高,谢谢。
清风明月
清风明月:您好!
你说得不错,的确,目前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很成问题,不仅在语文的阅读理解上十分很严重,而且直接影响了其他学科学习与考试,很多考试题,不是学生不会做,而是看不懂题,或者说阅读理解不够,对题目给出的条件和要求,不理解、忽略、误解、随意增减信息、想当然等等问题比比皆是,导致学生看题后即使没有不认识的字,也很茫然,不知问的是什么,不知该如何解答问题,不知该从何处下手,审错题意,答非所问,有的学生和老师甚至只是认为这是马虎,考试后老师一把题意讲清后,不用讲如何解,学生就知道怎么做了,老师和学生却都不知者是阅读理能力低下的表现。
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有多方面:
一是现在孩子的阅读量太少,虽然认字阅读开始的都很早,但是大多有书不看,懒得阅读,所以也就不会读。因为现在的媒体太丰富,尤其是影视、动漫等方式,过于形象刺激,弱化了学生的书面文字的阅读理解能力,甚至连学生阅读的兴趣也给虐杀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就不会提高,这是最基本的“用进废退”的学习原理,目前所谓动漫文化产业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的确值得认真反思。
二是语文教师的教学目的不明确,没有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课堂基本要求,只是把自己或者参考书上对文章的理解搬给学生,虽然也给学生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总结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而学生只是知道“这些”,并不会“做这些”,更不知道“为何要这样做”尤其是文章字里行间隐含的意思,学生只能记住老师怎么讲得,根本就不知道是怎么分析出来的。所以有些语文老师只敢保证学生会解答考试中的课内阅读理解的题目,而对没有学过的短文阅读理解就无从谈起,好像课外阅读根本就不是语文老师的责任似的。我常常把这样的语文教师比做只会叫学生做例题的数学教师,这能叫教学吗?
三是其他学科的老师不仅对语文教师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没有要求,而且自己也不注重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自己本学科的课本,课本自己讲,学生听,听完后就作练习,课本上都写了些什么,课本是什么样的结构,为什么要这样写,有什么意图和好处,都一概不引导学生去分析和理解,甚至在做例题时根本就不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不教给学生如何分析理解题意,出示例题后,制度一边马上就进入解题,让很多学生不仅失去了提高阅读理解题意的机会,而且根本就不清楚题目的意思,就跟着老师开始做题了,这种解题也只能是“照葫芦画瓢”,根本谈不上理解和掌握。等到学生到了考试当中,题目有些变化,学生就无从下手了。
四,当然,这与现在的老师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有关系。因为老师缺乏阅读能力,他教学的内容都是根据当年他的老师如何教他得来亦步亦趋的进行,根本就没有自己的理解,不仅不会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他自己也不会领着学生进行阅读分析和理解。这样的教师在语文及其他学科当中比比皆是。我曾经听过一个数学教师教课,他的数学课,几乎和语文课差不多地注重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本,他的教学水平很高,学生考试成绩也很不错,这与他注重引导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大有关系。
可以这样说,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整个学校教学当中,所占比重应在80%以上。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就是学会读书,阅读是思考的前提,理解是掌握的根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惟有从读书中获得。
从以上问题原因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出,作为学校教师解决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途径与方法。语文教学要先行,把课文当作例题来教,重点放在“怎样分析”和“为什么要这样分析”上,把期望放在学生能够阅读理解类似的文章上。其他学科教师教学中则应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先行,学生不读课本,教师不开讲,学生读完后,就是重点讲解或教给学生如何分析理解不当或有误的地方,把期望放在学生做题不需要老师再给讲题上。
你问作为家长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用意很好,但条件不够,学生既然已经上学了,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培养也自然都就交给老师了,家长根本无从做起。
要做的话,只能是根据以上的分析和对课堂的要求,提示自己的孩子转变学习焦点,把“记住”转变为“理解”,把知道“是什么”转变为“为什么”,尤其要注意语文老师在阅读上运用的通读、划分段落、归纳段意、咬文嚼字、理解词义、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的具体方法和规律,无论听课、做练习,或是考试,如有不当地方,多从自己的理解能力上进行分析,看看错在哪里,应该如何分析和理解。
在家庭当中,少让孩子看那些影视节目和动漫,多接触语言性质的媒体,最好是和孩子一起读一些杂志短篇,如《读者》、《时代青年》、《环球》等,一起分析和理解。这对孩子的书面文字理解能力很有好处。在口语理解方面,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言语交流,要讲究语言技巧,用词恰当,合乎逻辑,多做推敲,尤其在隐含意义上多下功夫,提高孩子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