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读重点班跟不上怎么办?
李老师:
您好,我经常看您的回复内容,受益非浅.现在也遇到困难,需要得到您的指点.谢谢 我孩子今年参加实验班考试,成绩差二、三十分,于是就去一中跟读了。刚开始信心很足,干劲很大。但最近一次考试成绩不好,就信心全无,没有再读下去了的决心了,说自己没上升空间了,说老师讲课进度很快,跟不上速度。怎么开导就不起作用。令我非常着急苦恼。唉,怎么办?是不是这样继续读一下去也不见得是好事?是否考虑可以转一下普通班去会好一些?孩子缺乏信心和进取心该怎么教育?盼李老师在百忙之中给予帮助。
心力憔悴的家长。
这位家长:您好!
你孩子遇到的问题,是很正常的,而且这样的事例现在也很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跟读”上,而要求跟读和跟读不能适应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家长或学生对于上高中重点班的认识陷于了一个误区,认为:只要是重点班就一定会很不错。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一个观念问题。
一般的家长都会认为,高中的重点班,学校给配备的老师水平高,班级的生源水平也高,学生学习风气也好,自己偶尔的一次考试成绩虽然不高,只要进了重点班就一定会跟得上,而且还可能会赶上去的。其实,这不仅是对重点班的误解,也是对高中学习的误解。
重点班,因为学生的整体水平比较高,所以,无论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还是教学的内容进度上,可能都不会和普通的班级一样。可以说,重点班和普通班的教学差别,不是在教师的水平上,而是在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能力上。设立重点班的科学依据就是“因材而施教”,而不是“因教而成材”的。
一个原本就不如重点班整体水平的学生,在其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方法等方面一定是有差距的,这也可能就是本来就差的原因。现在如果就是硬要挤进去,因为他并不是那个班的材料,并不是因为“老师讲课太快”,而是因为自己基础不够,或者不会听,才“听不懂”,才感觉“老师讲得快”。所以,一般都会被挤出来的。
所谓的学习信心是什么?信心又是怎么形成的?
信心,其实就是在个人成就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学得比别人好的学生,面对学习任务时,他的信心就足;一个一次次考试成绩都不如他人的学生就不会有信心。本来就考不过人家,或者只是偶尔一次考得比较不错,在学习中就很难有信心,如果有的话,也只能是一种虚荣心。
如果你的孩子就是靠自己的学习水平考进重点班,即使有一两次考得不好,他也不会失去信心,因为,他不会想到自己就是不如人家;而你的孩子没有考进去,是跟读的,心里本来就虚,暂时的所谓信心也只是虚的,所谓的决心,也只是一种态度,还没有变成真正的学习行为。所以,他只要出现一次不如别人的情况,就马上会想到自己确实不如别人,像肥皂泡一样的虚荣心马上就会破灭。
其实,跟读重点班,本来就应该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一定不会有像原来在初中学习时的优越感,和这些更高水平的同学一起学习,一定会找不到感觉,可能会一直落在别人后面,但自己却都必须能够承受,承受不了失败和后进,当初不应该跟读。
现在的问题,表面上是学生信心不足,其实质,还是一个对高中学习的认识问题:高中学习,要取得好成绩到底靠什么?是靠自己的实力,还是靠班级、老师?这个认识的问题不解决,无论什么方法也难以解决问题。教育,其实就是认识的改变和提高。
再者,既然已经跟读了,最好不要退回普通班,应该致力于原来基础的弥补和学习方式方法的改进。
一是因为重点班的教学的进度和内容和普通班的都不会一样的,教师、同学以及学习风气都是不一样的,孩子如果就是退回到普通班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就很容易出现连普通班也跟不上的感觉。
二是因为退回普通班,虽然感觉上可能会好一些,其实际的学习水平还是一样的,但在心理上却是“知难而退”。学习的真正意义,其实恰恰相反,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更重要的应该是“知难而进”心理品质的形成。这是孩子将来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俗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相对学生来说,学习并不是“现场表演”,所有的知识和能力要求,都是陌生的,都是不会的,会了就不需要学了。可能他们每天都需要面对学习上的困难,如果形成一种“不会就退,不能就逃”的观念和态度,那么就很容易出现“一退再退”的情景。我就遇到过不少这样的学生,重点班不行了,退到普通班;理科班也不行了,退到文科班;文科又不行了,再要退到艺术班;最后来连艺术班的文化课成绩也不达线。原因何在?不就是“知难而退”嘛。
我不知道当初你为什么会让孩子去跟读,大概就是想让孩子有一个“知难而进”的上进心吧?想当初你和孩子都可能就已经知道跟读是有差距的,是有压力的,当时准备的进步方法和策略现在都哪里去了呢?为什么不拿出来用一用呢?一味的退缩,只能是节节败退,学习成绩上不去还是小事,如果给孩子形成一个遇到困难就后退的人生态度,将来他还能做什么呢?
要留在重点班,就必须有留下的办法,留下的办法无非就是要针对自己的实际问题,确定具体的方式方法。
一般来说,跟读生与原有学生的差距主要在学习的基础上,学习的能力上,学习的态度上,既然要继续跟读下去,那么就必须提高自己的基础水平,必须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只有改变了自己的学习行为,才能有期望改变自己的学习状态,才能改变自己的学习效率,也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不然的话,跟读就是毫无意义的。
如果孩子感觉确实无力改变,就想退回普通班,那也得有一个思想准备:就是并不一定退回到普通班就会比别人好。有不少的同学,退回普通班是抱着一个“一定会比在重点班有优势,一定会比别人考得好”的观念,到了普通班,也真有过一两次考得比较好一些,就像你的孩子刚进重点班一样,但经不起以后偶然的几次考不好,甚至更不允许自己考不好,哪怕一次考得不好就会更加苦恼。在重点班考不好还有情可原,在普通班再考不好,就感觉更丢人了,会出现精神上崩溃的感觉。这是很有普遍性的,关键就在于退回之前没有考不好的心理准备。
及时退回到普通班,也要改变自己的学习状态,包括学习心态、学习方法和自己的学习基础,并不是找到感觉,就意味着自己行了,要真正来高考中取得成功,就必须有成绩,而不是有感觉。成绩靠的是平时的学习,而不是班级的换来换去。就像一棵树苗,栽到哪里都是一样的高矮,关键看你跟不能扎下根去,能不能吸收到应有的阳光、养分和水分。扎不下根,伸不开枝叶,移来移去,可能更不利于树苗的成活。
何去何从,还要根据你孩子自己具体的情况分析,特别是要根据孩子自己的意愿。孩子已经读高中了,读书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的苦恼不仅没有益处,还会给孩的学习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压力和烦恼,家长这时只能起一个引导向上的作用。孩子就是不认账,那么,即使家长想得再多,考虑得再周到,也是没有用处的,甚至还有负面作用。切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