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学习心理在线 > 文章中心 > 家教探究 > 品德教育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公告
    关于近期网站无法访问的解决方法  [admin  2009年12月22日]            首届儒家教育讲稿下载  [admin  2008年12月23日]            本站荣获青岛市优秀教育网站一等奖  [admin  2007年12月4日]            www.teacherli.cn和www.teacherli.com均可访问本网站  [admin  2007年7月6日]            欢迎您参加“会员章程”讨论!  [teacherli  2006年12月18日]            “李老师工作室”会员章程  [admin  2006年12月18日]            网友您好!请您参加本站调查。详见“站内调查”栏目。  [teacherli  2007年3月12日]            请各位网友注意:本站版面扩充,增加了部分专栏,欢迎大家到此发表文章。  [admin  2007年3月8日]        
孩子习惯“偷”钱怎么教育?         ★★★
孩子习惯“偷”钱怎么教育?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384 更新时间:2007/9/9 8:33:58

孩子习惯“偷”钱,怎么教育?

老师:

你好!

我是一名乡镇初中教师,从教十几年,热爱这个工作,可以说教了学生无数,算是一个称职的老师,但是对于自己的孩子我感到教育的很失败!

孩子现在读小学五年级了,是班里年龄最小的一个,虽是女孩子,但是像男孩子的脾气。老师们说接受知识的能力不错,就是很调皮,而且好玩,马虎。成绩在班级里五六名,孩子自制力比较差体现在课堂上就是好玩小动作,听够课了就管不住自己玩。

孩子自制力特差,除了体现在课堂上,还体现在生活中,这是我最近很烦恼的一件事情。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好,一直敬仰李老师的大名,看到你对每一位来信者,都是详细解答,真的是不厌其烦,让人很是钦佩。因此想让老师给出个主意,该怎样管教像我这样的孩子?

记得她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曾经偷偷地拿自己储蓄罐里的钱在学校里买零食。等我们有所发现的时候,她大约已经花了20多元了。我本想狠狠打她一顿,教育她这是小偷的所作所为,因为我觉得第一次发现这样的行为如果不好好教训的话,她一定还会再犯的。可是她父亲比较惯孩子,他不让我打她,只让我说教,我自认为也许他的方法是对的,所以只是狠狠的教育了一番。
但是大约在二年级的时候,孩子又把储蓄罐里的一元硬币全部偷偷花光,我也没数大约有几元,只知道不愿拿的硬币都给她投到钱罐里了,结果有一天发现里面只剩下了很多的角币,一元的硬币一个也没有了。

这一次我忍无可忍,狠狠地连打加上教育惩罚了她,她保证以后不做了。

他父亲说是我对孩子管教太严了,基本上不给她零花钱,班里的许多孩子下课花钱买零食吃,她能不眼馋?我认为,家里给她准备了足够的水果之类的东西让她带到学校课余时间吃,学校商店里的东西多数是垃圾食品,所以极少给她钱花。我认为孩子应该锻炼自己的自制力,不能因为她眼馋就顺着她。我们夫妻俩的观点不一样。有时候她跟我要钱,我不给,就跟爸爸要。他父亲认为我太严一个钱不给孩子也不好,有时候就偷偷给她一元,但这样的时候也不是很多。

三年级的时候她竟然跟同位借了将近五元钱花了。这还是我们半年之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从别的学生嘴里知道的。我们到学校落实了情况,把五元钱还给了她的同位,她还回家说:为什么给她五元,我并没有借到五元。我们又教育了她一顿,还打了她,是狠狠地打了,而且一个下午没让她上学。

本以为她会变好的。后来储蓄罐里我们也不存钱了,她自己有一个钱夹,我们让她把偶尔得之的零花钱存到这个钱夹里。大约存了十元时候,无意之中我又发现她偷偷花了三四元,当时我很恼火,认为这个孩子真的是无药可救了!怎么这么喜欢花钱?
四年级一年好像没有乱动过钱,至于在学校里借没借我们也不知道,问了她只是一口咬定:再从来没借过同学的钱花!本以为孩子已经能管住自己了,谁知道……

就在昨天晚上,我无意中发现自己上班经常拎着的小包里,少了一元钱。仔细想想已经睡下的孩子,今晚有一点反常:自己主动收拾了书包。以前都得我督促。我因为疑惑,就翻了她的书包,结果在英语书里夹着那一元钱!我昨晚几乎一夜没睡,很伤心,不知道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会是这样子的?我想第二天早上,狠狠打骂一顿,我又不知道妥当不妥当,思前想后也不知道该怎样解决。

第二天早上,我在她吃完早饭后,问她:妈妈的钱包昨晚你动没动?她竟然一口咬定没有动!我说:妈妈丢了一元钱,你拿没拿?她竟然瞪着大眼说没有!在我的一再暗示提示警告下,她才承认是她拿的!我和他父亲,又是一番说教,我觉得自己没有了打她的力气,一元钱虽然小,但是还是反映出孩子没有管住自己。我不知道别人的孩子是不是这样,只是觉得自己真得很失败,教育了好多学生,但竟然对自己的孩子束手无策!打也打过,骂也骂过,教育也教育过,她怎么还这样?我真的不明白!我们现在从这一元钱上担心在学校里是不是又会借钱或者发展到偷同学们的钱啊?也许我们是过虑了,但是我们不得不担心!

孩子见同学们花钱,她的确会眼馋,这我很清楚。但是我想应该锻炼孩子的自制力的。可我不知道我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对的。

老师,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办?难道我只有每天给她一元钱让她花,她就不能偷家里的钱吗?我实在不愿意用到这个字,但她这种行为说重了实实在在就是在啊!

还是有别的方法能够改变她?期待你的答复!

 

这位同仁:您好!

第一,你的孩子拿家里的钱,那不是偷。

我们一般都会认为“偷”,就是未经别人允许,别人看不见的时候拿了自己用。而且我们也都会认为“偷”是相当不道德的品质。

首先说,孩子拿家长的钱,不是道德的问题,只是一个规矩问题。孩子拿钱的意识当中就已经回避了拿“别人”的钱,他知道拿“别人”的钱财是不道德的。而家长的钱,和自己的没有多少差别,因为在平时的生活中已经形成了这种观念,所以孩子就会不断地想办法拿家长的钱来花。

再者,孩子拿家长的钱,只是孩子在和家长“斗智”。品德,在孩子的心目中根本就没有概念。而准不准拿,能不能拿到,却是孩子要动脑子考虑和解决的。

我们家长一定不要知道了孩子拿自己的钱乱花,就确定孩子会偷,这样容易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误的观念,他会在家长这样不断地强化误导下,认为偷人也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第二,问题不在孩子,孩子拿钱花钱都是很正常的,而是家长给孩子制造了犯错误的机会和条件。

表面上看来是孩子不懂道理,随意乱拿家长的钱,随意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但实际上却是我们家长在为孩子随意的拿钱、随意的花钱制造条件和机会。

我们想一想,贪官是怎么出来的?不就是因为他们有“一枝笔”的机会和条件吗?尽管有很多人能够洁身自律,但是仅仅靠洁身自律,有些人是不行的,甚至还会有些人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拉拢和引诱官员们受贿和贪污。原因就是因为有可以自己说了算的“一枝笔”,如果当官的“一枝笔”并不管用,签了字也决定不了事情,行贿的人需要为实现不法目的而向更多的人行贿,更多的付出,他的成本要超出所得的利益,或者他的得利一定要公开在光天化日之下,那么,即使有人想那样去做,他也做不了。实际上,很多贪官就是让“一枝笔”害死了。

我们教育孩子和国家教育管理干部一样,想让孩子犯错误很容易,多给他制造一些可以犯错误的机会和条件就可以了。最关键的条件,就是家庭的花钱买东西没有规矩,也就是家庭当中没有一定的制度,存钱、拿钱、花钱的随意性很大,只是随着家长的意思做就行了。孩子看着家长这样做,他也就不会有什么限制了,只是在家长不高兴的时候,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障碍和着惩罚,他需要避免的只是家长的觉查就可以了。就像你把储蓄罐变成了孩子的钱夹,指望着孩子自己的转变,这可能吗?那不是更给了孩子诱惑自己的条件和机会了吗?

可以说,孩子是被家长“逼”着“偷”钱的,接着,就会继续被家长“逼”着“撒谎”。这会让我们家长更是火上浇油。就像你遇到的,孩子“偷”了一元钱,夹在本子里,在你翻出来后,你并不让孩子知道,而是要看看孩子是否诚实,能否自己承认,第二天让孩子自己坦白。如果孩子真是想我们家长想得到的那样,主动坦白承认自己偷钱了,这或者说明孩子是一个大傻瓜,因为只有傻子才会自己做了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事情,就马上坦白的;或者说明孩子太聪明了,可能他已经猜出父母知道了,真相大白了,要想蒙混过关不可能了,只能通过坦白来得到父母的宽恕。一般的孩子,智力并不是多么高,他认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才做的。所以,当家长装着不知道的情况下进行追问,只能“诱导”孩子继续编谎话,继续抵赖。所以说,孩子的错误都是家长引导和制造的,这不能埋怨孩子。

第三,说教不管用,打骂也不管用,关键在于引导孩子成长,如果每天给孩子一元钱,那更是害了孩子。

家长对孩子的说教的力量不如孩子遇到的具体的诱惑更有吸引力,即使打骂很难接受,也只是暂时的,在别的孩子拿着东西炫耀的时候,孩子的内心就会有一种羡慕心理和表现的欲望在支持着他继续铤而走险,他会认为家长不可能知道,自己就做这一回。孩子是最缺乏的就是自制力,要指望孩子自己能够管住自己,那还要家长干什么?不用说孩子,就是成年人,单位上的领导和员工,如果没有一定的制度和落实的措施,谁都可能变坏,即使有人因此而受到惩罚,只是因为平时没有限制,就足以使粤赣人敢于铤而走险,以身试法。我们家长能够指望对孩子进行一番说教,或者一顿拳打脚踢,孩子就会乖乖地成为好孩子了吗?

如果就像你设想的,“每天给她一元钱让她花”,那么,你难道就没有想到过,你的孩子缺的就是每天一元钱吗?孩子的欲望就不会长了吗?你孩子的自制能力就会随那一元钱而提高了吗?

孩子缺的不是钱,而是拿钱和花钱的习惯、观念与态度。每天给孩子一元钱,实际上就是在小步骤地培养孩子乱花钱,尤其是在培养孩子想着花钱的欲望。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教育孩子,尤其是教育孩子不随便的拿钱花钱,关键不是惩罚和禁堵“偷”与“花”,而是疏导与养成一个良好的心性和习惯。

培养心性,这一点是很多家长忽视了教育任务。我们喂养一头猪,喂养几只鸡,只需要知道猪和鸡需要吃什么才能长得快,那么,我们每天就只需要按时喂养就可以了,那么,猪和鸡就会如同我们想象的那样很快地长大;而我们的孩子就是猪和鸡吗?他们不必猪和鸡多一点什么需要吗?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成长中的人,在满足了食粮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心性。

拿钱,就是一种心情,花钱,更是一种心性,那不是简单的拿与花。有的家长就是把孩子以及家人共同节省下来的钱,放在一个大家都可以看到的地方,一个书桌上,一个玻璃瓶中,让所有的家庭成员每天都可以欣赏到节省钱的成果,甚至每隔几天就会为节省下来的钱相互聊聊天,特别是积攒到一定的程度,为家里添置一件大家共同需要的器具,让所有家庭成员都能享受到因为节省,不乱花钱而形成的结果。这样不仅不会有人去自作主张的拿那里面的钱花,而且大家都会形成一种约束自己,承担责任,为家庭做出自己贡献情感。

就像一个孩子,虽然嘴很馋,看到人家好吃的东西,一定想吃,但是,因为自己知道吃别人的东西很不要脸面,那么,他不仅会不想从别人的手中得到东西,甚至还会拒绝别人的施舍。一个孩子看到别的孩子在玩一种自己也很喜欢的玩具,如果孩子知道自己没有必要跟别人一样的去炫耀,更没有必要和别人一样的去玩那种东西,他就不会羡慕别人手中的玩具,而是做自己更喜欢做的事情,拿出自己更拿手的成就。这样的孩子,比一般的孩子多的是什么?就是家长长期地,尤其是随机地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和引导,孩子在遇到很多类似的情况下,在家长不断地引导和限制中,他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心性,然后,他才能够做到自觉要求自己,不羡慕他人,更不会因为一两件小东西,就越过自己的心性底线。这就是道德。

心性,是会变的,心性会随着时间和环境以及相应的制度而改变的。原来很廉洁的官员由于环境、地位以及周边的条件的变化,也能够变得很贪婪。真正要治理贪官,不是靠严惩就可以解决的,因为再严惩也比不过诱惑的力量大,而是要靠机制。机制是什么,就是相应的制度和落实制度的措施办法。制度和措施,两者缺一不可,仅有制度,没有落实的办法,就等于只说不做;而没有制度,只有办法,就等于没有规矩,只有长官的随意而为。

一个家庭也是这样,要想让孩子学会拿钱,用钱,必须要家庭存钱和花钱的规矩,而且必须有具体的落实办法。

比如说,一个家庭的钱,是谁存放,是放在什么地方,是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动用,这不仅需要父母自己知道,孩子也需要让他知道,而且必须要能够做到,并不是在家中放一个储蓄罐,或者给孩子一个钱包就解决问题了。有了制度,孩子就会知道该做什么和该怎么做;没有制度,有储蓄罐,有钱包,那都是给孩子犯错误制造了机会和条件。再比如,孩子要买东西,无论多少,必须先经过家长同意,哪怕是很有必要的东西,也不能让孩子自己便宜行事;而且买了东西后,必须汇报,必须把省下的钱交还父母,或者放回原地,不能父母想起来的时候,就问一下,忙起来的时候就什么也不管了。孩子就会钻这样的空子,就像一些政府官员一样,他们也大都是钻了国家政策和管理的空子,才成为贪官的。

培养孩子,时间最重要,也就是说,家长的坚持不懈最重要。因为,要形成一种道德意识,必须经过反复的行为而形成习惯,习惯才能形成观念和态度,观念和态度就是一个人的性格,然后观念和态度可以指挥以后的行为,性格就会自动地引导自己的行为。要形成观念和态度,就必须有相当长的时间,这相当长的时间,就意味着要求我们家长能够坚持不懈,真把教育孩子当成一回事来做,当作成就孩子一辈子的事情来做。我想,作为教师的你,一定会知道这其中的缘由的。

    明天又是教师节了,祝我们的节日快乐。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栏 目  导  航

           网站地图

    栏目名称

     目     录

    网站介绍

    创办者风采

    版主介绍

    专栏介绍

    学习情感  学习动机

    学习意义

    情绪调节

    学习归因

    学习方法

    阅读

    理解

    记忆

    分析

    计算

    运用 

    自我管理

    学习计划

    时间安排

    自我反馈

    监测调控 

    学生人际

    友伴关系

    师生关系

    亲子关系

    异性关系

    社会关系 

    教学论坛 教学论坛 

    复习应考

    复习策略

    应考心态

    应考技巧 

    家教探究  行为教育

    品德教育

    情感教育

    智力教育 

    国学经典

    《学记》探究

    《老子》说事

    《论语》为人

    专家讲座 

    西方精粹  流派观点介绍

    专家讲座摘要

    书信往来

    学生来信及回复

    家长来信及回复

    教师来信及回复

    书目介绍

    工作室新书介绍

    心理学书籍介绍   


    网站访问量统计


    自2007-12-12 17:00开始统计

     本站声明:
    本站的少部分资料,文章,教程来自网上收集,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本站所有资料仅供参考,谢谢。管理员联系方法---邮箱:shandonglaixi@sina.com。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如何改变小孩爱搞小动作的习
    三孩子与男同学过多交往,早
    怎样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孩子迷恋游戏,不愿意上学,
    怎么样帮助高考的孩子排忧解
    家有调皮不听话男孩
    高二学生不适应学校环境
    孩子在校不写作业咋办?
    孩子每到考试前就不愿做作业
    孩子欠缺理性思维怎么办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